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學女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卻自稱“挑戰節約”,貧困生們坐不住了

作者:晨晨說教
上了大學之後,父母們總會和孩子讨論生活費的問題,每所高校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所處地區的經濟發達情況也不同,是以學生需要的生活費用也不同。

因為随着時代的發展,如今的大學生在生活費方面花費的,可能要更多了,是以,對于家境條件比較困難的同學來說,上大學很可能還需要貸款或者求助于社會幫助。

但是最近網上卻興起了一個令人感到十分迷惑的挑戰,學生們利用自己的生活費來炫耀自己家境富有,引發了很多家長和貧困大學生的不滿。

大學女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卻自稱“挑戰節約”,貧困生們坐不住了

大學女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卻自稱自己在挑戰節約生活

大學生的家境條件差距比較大,有的同學生活條件較好,在大學期間也能得到更多的生活費,過着令人感到十分羨慕的生活,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貧困生,他們在學費和生活的邊緣掙紮着。

一般來說,普通家庭條件的學生,生活費一般控制在幾千元一個月,幾乎就是頂天的水準了,而且平均地區的生活費也不過是1000~2000元左右,但是偏偏有一些大學生在網上用過高的消費來炫富。

大學女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卻自稱“挑戰節約”,貧困生們坐不住了

因為女大學生發的文章就在網上引發了憤怒,她說自己将挑戰月消費控制在1萬元以内,并自豪地稱自己這是在勤儉節約的生活,意思是自己一般每個月花費要遠遠高于1萬元。

這個文章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什麼時候1萬元的巨額生活費也能變成節約挑戰了?這讓我們這些家庭貧困或者普通的大學生,怎麼生活呢?家庭條件好,可以了解,但是不必要用這種方式炫耀出來。

大學女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卻自稱“挑戰節約”,貧困生們坐不住了

很多年長的人也在網上教育這位女生說這根本就不是勤儉節約,沒有必要把這些奢侈的每日消費曬出來給别人看,因為不是每位大學生都有,都有這樣的家庭條件,讓貧困生們看了,肯定心裡感覺到很自卑。

除此之外,網絡上還有一些跟風的挑戰也是令人咋舌,比如一個月花7000元,也叫勤儉消費,還有同學一個月3000塊錢的零花錢,可是花到第二天就已經超額了。

大學女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卻自稱“挑戰節約”,貧困生們坐不住了

大學生發起的節約挑戰太諷刺,引發全網絡批評

不得不說,這些家境很優渥的大學生們的做法,的确是傷害到了很多貧困學生的心。而且家境優渥,本身就不應該成為炫耀的資本,這樣做隻會加劇學生之間的攀比。

是以,他們引發了全網的批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我們必須要知道,每個人的生活條件不同,大學生們存在着十分大的差異性,過分地攀比,會讓同學之間的關系持續惡化。

大學女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卻自稱“挑戰節約”,貧困生們坐不住了

而且這也不利于健康的大學生活狀态的建設,更不符合勤儉節約的真谛。尤其是這些大學生在網上曬出這樣的高額賬單的時候,很容易給其他的未成年學生造成一種誤解。

總結出一句話,就是無論家境好不好,都不應該鋪張浪費,如果家境不好的學生,就更應該在平日裡對生活費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揮霍父母的血汗錢。

大學女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卻自稱“挑戰節約”,貧困生們坐不住了

而且大學生活的品質其實與所謂的生活費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系,有些同學在大學期間十分精打細算,用幾千元的生活費,每個月照樣生活的很滋潤,而且比荒廢青春的那些學生,過的更加有意義。

大學的意義不是讓我們攀比,也不是讓我們更加物質,而是讓我們在有限的四年時間裡,學到更多的東西,讓自己的人生遇見更多可能性。

大學女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卻自稱“挑戰節約”,貧困生們坐不住了

是以筆者的建議是,大家把這些攀比生活費的時間拿來去落實在每一天的大學生活中,想一想自己的生活中到底缺少什麼,自己還可以利用這四年時間,為自己增長哪些方面的能力。

而家境不太好的同學,也千萬不要因為對生活費不滿就和家裡起沖突,這樣的新聞,近年來實在是太多了。其實父母們能給我們的,都是他們所做範圍内最好的。

大學女生每月花費一萬元,卻自稱“挑戰節約”,貧困生們坐不住了

我們要懂得感恩,也要懂得回報父母,了解父母的付出,既然已經是成年的大學生了,就應該承擔起照顧自己的責任,以及對自己未來負責的心理,如果自己真的想要更好的生活,那就靠自己努力吧。

今日話題:你認為大學生應該炫耀生活費嗎?

看這裡!這裡很有料!關注我,帶你看最新、最勁爆、最有趣、最有深度的教育熱點解析!本文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