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靖難之變後,建文帝并沒有死,而是死裡逃生了,有第十五世孫為證

明惠宗朱允炆,年号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了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靖難之變後,建文帝并沒有死,而是死裡逃生了,有第十五世孫為證

明惠宗朱允炆

可是朱棣于1399年在北平起兵,随後揮師南下進攻應天府,史稱“靖難之役”。在燕王軍隊抵達後的一場混戰中,南京城内的皇宮大院起了火。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後的屍體。而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

靖難之變後,建文帝并沒有死,而是死裡逃生了,有第十五世孫為證

朱棣

在曆時三年的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朱允炆、兄朱文奎不知所終,母馬皇後自焚而死。朱文圭當時隻有兩歲,後被成祖長期幽禁于中都廣安宮,号為建庶人。

靖難之變後,建文帝并沒有死,而是死裡逃生了,有第十五世孫為證

馬皇後

明英宗複辟成功後,因為曾經被景帝圈禁7年,是以對朱文圭的遭遇是感同身受。于是經過與大學士李賢的商議後,在1457年下達了釋放朱文圭的指令。不僅如此,明英宗還允許朱文圭在鳳陽定居,并在當地自由出入、婚娶,同時還賜給他阍者二十人、婢妾十餘人,以照料其飲食起居。這使得明英宗的做法得到世人的交口稱贊,但也有部分朝臣表示反對。對此,明英宗卻說道:“有天命者,任自為之。”表示如果他是天命所歸,就讓他取代我好了。李賢聽後,表示明英宗有堯舜之心。

靖難之變後,建文帝并沒有死,而是死裡逃生了,有第十五世孫為證

明英宗

被囚禁55年後的朱文圭獲得自由後,卻已經是一個頭發花白、年近花甲的57歲老人了。因為被關押多年,已經有一些瘋瘋癫癫。加上突然被釋放,情緒過于激動,朱文圭難以自持。不久後,就死去了。明史中記載“文圭孩提被幽,至是年五十七矣。未幾卒。”

靖難之變後,建文帝并沒有死,而是死裡逃生了,有第十五世孫為證

朱文圭

可是建文帝和朱文奎卻是下落不明。在《罪惟錄》、《讓氏家譜》、《讓氏世系圖》等資料的基礎上有人認為建文帝改名讓銮,意為讓出金銮寶座。《讓氏世系圖》上表明讓銮也有二子,廷松可能就是文奎,廷柏可能就是文圭,現在的讓姓家族是朱文奎一支。之前,就有過一位叫讓慶光的老人表示“建文帝當年并沒有死,而是假扮成高僧逃走了。并且躲避追殺,改名為讓銮,并娶妻生子。”讓銮還曾四處遊曆,甚至,有人說紅崖天書是建文帝所寫。在讓銮去世後,家人就将他埋葬在了武昌洪山裡。

靖難之變後,建文帝并沒有死,而是死裡逃生了,有第十五世孫為證

紅崖天書

讓慶光還表示自己是建文帝第十五世孫子。并還說自己出生于武昌,建文帝的墓在洪山寶通寺的旁邊。另外,讓慶光的還寫過一篇文章,想要證明讓氏一族是建文帝的後人,但卻沒有多大反響。民間傳言,貴州黃果樹大瀑布旁邊的石碑上面雕刻着一些字,也許能證明建文帝死在了大火裡。

時至今日,建文帝到底是生是死,依舊不得而知。時隔數百年,想要證明也越來越難了。不過随着的曆史的不斷研究總有一天會水落石出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