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劉昕璐
還記得那所
請同學們吃魚登上熱搜的學校嗎!
↓
饞哭!上海這所大學内捕1500斤魚,請大家免費吃!同學:我也想被“撈”……
其實,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思源湖
不僅魚多!
周邊濕地裡
還有20餘種鳥類、松鼠、貉
不定時出沒!
除此之外
申城還有不少生态超好的學校
一起去看看吧!

白鹭施晖/圖
// 校園裡的白鹭是“精靈” //
新年捕魚、免費吃魚一事
讓師生們收獲了滿滿的喜悅
同時也讓大家更深切地體會到
這片美麗的校園不僅屬于我們
還屬于衆多美麗的生物!
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黨委宣傳部任職的施晖是一名攝影發燒友,多年來背着相機跟蹤學校人工湖——思源湖的生态變化。施晖介紹,在3萬平方米的思源湖及其周邊濕地裡,生活的鳥類多達20餘種,僅鹭類就有白鹭、牛背鹭、池鹭、夜鹭等。環湖一周700米,猶如走進了範仲淹描繪的洞庭湖:“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讓人驚喜的是,近些年白鹭在校園裡的數量有所增加,原先似乎隻有一隻白鹭固定來這裡覓食,而且地點較為單一——濕地;後來則有兩三隻白鹭,還有它的遠親紅毛鹭(池鹭)、夜鹭也來到了校園裡“定居”,它們出沒的地方更多了,除了濕地,在龍興港的河岸邊,在學校的思源湖上都能偶爾發現它們的蹤影。
在施晖看來,校園裡的白鹭
是“精靈”,是美的化身,是一首精巧的詩
為校園增添生機和樂趣
“希望有更多的師生們能有幸看到‘精靈’,
與之和諧相處,并珍惜和愛護校園環境。”
// 這些鳥類也是校園濕地常客 //
随着拍鳥日多
施晖還買了不少書籍
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很多同學看見小鸊鷉(pì tī)
都會把它誤認為是野鴨
其實它是一種潛鳥
擅長遊泳和潛水,别稱水葫蘆
經常會“咕咚”一下就鑽水裡不見了
它踩水的姿勢也很帥
真正做到了“淩波微步”
小鸊鷉施晖/圖
白頭鹎又名白頭翁
白頭鹎吃大量的農林業害蟲
是農林益鳥之一
在校園裡比較常見
白頭鹎施晖/圖
施晖表示,還有很多鳥類其實自己也尚未能用鏡頭捕捉到,但它們其實一直生活在我們周邊。“大概90%的校園‘精靈’你未曾見過,它們中90%栖息在校園濕地以及其他角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讓我們與校園裡這些可愛的小家夥們好好做朋友吧。”
// 華東師大鳥種又上新+2,達到了95種 //
相比之下,華東師範大學鳥種更多
此前,生命科學學院校友、
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何鑫博士
2019年為學校統計時
共有13目37科95種鳥類
生活在學校兩個校區的校園之中
小太平鳥
去年3月
華東師大生命科學學院愛鳥協會
在闵行校區首次觀察到寶興歌鸫、小太平鳥!
當時,消息一出上海的幾個觀鳥群就“炸”了
原來,寶興歌鸫在上海難得一見!
不少觀鳥愛好者也表示想到校園來“偶遇”
寶興歌鸫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悄然生活于複旦江灣校區 //
複旦大學江灣校區
這可是一個可以偶遇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靈貓的校園
自2020年4月起,複旦大學自然生态科考協會在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放研究員的支援下,根據校園内水系分布、綠地分布、人類活動等特征,在邯鄲校區和江灣校區布設了15台紅外相機進行資料采集,對校園野生動物概況進行了摸底調查,累計收集照片、視訊7萬餘份。
通過這7萬餘份資料,科考協會發現,複旦校園内藏着一個結構複雜、物種組成豐富的動物群落——其中包括小靈貓、黃鼬、刺猬等哺乳動物,戴勝、烏鸫、黃黑水雞、夜鹭、灰喜鵲、珠頸斑鸠、棕背伯勞、白頭鹎、山斑鸠、絲光椋鳥等鳥類,此外,還有大量昆蟲和兩栖爬行動物。
在衆多被紅外相機記錄到的動物中,最令人驚喜的當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靈貓。這證明這個被記錄在《上海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的動物,并沒有在長三角區域徹底消失,這也讓人們恢複了一些對于城市生物多樣性長久維持的信心。
“不要特意去尋找且驚擾,保持距離才是對野生動物的關愛。”生命科學學院青年研究員王放說。
你的學校裡
有什麼“寶藏”小動物
是大家不知道的嗎?
趕緊來和大家分享吧~
愛護動物,從你我做起
一起善待它們哦!
整合:喬安娜、青春上海實習生 尹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