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官集團同樣強勢,明朝皇帝為何比宋朝皇帝過得舒坦?要感謝祖宗

文官集團同樣強勢,明朝皇帝為何比宋朝皇帝過得舒坦?要感謝祖宗

我國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都是文官勢力極大,大到可以抗衡皇權的存在。

當然,兩個朝代的文官集團崛起的方式略有不同。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以武将身份造反篡位,加之此前五代時期因武将跋扈,導緻王朝頻繁更疊的陰影存在,是以,剛開國就制定了以文禦武的國策。

宋朝開國之初的兩代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還能讓皇權和文官集團勢力之間,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但此後的皇帝,除極個别外,都被文官集團壓得死死的,所謂

“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的口号,就是文官集團不再畏懼皇權,集體高潮之下的産物。

文官集團同樣強勢,明朝皇帝為何比宋朝皇帝過得舒坦?要感謝祖宗

明朝是因為主動放棄了對外開拓,除了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有過大規模向外擴張的戰争外,明朝其餘皇帝,包括明太祖朱元璋,都沒有向外擴張的意願。

由此,明朝的武将集團勢力,在明朝隻需要防禦而不需要進攻的國策面前,經過幾代起落後,他們的地位慢慢降低。

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開始重視和提高文官集團的地位,至明英宗時期的

“土木堡事變”

後,武将集團徹底成為文官集團的陪襯。

兩個王朝最終都演變成朝政上文官集團一家獨大,皇權不斷妥協和不斷抗争的情形。

但兩個朝代的皇權對待強勢的文官集團的态度上,又有明顯不同,明朝的皇帝們,明顯比宋朝的皇帝們過得更舒坦。

宋朝的皇帝們,從宋真宗執政時期開始,就慢慢對文官集團隻有妥協,因為他們沒有能抗衡文官集團的有效手段。

文官集團同樣強勢,明朝皇帝為何比宋朝皇帝過得舒坦?要感謝祖宗

除了宋徽宗在位時大膽提拔宦官勢力來制衡文官勢力,保證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外,其餘的宋朝皇帝,都飽受文官集團的壓制之苦。

而明朝的皇帝們,雖然也有被文官集團壓制的情況出現,但明朝皇帝卻有能對文官集團反擊的手段。

因為明朝皇帝手裡握着兩項大殺器,一曰錦衣衛,一曰宦官集團。

在武将集團失去了抗衡文官集團的可能後,明朝皇帝還能有兩項制衡文官集團的大殺器,要感謝兩位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這兩位老祖宗的貢獻。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錦衣衛,在朝廷的

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之外,讓後代皇帝有了獨屬于皇權的監察、抓捕、審判機構。

文官集團同樣強勢,明朝皇帝為何比宋朝皇帝過得舒坦?要感謝祖宗

明成祖朱棣建立了東廠,他的初衷是用宦官管理的東廠來制衡錦衣衛,東廠本身其實是不幹政的,職責和錦衣衛雷同,隻算是特務機構。

但他起用宦官勢力來幫助皇權

(朱元璋不允許宦官幹涉任何事務)

,卻給了後代皇帝啟迪,必要時可以用宦官勢力來幫助皇帝擺脫繁瑣的事務,以及跟文官集團争權。

于是有了朱棣親自培養的孫輩接班人、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時,開始給予宦官批閱奏折的權力。

并且,明宣宗朱瞻基還開始大規模培養識字的宦官來充當皇帝的秘書,讓宦官們堂而皇之地成為公權力場中的一級。

此後的明朝皇帝們,在不耐煩文官集團時,就能時不時祭出錦衣衛或宦官這兩大獨屬于皇帝的勢力,來給文官集團添亂,來給皇權加碼。

文官集團同樣強勢,明朝皇帝為何比宋朝皇帝過得舒坦?要感謝祖宗

明朝的文官集團對錦衣衛和宦官們深惡痛絕,但又無法阻止,隻能被動地跟這兩股勢力鬥争,皇權卻可以躲在後面漁利。

是以,明朝的皇帝們,在面對文官集團的壓制時,能過得比宋朝的皇帝們舒坦,要感謝兩位老祖宗建立了錦衣衛和起用了宦官勢力。

明朝的皇帝們有了祖制可依可學,能大大方方地使用這兩股勢力給文官集團造絆子。

明朝唯一在文官集團的蠱惑下,抛棄了這兩股勢力的皇帝是明思宗朱由檢(崇祯皇帝),可他卻把明朝給搞沒了。

相關機構宋朝其實也有,宋朝也有類似錦衣衛的特務機構皇城司,宦官更是任何王朝都不缺少。

文官集團同樣強勢,明朝皇帝為何比宋朝皇帝過得舒坦?要感謝祖宗

但宋朝皇帝并沒有讓皇城司和宦官勢力有幹政的機會

(宋朝隻有宋徽宗讓宦官幹政,其餘時期,宦官隻能在軍隊中當監軍,有限度參與軍事活動)

,即使在面對文官集團時,皇權隻能赤膊上陣的情況下。

我想,這可能是宋朝皇帝更追求名聲,宋朝得位不正,皇權更加依賴文官集團掌握的輿論傳播,更加希望得到認可,哪怕皇權被壓制。

而明朝的皇帝們就不用擔心正統問題,自古得位之正莫過于明朝,明朝皇權可以大膽使用一切政治手段,還不用擔心輿論的反噬。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殺了數以萬計的官員,用殘酷的手段對待他們,也沒見有誰敢造反,這也給了明朝的皇帝們充足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