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第二個王熙鳳出場,戳穿王家的狼子野心,隻有賈母看破

趣侃紅樓263:鳳求鸾,熙鳳為何也姓王,金玉緣,王家圖謀又為誰?

話說賈寶玉執壺敬酒,賈母吩咐衆人也都将杯中酒喝了,再讓寶玉一一斟滿。結果衆人都喝了,唯有林黛玉不喝,拿起自己的酒杯遞給賈寶玉唇邊,兩個人演練過一般,寶玉一仰脖子幹了,再給林黛玉斟滿一杯。

《紅樓夢》第二個王熙鳳出場,戳穿王家的狼子野心,隻有賈母看破

按說他們從小親密無間,這也不算什麼。問題是大庭廣衆之下如此親密,年紀也都十六七歲,就不免讓人“大跌眼鏡”。

曹雪芹雖然沒寫衆人反應,但從王熙鳳急忙發話:“寶玉,别喝冷酒,仔細手顫,明兒寫不得字,拉不得弓”的插科打诨不合時宜,能看出她急迫間為了轉移注意力,說話沒走心。

彼時衆人沒有呼應鳳姐的話,可見氣氛尴尬。

關于林黛玉喂酒給賈寶玉的原因和對錯,上文咱們分析了,本文不再贅述。當時就斷言這件事是逼出賈母“掰謊記”的關鍵,老太太必然有後話要說。

這邊賈寶玉出去敬了一回酒回來,賈母也就吩咐戲台上停戲。一來清靜一下。二來也讓小戲子們休息:“小孩子們可憐見的,也給他們些滾湯滾菜的吃了再唱。”又命将各色果子元宵等物拿些與他們吃去。

戲雖停了,娛樂節目卻不能斷。賈家逢年過節門下彙聚很多江湖賣藝的,單等着表演領賞錢。

此時便有婆子領了兩個門下常走的女先兒上來,要給賈母說書。

“女先兒”類似女“大鼓書”“評彈”藝人,她們表演一種說唱藝術形式,配樂是琵琶。

“先兒”大多都是眼盲之人,名字脫胎于“先生”,隻是要卑微得多。

當年眼盲之人學唱說書,都是兩個人上來。一人眼盲,一人不盲。眼盲者主唱能夠獲得同情多得賞錢。

據說老年間有心狠的,故意弄瞎雙眼“賣藝”者極多,也就不多贅述了。

《紅樓夢》第二個王熙鳳出場,戳穿王家的狼子野心,隻有賈母看破

女先兒常在賈府走動,上下都熟悉,便坐了兩個杌子上準備表演。賈母先問李嬸娘和薛姨媽要聽什麼?她們自然是說啥都行。于是賈母問有什麼新故事沒有?

(第五十四回)那兩個女先兒回說道:“倒有一段新書,是殘唐五代的故事。”賈母問是何名,女先兒道:“叫做《鳳求鸾》。”賈母道:“這一個名字倒好,不知因什麼起的,先大概說說原故,若好再說。”女先兒道:“這書上乃說殘唐之時,有一位鄉紳,本是金陵人氏,名喚王忠,曾做過兩朝宰輔,如今告老還家,膝下隻有一位公子,名喚王熙鳳。”衆人聽了,笑将起來。賈母笑道:“這重了我們鳳丫頭了。”媳婦忙上去推他,“這是情婦奶的名字,少混說。”賈母笑道:“你說,你說。”女先生忙笑着站起來,說:“我們該死了,不知是奶奶的諱。”鳳姐兒笑道:“怕什麼,你們隻管說罷,重名重姓的多呢。”

女先兒說書,引出來第二個“王熙鳳”,這個設計非常有意思。取名不拘什麼不難。但《紅樓夢》裡的名姓,往往都有特别意義和套路。

比方王夫人房中的周姨娘,為什麼會和陪房周瑞一個姓?如果周姨娘像平兒一樣是陪嫁丫頭,那麼她與周瑞無疑是一家人的兄弟姐妹,跟着王夫人一起嫁過來。

比方王夫人的八房陪房“趙錢張李,周吳鄭王”,至于為什麼沒有“孫”而是“張”,筆者也沒想明白。

比方賈琏的奶娘姓趙,賈寶玉的奶娘姓李,林黛玉的奶娘姓王,薛寶钗的奶娘會不會姓張?

比方賈寶玉母親姓王,林黛玉奶娘為什麼也姓王?

比方甯國府三個“媳婦”,秦(可卿)尤(氏)許(氏),為何沒有朱?賈敬為什麼與嘉靖皇帝名字、性格、愛好那麼類似?這些都是可以講說的。

《紅樓夢》第二個王熙鳳出場,戳穿王家的狼子野心,隻有賈母看破

《鳳求鸾》這段故事的男主角叫王熙鳳,曹雪芹絕對是故意為之,專門指向了王家的立場和險惡用心,而不是為了開王熙鳳的玩笑。否則叫什麼都可以!

鳳姐不識字卻有學名,從小被當男孩子教養,取男孩名字叫王熙鳳。這段經曆背後透露出王家教養兒女的與衆不同。

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賈家、史家和薛家都以文化、德行為主,唯有王家不重“德才”,隻重能力。

王熙鳳目不識丁卻殺伐果斷,性格、手腕鐵血狠辣,就是王家的有意培養。

女兒性格頑強,手段厲害,去了婆家才不會受欺負,甚至于反客為主。讓王家借着女兒聯姻獲得更多好處。

王夫人嫁給賈政,成了榮國府的當家人。

薛姨媽嫁給薛家大爺,成了薛家的當家人。

王熙鳳嫁給賈琏,成為未來榮國公爵位繼承人的夫人。

如果薛寶钗再嫁給賈寶玉,未來榮國府全是王家人血脈。

後文王子騰女兒嫁給保甯侯的兒子,又是一次主動出擊。

王家靠着這些女兒能力掌控婆家的能力,将婆家資源為娘家所用。王家更是那些女兒子女的外祖、舅舅家,豈有不任意施展影響……他們蒸蒸日上的家業,可不是白來的!

如果再誅心的細想一下,林黛玉當日說劉外婆是“母蝗蟲”,豈不就是曹雪芹在暗示王家在行“母蝗蟲”政策,靠女兒聯姻侵吞婆家的家業!

《紅樓夢》第二個王熙鳳出場,戳穿王家的狼子野心,隻有賈母看破

而薛家沒有家主,基本被王家掌控,未來榮國府無疑也跑不了……

蝗蟲為“禍”,靠女兒為“禍”婆家壯大自身,“王”通“亡”,賈家滅亡背後,無疑是王家貪婪的野心在作祟。

“王熙鳳”的出現,曹雪芹在暗示金玉良姻背後,就是王家圖謀賈家的又一次母蝗蟲政策。

(第五十四回)女先生又說道:“這年王老爺打發了王公子上京趕考,那日遇見大雨,進到一個莊上避雨。誰知這莊上也有個鄉紳,姓李,與王老爺是世交,便留下這公子住在書房裡。這李鄉紳膝下無兒,隻有一位千金小姐。這小姐芳名叫作雛鸾,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賈母忙道:“怪道叫作《鳳求鸾》。不用說,我猜着了,自然是這王熙鳳要求這雛鸾小姐為妻。”女先兒笑道:“老祖宗原來聽過這一回書。”

《鳳求鸾》中的書生王熙鳳,是金陵“兩朝宰輔”王忠的兒子。引出“金陵王”的幕後主使。

王忠的名字特别“俗”!堂堂兩朝宰輔,卻叫此“俗名”,雖說曆史上也有“黃忠”之名,到底失之于“雅”。曹雪芹如此給書中人物随便取名,就是突出王家“醜角”地位。

王忠自然是“不忠”。他讓兒子進京趕考,卻“湊巧”入住世交李家,“勾引”人家唯一女兒。文中說得潦草,細節很難一一求證。

但李家好心收留,“王熙鳳”卻無禮勾引人家小姐,無論如何都不是為客之禮。顯然是王家的“家教”有問題。

王忠教育兒子不守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才會有這種唐突的事發生。

《紅樓夢》第二個王熙鳳出場,戳穿王家的狼子野心,隻有賈母看破

而“家教”問題,從書中“王熙鳳”過度到現實中的王熙鳳,就是暗示王家故意教養女兒當“兒子”,要圖謀人家“家業”。

很難說《鳳求鸾》中,王忠不是故意派兒子借進京趕考去圖謀李家家業。反正隻要娶了李家的小姐。李家沒有兒子,偌大的家業都是王家的。

《鳳求鸾》這段故事,無疑揭開了王家的貪婪之心,又借“王熙鳳”指明王家對“親家”的貪婪野心。

如果再聯系“母蝗蟲”的隐喻,以及薛家薛姨媽當家完全被王家掌控的現狀……賈母反對金玉良姻的本質,也就一清二楚了。

王夫人是榮國府當家人。

王熙鳳是榮國府長房繼承人。

薛寶钗嫁給賈寶玉,是榮國府二房繼承人。

榮國府長房、二房共治。未來将會徹底掌控在王家手裡。榮國府背後的潛在勢力,也将被王家予取予求……由此,王家接二連三将他們的“女兒”送進賈家。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了!

賈母早都看透王家想要借聯姻蠶食鲸吞賈家的野心。

“母蝗蟲”最狠之處是借女兒生下孩子一步步掌控婆家的資源為己所用。這裡可怕的不是計策本身,而是那份耐心和對親家的狠毒。

《紅樓夢》第二個王熙鳳出場,戳穿王家的狼子野心,隻有賈母看破

薛姨媽帶着兒女進京住到賈府,為什麼多年不走,任憑賈府明示暗示都沒用?就因為當初在金陵,王家哥哥們給她的金玉良姻任務沒有完成,她不敢走!

隻要她在執行任務,王家和賈家就會幫襯着薛家不倒。一旦她放棄,賈家不會管他們,王家再不管他們。薛家就徹底完了。

當日妙玉請喝“體己茶”,給薛寶钗的茶具上,有“(分瓜bān)瓟斝”三個隸字,後有一行小真字是“晉王恺珍玩”。

王恺是晉武帝的舅舅,代指王家。妙玉的“(分瓜bān)瓟斝”提示薛家圖謀金玉良姻的幕後主使就是王家!

而王家之是以對親家、女婿這麼狠,從甄士隐的嶽父封肅以及“狠舅”,揭示的赤裸裸!

賈母一聽《鳳求鸾》這段故事,就知道内容,引出她不吐不快的一段“掰謊記”。那麼,賈母“掰謊記”說了什麼呢?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歡迎關注作者、點贊、收藏,《趣侃紅樓》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為您持續更新!

文|君箋雅侃紅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