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家薦讀|黃永玉推薦給國文老師及學國文學生的作品

樂樂老師溫馨導讀

今天給大家推送《國中生》雜志推薦的黃永玉先生的文章,黃永玉,筆名黃杏槟、黃牛、牛夫子。中國畫院院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版畫系主任。黃永玉受過國小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台灣和香港。14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後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内外。16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曾任瓷場小工、國小教員、中學教員、家衆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協第九屆顧問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他更是國文教師的摯友,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老人家的作品,學習黃先生的精神。

名家薦讀|黃永玉推薦給國文老師及學國文學生的作品

我講讀書,是講畫家的讀書。這個畫家的讀書是“不正經”的讀書,我就是一個代表。我沒有受過正規訓練,愛看一些雜書。

我這一輩子,如果說用功,畫畫倒不是很用功。畫畫嘛,頂多說勤勞就是了,使盡力氣就是了。真的用功是讀書。不是用功,是有興趣,有極濃厚的興趣,從小就喜歡看書。大概我這人沒有堕落就是因為讀了書。因為舊社會是那樣複雜,很容易學壞。逃難的時候,我背着幾十斤書,日本人在後面追。實在跑不動,他們馬上就要追上我了,我便把書往後扔,一本一本地扔,但還是背着剩下的書跑。養成看書的習慣了,每天都要讀書。

但是看書呢,如果不是專門做學問的人,看書有一個特點、一個方法,就是不要太深的研究,就像陶淵明講的“不求甚解”——不要太求甚解。我們不是專家,我們并不是研究一種東西。看書是一種快樂的事,然後才是學知識。是以一般來講,我看很多書,看得很快。看完就算了,但能記住書裡面有哪些很精彩的内容。我的書當然不借給人家,借給人家的一般就找不到了。

畫畫人的知識不是專門知識,他要面鋪得很廣的知識。有的事情你需要認真地去學習,比如說植物學、動物學;有的牽扯到規律問題,如岩石學、地質學,你也要研究一下。因為畫石頭、畫動物、畫花草,都能用上。有的東西你看過就算了,曆史什麼的看看就是了。曆史年代、一些代表性的人物、有趣的人物、幾個大戰争、大的政治變化要記住。其他專門記那些有趣的事情、生動的事情,把知識面盡量鋪廣。然後就是養成習慣。發生興趣了,那就不得開交了,研究之後從那裡頭得到很多快樂,畫畫有時候就能用上。比如說在處理人物上,畫面上的情緻、格調——這個明顯是書教出來的。尤其是對我們這些沒有機會進正式學校的朋友來講,這個是極有用的。它給我們很大的自信。我們如果能夠有幸碰到一個聰明、讀過很多書的人,同他談一次話就感到非常快樂。書本都是聰明的,讀一本就像碰到一個聰明的人,讀一萬本就碰到一萬個聰明人,你說多合算。

讀過很多書後,我便嘗試寫詩。古體詩我會作的,平仄、押韻我都會。就是讀書太少,用不上,作詩也沒有什麼典,沒有意思,用同樣的典也沒有意思了。每次興趣一來,古體詩作完了,還挺費心的。但一看不好,還不如作白話詩呢。看别人的古體詩也一樣,我的口味也很刁鑽的。

黃永玉推薦給《國中生》讀者及國文老師的書

《元帥的女兒》(賀捷生 著)

本書的内容是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童年和青少年時代具有傳奇色彩的真實經曆,這是賀捷生首次集中講述自己童年和青少年經曆的一本書。

作為賀龍元帥的女兒,作為最小的紅軍戰士,賀捷生的成長經曆也折射着中國革命所走過的艱難曆程。她用深沉的情感、溫婉的筆觸追溯和訴說自己一段飽經磨難的曆程,同時反映出革命過程中真實而嚴峻的苦難、輝煌。

圖:Jerry

責任編輯:沫沫

特别推薦

教師美文精選

主編:曹樂樂 賀中元 責編:伍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