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嘉慶反腐,除了殺了和珅這個大貪官,還有什麼動作?

乾隆六十年,舉行禅位大典,将皇位傳于第十五子愛新覺羅·颙琰,改年号為嘉慶,是為嘉慶皇帝。不過乾隆并不是放棄了一切權力安享晚年,反而還是緊緊把持着朝政。

一直到乾隆死後,嘉慶才開始了他的治國生涯。嘉慶雖然能力不行,他也知道自己的老子乾隆瞎折騰,把底子掏空了。他也對大清面臨的危局還是有所了解的,尤其是朝野上下A錢橫行。

嘉慶反腐,除了殺了和珅這個大貪官,還有什麼動作?

嘉慶有了權力以後,第一把火就是除掉了大貪官和珅,這也是我們衆所周知的事。

那麼嘉慶反腐,除了鏟除大貪官和珅外,還有什麼其他什麼動作?

嘉慶五年,他在上谕中指出:“整饬吏治,以清廉為本”,“貪墨之風,首當嚴懲”。可見,他的态度是明确的,對于腐敗不會手軟。

為此,他還重用了一批乾隆時期王傑、朱珪、董诰等清廉出了名的老臣。同時老師朱珪向他建議,一定要“身先節儉,崇獎清廉”。

嘉慶還是挺聽話的,他也确實以身作則,生活比較節儉。他還限制地方向他呈寶物,在五十大壽時禁止民間演戲慶賀,六十大壽又禁止給他送金珠玉器。

嘉慶反腐,除了殺了和珅這個大貪官,還有什麼動作?

1800年,漕運總督富綱被處死了。漕運關乎大清命脈,漕運本身油水充足,充滿了誘惑力。是以,漕運總督這一職務,也成了腐敗的重災區。當然,富綱曆任雲貴總督、漕運總督。他不僅在漕運總督位置上索賄,在雲貴總督任上就貪婪腐敗,贓私累累,被判死刑。

1808年,嘉慶帝的親信重臣,現任内務府大臣兼刑部侍郎廣興被舉報索賄。他是滿洲鑲黃旗人,為嘉慶皇帝的得力幹将。當年首先上折彈劾和珅的大臣,因為索賄數目太大被嘉慶帝送上了斷頭台。

嘉慶反腐,除了殺了和珅這個大貪官,還有什麼動作?

1808年黃河決口,淮安一帶首當其沖,皇帝下诏發放救災款,不過山陽縣當時的山陽縣令王伸漢冒充饑民,偷偷領取赈災銀兩,塞進了自己的腰包。他還上下打點一番,實作了利益均沾。事情敗露後,嘉慶皇帝痛恨至極,命将王伸漢斬立決。為此還革職流放了兩江總督鐵保、江蘇巡撫汪日章。

嘉慶十四年(1809年)五月,巡漕禦史英綸以A錢卑污處以絞刑。

此外,湖南布政使為非作歹,徇私舞弊,光家裡養的歌姬就多達三百多位,嘉慶帝下令查抄府邸後,毫不留情地下達斬首的指令。

從以上可以看出,嘉慶的手段不可謂不果斷。嘉慶時期被處置的大官不算少。大老虎、小老虎處置了一大堆,但是A錢之風并沒有被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嘉慶反腐,除了殺了和珅這個大貪官,還有什麼動作?

嘉慶毫無辦法,隻能“敬天法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其實根本原因在于是封建王朝的階級性。直接原因就是嘉慶帝的心慈手軟,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當然了,他能力也有限,在大清江河日下,走上下坡路的時期,嘉慶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