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職場上,處處幫别人,從來不為難人,換來的卻是同僚的不尊重?

在職場中,你和任何人的關系,本質上都是利益交換關系。

當你沒有交換能力時,你的人脈就為零。

如果你當一個人人都滿意的“老好人”,你會越活越累。

所謂的利益和公平都是自己掙來的,善良沒錯,但是要帶刺才能保護自己。

導讀:為什麼工作上處處幫助别人,從來不主動為難人,不批評人,換來的卻是同僚的不尊重?

世界是很複雜的,單純的我們隻有在曆經一些世事之後才能讀懂這個世界的規則。

也許單純的你會被騙被欺負,會遭受一些磨難與挫折,但請你不要沮喪,畢竟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

“吃一塹,長一智”,那些折磨我們,讓我們倍感煎熬痛苦的東西,咬緊牙關熬過之後,都将助力我們的成長,使我們變成更優秀的人。

職場上,處處幫别人,從來不為難人,換來的卻是同僚的不尊重?

也許初入職場,你抱着新人多學習的謙卑态度去對待每一個有緣結識的人,你處處幫助他人,凡事不計較,也從不主動為難和批評他人。

在他們工作上有配合和需要幫助時,你都竭盡所能去配合和幫忙,但換來的卻是别人的不領情與不尊重,就像“熱臉貼冷屁股”一般,讓你難受,讓你苦惱。

但我想告訴你的是,怎麼對待他人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不能要求别人怎樣去回應或報答,這是道德上的綁架。

畢竟每個人都是“多面體”,真正的面孔都躲在面具之後,我們能做的唯有做事待人無悔于心,遵循于内心的秩序與信仰,如此便無畏流言蜚語和惡語中傷了。

下面就和你聊聊怎麼破解職場上“你待他人如明月”,奈何他人“明月照溝渠”的困境。

職場上,處處幫别人,從來不為難人,換來的卻是同僚的不尊重?

學會經常自省,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都說自省的人生才值得一過,學會自省,這是讓我們取得進步的前提,也是能切實提高我們職場競争力的最靠譜方式。

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停地和自己較勁,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一比,扪心問問,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更進步了,如此我們才會越來越好,看到希望和目标,并活出精彩的人生。

我們的生活中,每天大大小小的事如等着排隊上台表演的演員一般,多如牛毛,我們能傾注心力,認真做好的事情其實很有限。

是以啊,我們務必要把有限的時間用來做更具價值的事情,如果有些事,我們确乎認真檢討與斟酌過沒有錯,那就不用和人太計較與争論。

畢竟我們不可能讓任何人滿意,凡事都有對立面,如果别人專門挑刺,我們就更不用理會了,大可一笑而過。

但如果是我們不妥的做法,惹來别人的不快,但我們卻沒有及時意識到,那就要去好好地尋找原因,然後虛心接受面對,勇敢地認錯,繼而改正過來。

職場上,處處幫别人,從來不為難人,換來的卻是同僚的不尊重?

幫助有原則,做人有底線

如果你一味地付出和幫助,隻會給人留下“爛好人”的形象。

如若有一天别人求你幫忙 ,你不幫了,别人就會認為你是“惡人”,才不管你之前幫助了他多少回呢,這就是人性使然。

就像那首歌唱的“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是以我們幫助他人務必要講究原則,我們做人的底線更要堅守,不可處處遷就他人,随波逐流又或盲目從衆,這樣是赢不來别人的尊重的。

特别是在職場上,一旦你“好欺負”的形象樹立起來了,就更别談得到他人的尊重了,哪怕是受人尊重,别人那也隻是表面功夫,何以見之?

且看他總找借口讓你幫忙,表面說盡好話,說你為人真好種種,暗地裡和人笑話你愚蠢,真是個傻瓜,這樣的例子在職場上真的見太多了。

是以,我們若想掌握主動權,受到他人真正平等的尊重,那就要樹立幫助有原則的觀念,不是什麼忙都幫或者有求必應。

而是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底線原則,這可有助于我們避免落入吃力不讨好的境地,更從容地生活。

職場上,處處幫别人,從來不為難人,換來的卻是同僚的不尊重?

禮貌分對象,獨立思考判斷

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還是有點“脾性”得好,畢竟完美之人在這世上是不存在的。

如若你發現一個人極度完美,那就要警惕了,可能是他善于僞裝,總把最好的優質的一面展露。

而灰暗的真正人格藏在背後,這樣的人我們盡量遠離,因為他什麼時候設計害你又或背叛你都不一定。

關于這一點,且參考職場上那些城府深不可測和利用各種手段上位的人的例子。

如若在職場上,你不想淪為被邊緣化和無話語權的對象,那就要收起你聖人般的禮貌,待人有禮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但這美德的展現我們也要區分對象,起碼不能是對惡人和爛人吧,如果被侮辱了,我們還不懂得抗争,那我們失去的将會更多。

是以禮貌待人待的應該是值得的人和善良的人,面對那些行為不端,還愛推工作耍心機的人,我們就不必講禮貌了,免得他覺得你沒脾氣,更加得寸進尺。

此外,養成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習慣也尤為重要,我們做事不能總聽别人的,跟在别人的屁股後面跑,而要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和基于事實經驗的判斷。

這樣我們才能成就自我的夢想,讓人生活得有意義和價值,願你我共勉,闖出一片專屬于自己的職場天地。

文/老夏分析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