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說中國商人欠洋人的錢要還雙倍,洋人欠的錢可以一筆勾銷!

在清朝,有個叫做十三行的地方,這個地方最開始是作為外商和朝廷之間的中介機構,洋人來到中國,隻能生活在廣州十三行,一切事情,都交由十三行向朝廷打理。

在最開始,中國隻開通了廣州岸口,是以,所有的貨物隻能從這裡進入到中國,而乾隆皇帝本人對西方的各種奢侈品都很有興趣,為了巴結皇帝,十三行的行商們常常自己出錢買些奇珍異寶,進貢給乾隆。然而,這樣并不能取得皇帝的好感。

乾隆說中國商人欠洋人的錢要還雙倍,洋人欠的錢可以一筆勾銷!

1780年,十三行的行商中,有四家行商因為資金周轉問題,臨時向洋人暫借一百萬白銀,但誰知道後面并沒有如期收回貨款,這一百萬兩白銀,利滾利,竟然成了将近四百萬,這件事被當地官員上報朝廷,乾隆知道後,大為惱火,深感有損天朝顔面。

在之前,有洋人欠中國商人的巨額債務鬧到官府的,官府并不幹涉,但這次是中國人欠了洋人的錢,乾隆立刻下旨申斥廣州當地官員,令他們立即催促行商還清洋人欠款,不得有損我天朝聲威,而且不但是還錢,還要還雙倍,四百萬的利滾利,要換八百萬給洋人,而且不但是欠錢的要還,另外不欠錢的幾家行商也要一體承擔。另外,把這欠款的四家,全部查抄家産,發配新疆。

乾隆說中國商人欠洋人的錢要還雙倍,洋人欠的錢可以一筆勾銷!

而與此同時,在英國,同樣有一家十三行,專門管外國人的貿易問題,這家十三行叫做——東印度公司。

英國人是怎麼對待他們的行商呢,軍火大炮,艦船洋槍,一路保航,甚至當貿易受阻後,不惜發動對東方帝國的戰争,也就是鴉片戰争,正是這樣不惜一切代價為貿易保駕護航,才讓英國擷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銀來發展國内工業,進而領先全世界。

直到十九世紀,才出現一個叫潘長耀的人,因為一個美國商人欠款不還,潘行商繞過朝廷,直接寫信給當時的美國總統麥迪遜,控告美國商人不講誠信的行為,雖然最後不了了之,但這封信還是被留存在美國檔案館裡,作為一件稀奇的中國人控告洋人的曆史事件,展示給後人看,也印證出當時我國行商的窘迫處境。

乾隆說中國商人欠洋人的錢要還雙倍,洋人欠的錢可以一筆勾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