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刘昕璐
还记得那所
请同学们吃鱼登上热搜的学校吗!
↓
馋哭!上海这所大学内捕1500斤鱼,请大家免费吃!同学:我也想被“捞”……
其实,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思源湖
不仅鱼多!
周边湿地里
还有20余种鸟类、松鼠、貉
不定时出没!
除此之外
申城还有不少生态超好的学校
一起去看看吧!

白鹭施晖/图
// 校园里的白鹭是“精灵” //
新年捕鱼、免费吃鱼一事
让师生们收获了满满的喜悦
同时也让大家更深切地体会到
这片美丽的校园不仅属于我们
还属于众多美丽的生物!
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宣传部任职的施晖是一名摄影发烧友,多年来背着相机跟踪学校人工湖——思源湖的生态变化。施晖介绍,在3万平方米的思源湖及其周边湿地里,生活的鸟类多达20余种,仅鹭类就有白鹭、牛背鹭、池鹭、夜鹭等。环湖一周700米,犹如走进了范仲淹描绘的洞庭湖:“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让人惊喜的是,近些年白鹭在校园里的数量有所增加,原先似乎只有一只白鹭固定来这里觅食,而且地点较为单一——湿地;后来则有两三只白鹭,还有它的远亲红毛鹭(池鹭)、夜鹭也来到了校园里“定居”,它们出没的地方更多了,除了湿地,在龙兴港的河岸边,在学校的思源湖上都能偶尔发现它们的踪影。
在施晖看来,校园里的白鹭
是“精灵”,是美的化身,是一首精巧的诗
为校园增添生机和乐趣
“希望有更多的师生们能有幸看到‘精灵’,
与之和谐相处,并珍惜和爱护校园环境。”
// 这些鸟类也是校园湿地常客 //
随着拍鸟日多
施晖还买了不少书籍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很多同学看见小鸊鷉(pì tī)
都会把它误认为是野鸭
其实它是一种潜鸟
擅长游泳和潜水,别称水葫芦
经常会“咕咚”一下就钻水里不见了
它踩水的姿势也很帅
真正做到了“凌波微步”
小鸊鷉施晖/图
白头鹎又名白头翁
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
是农林益鸟之一
在校园里比较常见
白头鹎施晖/图
施晖表示,还有很多鸟类其实自己也尚未能用镜头捕捉到,但它们其实一直生活在我们周边。“大概90%的校园‘精灵’你未曾见过,它们中90%栖息在校园湿地以及其他角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与校园里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好好做朋友吧。”
// 华东师大鸟种又上新+2,达到了95种 //
相比之下,华东师范大学鸟种更多
此前,生命科学学院校友、
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博士
2019年为学校统计时
共有13目37科95种鸟类
生活在学校两个校区的校园之中
小太平鸟
去年3月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爱鸟协会
在闵行校区首次观察到宝兴歌鸫、小太平鸟!
当时,消息一出上海的几个观鸟群就“炸”了
原来,宝兴歌鸫在上海难得一见!
不少观鸟爱好者也表示想到校园来“偶遇”
宝兴歌鸫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悄然生活于复旦江湾校区 //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
这可是一个可以偶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灵猫的校园
自2020年4月起,复旦大学自然生态科考协会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放研究员的支持下,根据校园内水系分布、绿地分布、人类活动等特征,在邯郸校区和江湾校区布设了15台红外相机进行数据采集,对校园野生动物概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累计收集照片、视频7万余份。
通过这7万余份数据,科考协会发现,复旦校园内藏着一个结构复杂、物种组成丰富的动物群落——其中包括小灵猫、黄鼬、刺猬等哺乳动物,戴胜、乌鸫、黄黑水鸡、夜鹭、灰喜鹊、珠颈斑鸠、棕背伯劳、白头鹎、山斑鸠、丝光椋鸟等鸟类,此外,还有大量昆虫和两栖爬行动物。
在众多被红外相机记录到的动物中,最令人惊喜的当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灵猫。这证明这个被记录在《上海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动物,并没有在长三角区域彻底消失,这也让人们恢复了一些对于城市生物多样性长久维持的信心。
“不要特意去寻找且惊扰,保持距离才是对野生动物的关爱。”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王放说。
你的学校里
有什么“宝藏”小动物
是大家不知道的吗?
赶紧来和大家分享吧~
爱护动物,从你我做起
一起善待它们哦!
整合:乔安娜、青春上海实习生 尹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