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萬日軍進攻蘇聯,朱可夫指揮後,暴揍關東軍,再也不敢觊觎蘇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全線占領東三省,東北地區正式淪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争爆發

,此時的日軍立足東北地區,對于自己的擴張計劃做了兩方面準備,是繼續向中國内陸進行推進,還是一路向北進攻蘇聯呢?之後,日本方面為了試探蘇聯,派出了2萬關東軍一路向北,雙方在中蒙邊界的諾門坎地區發生了對戰,蘇聯派出了作戰經驗豐富的朱可夫将軍,這場戰役的過程如何?又對雙方有什麼影響呢?

2萬日軍進攻蘇聯,朱可夫指揮後,暴揍關東軍,再也不敢觊觎蘇聯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并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關東軍膨脹了,抗戰時期竟然制定了進攻蘇聯的計劃

自從日軍占領東北後,東北地區的控制權就掌握在了關東軍手中,東北地區除了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在東部地區承擔了連接配接蘇聯的紐帶作用,日軍占領東北或許也是這個想法,除了幅員遼闊資源豐富,還可以用這大片領土作為日軍基地,進可攻退可守,可以兼顧侵略蘇聯和中國兩方面的作用。

事實上在1939年以前,日軍就已經在東北和蘇聯邊界地區與蘇聯軍隊有過幾次交手和沖突,而在這些蘇日作戰中,基本上都是以精良裝備的日本關東軍勝利而告終,日本取得作戰勝利後,很是飄飄然,認為此刻的蘇聯實力還不夠,或許可以趁着蘇聯忙于在西線戰場上與德國作戰時趁虛而入,在蘇聯應顧不暇的東部的地區撈點好處。

經過幾次試探後,日軍覺得進攻蘇聯邊境地區的時機已經成熟。

1939年5月11日,在中蒙邊境持續向蘇軍挑釁許久的日本軍隊,對諾門坎地區駐紮的蘇軍發起正式進攻。

2萬日軍進攻蘇聯,朱可夫指揮後,暴揍關東軍,再也不敢觊觎蘇聯

遠東地區的局勢日益緊張,在前期的蘇日作戰中,蘇軍沒有占到一點優勢,甚至被日本不怕死的軍國主義精神震懾住了,為了戰争勝利,日軍甚至都不要命了,這種用力過猛的行為顯然很有用,連以彪悍著稱的蘇軍都被吓住了,幾次戰役失利後,根本不敢和日本人再作戰。

此時正在忙于西線戰役的斯大林,顯然并沒有忽略遠東地區的局勢,在知道蘇日雙方在諾門坎地區發生大規模軍事沖突後,很是擔心。果然,前期的蘇聯頻頻失利,根本沒有占據優勢。

斯大林并沒有猶豫,

直接即将朱可夫将軍臨時調往諾門坎

,這一戰蘇聯是一定要勝利的,不僅要勝利還要将日本打疼、打怕,再也不敢對蘇聯産生侵略的心思和想法。

諾門坎是進入蘇聯的防線,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被日軍攻破,将會産生嚴重後果,對于蘇聯方面來說,一旦失去東部地區的優勢,将會面臨着東西兩線同時開戰。

2萬日軍進攻蘇聯,朱可夫指揮後,暴揍關東軍,再也不敢觊觎蘇聯

正因如此,斯大林才沒猶豫,直接将朱可夫将軍這個殺手锏派到戰場前線,直接指揮蘇軍作戰。

朱可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就參與了戰争,隻有又經曆了十月革命,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此時的朱可夫已經成為了白俄羅斯軍區的副司令員,這次的蘇日作戰,按照朱可夫将軍的軍事級别,基本已經稱得上是“殺雞用牛刀”了。

1939年6月,朱可夫将軍到達了哈拉河,

随後他發現了蘇軍隊伍中已經出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朱可夫整頓蘇軍作戰

朱可夫将軍來到前線的第一時間,就是叫來之前的參戰人員,了解之前的戰役情況,在例行巡視時,朱可夫将軍差點被眼前的蘇軍吓到了,面前蘇聯戰士一臉頹敗,面如死灰,在聽到要與日本作戰時,有些人臉上甚至還出現了害怕和驚恐,軍隊的士氣已經快觸底了。

另外一方面,在了解前線戰場後,朱可夫将軍也對目前日軍狀況進行了比較客觀的分析,日軍的戰鬥力确實不容置疑,而且實作已經做好了周密的準備,運來了大量武器,一個國家的軍隊強或者武器多并不可怕,但是不怕死,就有些棘手了,再加上毫無人道主義精神,難怪蘇軍的士氣低落成這個樣子。

2萬日軍進攻蘇聯,朱可夫指揮後,暴揍關東軍,再也不敢觊觎蘇聯

(二戰時期的蘇聯戰士)

武器相對士氣其實算是很好解決了,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提升蘇軍的戰鬥力。朱可夫大将在修建武器庫增加武器儲備的同時,決定用兩個方法,加強蘇軍的戰力。

首先是一定要鼓舞戰士們士氣的,朱可夫大将進行激情澎湃的演講,将國内面對德軍的形勢說了出來,西線戰場上面臨着更為緻命的困難,相比西線德國的攻勢,東部的日本要好對付多了,而且日軍他們此前的行為是變态和不計後果的,更是不人道的,他們的癫狂隻是一時,一旦嘗到了敗績,将會迅速衰竭,根本不必害怕日軍的行為,正義終将打敗一切。聽到朱可夫将軍的講話後,蘇軍果然振奮了很多,但這遠遠不夠,現在需要的就是勝利,不惜一切代價的勝利。

另一方面,日軍已經知道了蘇聯掉了一員大将來到戰場,絕不給蘇軍喘息之機,日軍随後對前線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沖擊,而這也是朱可夫将軍的戰略——嚴防死守。絕不給日本人任何勝利的機會,幾輪沖突後,日軍再沒有占到一點便宜,根本無法突破蘇軍的防線。此時的蘇日戰役,雙方都不約而同地進入了短暫的休整時期,但是兩方都清楚,平靜過後,面臨的就是最後的決戰。

朱可夫鐵血指揮政策,日本完敗

蘇日雙方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最後戰役的準備,為了拿下這次戰役的勝利,朱可夫将軍在前線武器的部署上,下了大功夫,他向斯大林請求了武器方面的援助

,823量坦克、600多門大炮,還有近500百架飛機

,源源不斷地運往諾門坎前線戰場,為了麻痹日軍,朱可夫在還用上了疑兵之計,在雙方的戰線地區隐藏了大量的喇叭,每天重複播放施工打樁的聲音,營造了蘇軍有營造營房打曠日持久戰的假象,施工期間還伴随放出一些現場材料短缺,施工不順的假象。

日本方面果然中計,他們認為蘇聯不過如此,應該趁熱打鐵,直接發起猛烈進攻。指揮官荻洲立兵也向後方申請排程了大量的軍事武器,增兵、修築防線,日本進行了一系列周密的準備,他們一定要拿下這次作戰的勝利,這樣才能在邊界地區站穩腳跟。

2萬日軍進攻蘇聯,朱可夫指揮後,暴揍關東軍,再也不敢觊觎蘇聯

(影視作品中的日軍)

朱可夫很清楚,這一戰一定要打的出彩,不僅可以斬斷日本方面想要和德國對蘇聯形成東西合圍的貪婪想法,而且對他本人來說,也一定要打的漂亮,此時的蘇聯國内正在進行嚴酷的“大清洗”,如果輸了這場戰役,自己将面臨什麼後果,還真是不好說。

朱可夫的作戰計劃受到了來自斯大林的支援,要兵給兵,要武器就給武器,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諾門罕和哈拉河這樣的地區,

雙方決戰時投入的兵力總計已經達到了20萬之多

休整時期結束,戰争立刻開始。

6月27日,日本方面首先發動了在空中對蘇軍重要基地塔木斯克的突襲,119架各型戰鬥機從海拉爾起飛,一場不見天日的轟炸,将蘇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2萬日軍進攻蘇聯,朱可夫指揮後,暴揍關東軍,再也不敢觊觎蘇聯

朱可夫将軍并沒有對日軍的舉動吓到,雙方在東西兩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對戰。日軍很是吃驚,這次他們再也沒有占到便宜,甚至有些疑惑,為什麼已經對他們産生恐懼的蘇軍,現在竟然完全變了個樣。

其實日軍哪裡知道,朱可夫為了讓戰士們投入全部精力作戰,可是費了大力氣,軟硬兩手兼施,一方面鼓勵,一方面在作戰時進行了毋庸置疑的鐵血指揮,在與日軍交鋒時,他就站在後方冷眼看着自己的士兵,要他們不要回頭勇往直前,必須用自己堅定的作戰實力,打垮日軍,一旦有人撤退或者是沒有完成任務,那麼将面臨着沉重的後果,輕者被撤職懲處,重者将會被軍法處置即刻槍決。

2萬日軍進攻蘇聯,朱可夫指揮後,暴揍關東軍,再也不敢觊觎蘇聯

這樣一來,蘇軍隻能拼盡全力向前沖,想要活着就得赢,日軍瞬間就蘇聯戰士的樣子吓到了,戰争局勢立刻發生了扭轉,日本一路潰敗,根本不敵攻勢猛烈的蘇軍。

8月20日上午5時,蘇軍在諾門坎戰線發起了對日軍的猛攻,

近千量坦克和裝甲車,對準備日軍陣營,數不盡的炮彈連續打了一個多小時,日本根本沒有招架之力。炮火結束後,蘇聯軍隊并沒有讓日軍有一刻的喘息之機,

500多架飛機在天上再一次發起了對日軍的狂轟濫炸

21日,蘇軍在地面再次發起了對日軍陣地的合圍

,在坦克大炮的掩護下,蘇軍進入了日軍的陣地,日軍

23師團的幾乎所有初級将領全部死亡

,日軍損失慘重。

29日,戰争進入最後的階段

,日軍已經無力抵抗蘇軍組織的任何規模的進攻,在最高指揮官已經陣亡的情況下,依舊在負隅頑抗,雙方一度進入了白刃拼殺的階段,最後

僅有200多名日軍突圍。

2萬日軍進攻蘇聯,朱可夫指揮後,暴揍關東軍,再也不敢觊觎蘇聯

9月16日,雙方正式停火,以日軍全線失敗告終。

在這次戰役中,雙方消耗了大量武器,在兵力上,日軍在戰場損失了2萬人,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在死在了蘇軍的炮火和轟炸之下。至此,日本内部徹底打消了向俄羅斯“北進”的戰略。

諾門坎之戰是蘇日之間爆發的最重要的戰役,最終以蘇聯戰勝而結束,這次戰役的勝利,避免了蘇聯東西戰線同時作戰的情況發生,同時也打響了朱可夫将軍的威名,還使他得到了“蘇聯英雄”的光榮稱号,也在曆史中證明了,一切不正義的戰争都将失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