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風雲跌宕的三國時期,英雄豪傑不可計數,其中裡面不乏一些

深受曆史迷們喜愛的人物

,譬如勇猛無畏的張飛、恪忠職守的趙雲、才智過人的周瑜、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三國名将中,

若論最出名之人還得數劉備軍中的關羽

。關羽武功蓋世、義薄雲天,後世不少人将其神像供奉家中,祈求一生順遂、财源滾滾。後世人心目中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在正史裡卻

落得個家破人亡

的結局,而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一、大廈傾覆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白手起家的劉備曆經千難萬險,終于建立了蜀漢。然而,時運不濟的

他在夷陵之戰後,因病去世,未能得見蜀漢中興

。臨死前,劉備将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劉禅,并将匡扶漢朝大業和照顧劉禅之重任交給諸葛亮等顧命大臣。

諸葛亮年事已高,他宵衣旰食為國為君

,長久的心神勞累導緻諸葛亮不敵光陰侵擾,

在劉備死後十一年便追随先主而去

。蜀漢的頂梁柱沒了,

劉禅愚笨

不善理政,寵幸宦官,

最終将父親辛苦創下的基業拱手讓人。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劉禅投降後,

曹丕

并未趁火打劫,

為了拉攏人心,

将劉禅等文武官員轉移至洛陽

,讓其安享餘生。沒了紛擾煩心的國事後,劉禅逍遙自在,在洛陽樂不思蜀。然而

一同遷移洛陽的隊伍裡

有諸葛亮、張飛等人的家眷,卻

并未出現關羽的家人

二、生前欠下的債

提起關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侍主忠心、帶兵有道,幾乎所有武将能誇的優點都能在他的身上有所展現

。但關羽此人還有個較為

嚴重的缺點,為人心氣高。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關羽的對手呂蒙曾評價他:“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淩人。”意思是他

雖然有英雄豪氣,但是性格自負,喜歡欺負人

。三國時期名将名人諸多,但是能被關羽瞧得上的少之又少。關羽

目中無人的态度

在平常生活中

樹敵無數

對待士大夫時也有欺淩蠻橫的行徑。

衆所周知讀過書的文人最善颠倒黑白,

關羽任意妄為的舉動為他日後招來諸多禍患

。幸而寬厚待人的劉備将他視作兄弟,

士大夫們看在劉備的面子上也不會和關羽過分計較

,是以關羽生前一直比較順遂,跟着劉備南征北戰,所向披靡,赢得一世盛名。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關羽死後,

劉備善待其親眷,還讓其子孫世襲爵位

,照顧之至足見兄弟情深。可劉禅投降魏國之後,關羽家人的處境就不是昨日可比的了。

大廈傾塌,焉有完卵?凡是與關羽有過節之人必定會選擇在此時落井下石。一時間,

關家一族處境堪憂

。劉禅無用,保護自己尚且費勁,自然也保護不了父親兄弟的族人。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然而,這并不是重創關家的緻命一擊。

真正的原因還得從關羽死前的一場戰役說起。

當時劉備入蜀自立漢中王,

命關羽留南郡,率領将士們攻擊北邊的曹仁和呂常。

關羽領兵所向披靡,曹仁等無法抵抗

,魏國又派大将龐德救援。此時正值夏季,老天眷顧關羽,

大雨傾盆十餘日,關羽利用大水淹沒魏軍,成功将曹仁困于樊城内

。關羽乘勝追擊,

成功擒獲龐德。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龐德也是能力超群之人,

關羽有意讓其為蜀漢效力,但是龐德誓死不從,于是關羽未經劉備同意,将龐德斬殺。

而後不久,曹仁大敗,投奔關羽者比比皆是,一時間關羽之名威震四海,士氣高漲。

正處在人生高光時刻的關羽并不知道自己斬殺龐德的舉動将會在日後引來怎樣的禍患,并且讓他整個家族也難逃一劫。劉禅投降之後,

魏國負責來接應的人中有一個人名為龐會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龐會就是龐德的兒子

。龐德在魏國權勢、威望甚高,原本隻是成了漢軍的俘虜,

按照規矩應當交由劉備處置

。兩軍交戰,時常會俘獲對方将領,

各國君主出于各種目的,一般不會對将領痛下殺手,反而會以交換為由将其遣送回國

換而言之,龐德本不會死于這場戰争

,但卻憑着關羽的一時喜怒被斬殺他鄉,龐會勢必

不會放過自己的殺父仇人

。天道輪回,苦等多年的龐會終于等到了合适的時機。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他從魏國跟随鐘會、鄧艾一起去往蜀漢。蜀将姜維本打算假意投誠,攪亂魏軍内部,再次匡扶蜀漢。然而

計劃敗落,姜維和鐘會身死戰場,鄧艾被囚禁,龐會幸免于此,掌握了魏軍實權。

趁此良機,

他找到了所有關羽的後人,一網打盡,以洩私憤

三、做事需謹慎

關羽比起張飛更為有勇有謀,

在漢軍之中地位舉重若輕,然而自視甚高、目空一切,導緻招來滅族之禍。

那麼,有人問為何張飛一族能全身而退呢?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說起性格,張飛不比關羽好多少,但是

張飛不會自命不凡,能夠清楚的認知自己

。曆史上還有一個著名事件,就是

張飛義釋嚴顔

。同樣是擒獲了對方将領,同樣是不願屈服,可是張飛尊敬嚴顔甯死不屈的骨氣,關羽卻傲慢自持,不能忍受龐德的反抗。

除此之外還有張飛一族的親家,

張飛的妻子是夏侯淵的侄女

曹操起事之初多半是依靠夏侯家的鼎力支援

,是以夏侯家在魏國有着極高的地位,加上

曹家與夏侯家又是親家

,光這一層關系,魏軍就不會苛待張飛的後人。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張飛的兩位女兒都嫁給了劉禅,先後都成了皇後

,雖說劉禅膽小如鼠,但是對待自己的妻子還算不錯。魏國既然接受了劉禅的投降,

必然也會對張皇後的族人多加關照

反觀,

當初孫權有意讓自家兒子迎娶關羽的女兒

,可關羽自高自大,瞧不上孫權,并

出言羞辱孫權

。因這一事,直接

導緻了後來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最終敗走麥城,死于呂蒙之手

同為五虎上将,張飛的後代可以拜侯稱将,而關羽後代遭滅族

關羽身為蜀漢的五虎上将,在戰場上是沖鋒陷陣、萬人敵的将軍,

于軍中頗負盛名

,然而因他高傲自滿的性格

招惹了諸多本不該發生的事情。

戎馬一生、信義無雙的關羽是很多後人心目中的英雄,其過五關斬六将的本事令人心馳神往、五體投地,可他

糟糕的為人處世能力和不顧後果的做事風格最終導緻家族覆滅

,曾經的輝煌榮耀也被戰火掩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