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唐初猛将李世民都沒舍得殺,最後卻被兒子李治三刀給斬下首級

我國經曆五千年漫長的曆史程序,二十多個朝代的更疊,新朝建立,舊朝沒落這是發展的自然規律,社會的進步固然是好事,可是前朝留下來的官員怎麼處置是個大問題。中國古代封建集權,君權神授的思想在人們心中落下很深的烙印,這些都決定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

這位唐初猛将李世民都沒舍得殺,最後卻被兒子李治三刀給斬下首級

一些開明仁慈的新君為了鞏固新政,會利用老臣為自己穩定人心,剛開始并不會大規模的屠殺前朝功臣。有些心狠手辣的新君,為了迅速封上衆人的嘴巴,也會殺雞儆猴,讓老臣知道不聽話便會得到不好的下場,讓心中有不好想法的人趁早死心。

即使在國人眼中很著名的盛世唐朝,統治者也是殘忍的殺死了開國功臣,侯君集、羅藝、張亮、李君羨等人都是死于李世民之手。今天要講的這位猛将,沒死在李世民手上,卻死在了李治的手中。

薛萬徹在将門中出身,父親薛世雄是隋朝大将軍,隋末期鎮守涿郡,薛世雄在一次戰敗後,身患重疾,不久于世。薛萬徹便和自己的哥哥相依為命,兩人被涿郡一名将領羅藝賞識,随後,他們跟着羅藝一起投奔李淵。

這位唐初猛将李世民都沒舍得殺,最後卻被兒子李治三刀給斬下首級

兩兄弟作戰英勇,曾經打敗過窦建德,屢次立下戰功,由此,獲得李淵的重用。兄弟倆得到賞識之後,上陣殺敵更加賣力,在青海曾經創下了以兩百人打敗突厥大部隊的奇迹,以少敵多,仍然把對手打的落荒而逃,因為這次惡戰,薛家兄弟名聲大振。有實力的人必定很搶手,李世民和李建成兩人都想把他們收到自己麾下。

李淵看透了兒子們的心思,把薛家兩兄弟分開,平衡兩兄弟的權力,薛萬徹被分給了李建成。薛萬徹無疑成了李建成最得力的幹将。

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被殺,薛萬徹得知消息後立即率軍猛攻玄武門,然而久攻不下,于是薛萬徹心上一計,掉頭攻打李世民的老巢秦府去了,吓得李世民肝膽俱裂。若不是尉遲恭帶着太子和李元吉的首級來示威震懾,秦府恐血流成河。

這位唐初猛将李世民都沒舍得殺,最後卻被兒子李治三刀給斬下首級

看見太子與李元吉兩人的首級之後,太子府的人就像是聽見槍聲的林中鳥,四處逃散。薛萬徹看見這種情況,深知大勢已去,即便自己一個人再勇猛,也沒法改變事實,便随軍逃到陝西。

李世民成為新君之後,展現出寬容大度的風範,他不但沒有故意為難薛萬徹,反而十分惜才,派人三番五次勸導薛萬徹,最後薛萬徹被李世民感動,下定決心以後跟着李世民。

李世民仁慈之心容納了薛萬徹,薛萬徹也沒讓他失望。

薛萬徹這個将門虎子為李世民消除來自多方的不安因素。他曾經作為副将攻打薛延陀,率領幾百士兵,從敵軍陣營後方來了個出其不意,發動猛攻後,讓對手慌了陣腳,即便薛延陀擁有幾千鐵騎,也是拿薛萬徹一點辦法也沒有,薛萬徹又一次以少勝多,獲得大捷。

這位唐初猛将李世民都沒舍得殺,最後卻被兒子李治三刀給斬下首級

李世民攻打高麗的時候,尉遲敬德主動要求帶兵出征,但是李世民考慮到他年歲已高,就隻讓他做了個監戰的隊長,雖然薛萬徹的年紀和尉遲敬德不相上下,但是他卻被李世民委以重任,他和自己的部下在攻打高麗的戰争中獲得兩次大勝利,先後擊敗了高麗四萬大軍。

薛萬徹還曾被指定抗擊突厥,在危難之時,帶着幾百鐵騎逆轉了戰争的局面。薛萬徹強悍的戰鬥力,讓當時很多周邊小部落的人聞風喪膽,紛紛向唐朝示好言和。真正讓薛萬徹走上人生巅峰的是迎娶了丹陽公主,也就是李世民的妹妹。

薛萬徹帶兵作戰是一把好手,但是為人處事方面卻存在缺陷,他做事情不怎麼考慮後果,李世民曾經就評價他,作戰英勇無比,但是不是大勝就是大敗,從來不給自己留一點餘地。這樣的性格讓他在朝中得罪了很多人,而且他說話很直接,心中對朝廷有不滿和抱怨經常脫口而出,不會耍心機。

李世民經常能收到很多人對他的告發奏折,剛開始,李世民都會把那些告狀的奏折直接燒掉,然後對薛萬徹進行勸導。但是無奈薛萬徹的脾氣實在太硬,就是改不了自己的性子。

這位唐初猛将李世民都沒舍得殺,最後卻被兒子李治三刀給斬下首級

永徽三年,薛萬徹入朝,與房玄齡之子房遺愛密謀政變,欲推翻唐高宗李治立荊王為帝,怎料密謀暴露,被李治以謀反罪誅殺,整整三刀才斬下首級。這位唐初名将沒死在李淵手上,也沒死在李世民手上,最後死在了李治手上。

在朝為官,自己有過人的本領固然重要,但是為人處世不可不學,複雜的官場,一言一行都會被别人看在眼裡,說錯了一句話都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殺生之禍,薛萬徹本來已經站在人生的巅峰,可是因為自己的性格脾氣卻讓自己跌入了谷底,甚至葬送了生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