天天看點

他德才兼備,做官後嚴于律己,不以權謀私,為何被搞得臭不可聞?

作者:趙心放

他德才兼備,做官後嚴于律己,不以權謀私,為何被搞得臭不可聞?

漢以後的曆代大多數人,把王莽擺在一個尴尬難堪的位置,認為他是一個竊國大盜,一個被綠林起義軍斬首的失敗者。但正史上記載的形象卻與世俗認識大相徑庭。他德才兼備,做官後嚴于律己,不以權謀私,親屬犯了罪也不容情。

王莽算得上中國曆史上争議最大的人物之一。

(一)王莽及其家族概況

王莽(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魏郡元城 (今河北省邯鄲市)人,新顯王王曼第二子、西漢孝元皇後王政君侄兒。

據《漢書.王莽傳》載,“莽群兄弟皆将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遊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愛《禮經》,師事沛縣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用現代語言釋意:王家權貴,家中子弟多聲色犬馬,不學無術,唯有王莽勤奮好學,崇尚簡樸,行為檢點,為人持重謹慎。由于父兄早亡,他孝順母親、幫助寡嫂撫育幼子。

他德才兼備,做官後嚴于律己,不以權謀私,為何被搞得臭不可聞?

由于他操行高尚,達官貴人和老百姓都争相稱贊。一方面有家族的赫赫有名聲望,另一方面成了道德品質模範人物,時任皇帝漢成帝為了樹立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很快就将他提拔為朝中大臣。

王莽做官後,收入成倍增加,但他既不花天酒地,也不買地置業,而是經常四處查訪,将他的收入分給窮苦老百姓。需要幫助的人真是多多,有次他查訪到不少貧窮老百姓,身上帶的錢不夠配置設定,立即将馬車賣掉湊錢。

他當之無愧成了朝中最受老百姓愛戴的官員。如果當時實行群衆評議打分的話,絕對傲居榜首。王莽很快被提拔為大司馬,也就是宰相的職位。

公元前7年,漢成帝病逝,漢哀帝繼位。漢哀帝的外家親戚施詭計奪去了王莽手中的大權。王莽失權後,不吭一聲,回家自守。王莽的兒子王獲殺了一個奴婢,這在當時算不上什麼事,而王莽卻逼王獲謝罪自殺,由此更獲得巨大聲譽。漢哀帝不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沉湎于酒色和同志,掏虛了身子,在位6年,25歲時就去世了。年幼的漢平帝繼位。太皇太後王政軍收取皇帝玺绶,召王莽回朝任大司馬錄尚書事,一切國家政事都委于王莽負責辦理,開始實際上執掌朝政。

他德才兼備,做官後嚴于律己,不以權謀私,為何被搞得臭不可聞?

(王莽擁立漢平帝)

(二)改國号“新”前後做了那些事

王莽重新掌權後,殘酷無情地打擊政敵。14歲的漢平帝雖然年紀小,卻非常聰明懂事,不滿意其所作所為。王莽就在酒中下毒,毒死了漢平帝,另在宗室裡選了一個年僅二歲的孩子為皇太子,号為孺子。自己堂而皇之的稱為“假皇帝”。

與此同時,利用老百姓的愚昧,搞了不少陰謀詭計,唆使人貢獻各種祥瑞之事,使世人相信他是真命天下降世。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得到傳國玉玺後,認為萬事已俱備,就正式即皇帝位,去漢号,改國号為“新”。

在改國号前後,王莽主要抓了以下兩件事:

其一,停上奴婢和土地的買賣;

其二,采取一些措施,節制商人們對農民的過度盤剝,制止高利貸者的猖獗活動。

另外推行了好幾次貨币改革。由于其搞的改革在目标、政策等各方面很不合時宜,不僅沒緩解當時日益尖銳的社會沖突。還一下子觸犯了達官貴人和富商巨賈的根本權益,引起強烈的反彈,造成了更大的社會動亂,最終導緻了全國性的反抗鬥争。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秋,更始軍攻入長安,十月三日(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死于亂軍之中。王莽在位計15年,享年69歲。如果新朝算中國曆史上一個朝代,那就是短命的朝代之一。

他德才兼備,做官後嚴于律己,不以權謀私,為何被搞得臭不可聞?

(王莽差布五百布錢)

(三)如何看待王莽改制?

要說曆史上篡位的事兒多多,曹丕篡漢建立魏國,司馬炎奪取魏政權建立西晉,趙匡胤“黃袍加身”變周為宋......

這些或被曆史上說得堂堂正正,或不痛不癢地輕描淡寫一番,唯獨王莽被搞得臭不可聞。

筆者管見主要是以下原因:

從理論上來說,傳統的皇家史觀容不得篡位者的事迹載入史冊。但成功的篡位者都要想方設法将自己在曆史上樹立起一個光輝的形象。一般做過皇帝或具備同等地位的人,在史書上都要被傳之于“本紀”,雖然王莽做了皇帝,卻被列入一般大臣名士的“傳記”之中,不承認王莽的皇帝身份。首先是東漢朝就對失敗的篡位者王莽給予了極大的醜化和貶低。

他德才兼備,做官後嚴于律己,不以權謀私,為何被搞得臭不可聞?

古代的史學家們,大多以“正統”觀念,認為王莽雖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則沽名釣譽。“三人成虎”哦,以後王莽幾乎成了每個朝代的反面教材,就這麼代代相傳,形成了一種定式,誰打破這種定式誰就會成為罪人。

成功的篡位者有繼承事業的後代,這些後代要為前輩人成功篡位塗脂抹粉,可歎王莽雖有六個兒子,嫡出的4個被他殺死,另2個庶出的做了他的殉葬品,全都死于非命,更沒有人來為他正名了。

筆者贊賞現代史學家錢穆的觀點:“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種書生的政治。”

王莽登位前後推行的所謂新政,基本上是仿照周朝的制度,如屢次改變币制、更改官制與官名、以王田制為名恢複井田制,把鹽、鐵、酒、币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其實質是恢複周禮模式。除了“周時月”和“漢時月”可以說一個樣外,周時和漢時的社會狀況可大不一樣了,環境各異,風俗不同,朝野的思想認識更不相同。舊瓶裝新酒,甚或是新瓶裝舊酒,未必一切都合時宜?從實踐來看,王莽的新政違反了社會發展規律,推行起來失敗,自屬曆史必然。

是以從這個角度看,說王莽是一個事事複古,脫離現實的政治家,一語中的。

他德才兼備,做官後嚴于律己,不以權謀私,為何被搞得臭不可聞?

(王莽新錢 金錯刀)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