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迅速蔓延之際,一批來自英國、美國、德國及南非的學者近日發出警告稱,科學家們正在美國和歐洲的實驗室制造“危險的”自我傳播病毒,可能會對地球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據外媒報道,倫敦國王學院上司的一個國際學術團隊近日在發表于《科學》雜志上的文章中指出,一些科學家正試圖在實驗室中修改病毒,使其更容易在宿主之間傳播,以期開發“病毒疫苗”。所謂的“病毒疫苗”,即病毒可以像殺蟲劑一樣保護農作物,或者像疫苗一樣在宿主之間傳播免疫力。

不少科學家認為,自我傳播的病毒疫苗存在極高風險
倫敦國王學院戰争研究系、全球健康與社會醫學系的菲利帕·倫佐斯博士稱,這類研究是“危險病毒學”的典型例子。“開發可在環境中釋放的自我傳播性病毒是危險病毒學研究的又一典例,就像在蝙蝠洞裡尋找病毒,或者在實驗室裡故意讓危險的病原體變得更危險一樣。而所有這些都是以防範未來的大流行病為名進行的,但我們目前并不清楚預期的好處是否大于非常明顯的風險。”她說道。
這批科學家在文中呼籲道,随着相關研發的持續進行,全球應對此類研究的“風險和益處進行更多的監管和讨論”。“隻有通過各個區域、國家和地方協調一緻的全球治理努力,才能應對自我傳播病毒的挑戰,這些病毒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野生動物和人類社群。”他們在文章中寫道。
自我傳播病毒疫苗如何在蝙蝠中傳播圖解
研究者衆多:
全球約有10家機構正開展重要工作
據報道,從理論上而言,當一種病毒在自然環境中傳播時,可以在整個動物種群帶來免疫力,可以阻止人畜共患病外溢事件的發生,消滅可能引發下一次大流行的源頭。例如,如果攜帶緻命拉沙病毒的野生老鼠接種疫苗,未來在人類中爆發疫情的風險就可能會降低。
事實上,這并非科學家第一次進行有關自我傳播病毒的研究,這一概念早已存在多年。上世紀80年代,澳洲的一個研究項目就曾試圖利用自我傳播病毒來消滅害蟲。2000年,西班牙也試圖采取類似的措施來保護本土野生兔子。但最終,由于有警告稱潛在後果過于嚴重,這兩項計劃都戛然而止。
然而,在過去20年間,科學家們仍在一直不斷進行試驗,并持續到今天,還引起了美國軍方的注意。2016年,随着歐盟、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美國國防進階研究計劃局(DARPA)資助有關“利用自我傳播病毒進行野生動物免疫”的提議,人們對這一概念再次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如今,自我傳播的病毒研究已經成為一個不斷發展和增長的領域。目前,全球大約有10家機構正在這一領域開展重要工作。這些實驗室主要位于美國,還有一些位于歐洲和澳洲。
DARPA資助的“搶占計劃(Preempt Project)
在美國,一個為期四年的研究項目剛剛結束,該項目試圖通過數學方法确定部署自我傳播病毒疫苗的政策。同時,DARPA資助的一項實驗也正在進行中,以确定實驗室改造的自我傳播動物疫苗,是否能防止病原體擴散到美軍人員所在地區。據資料顯示,這個名為“搶占計劃(Preempt Project)”的項目正在“創造世界首個誘導對拉沙病毒、埃博拉病毒産生高水準群體免疫力(野生動物種群保護水準)的自我傳播病毒疫苗原型”。
風險極高:
一旦釋放便不再受控
相關技術或被濫用開發生物武器
外媒報道稱,雖然從技術上講,用自我傳播的病毒疫苗來抗擊新冠、艾滋病、埃博拉和寨卡等新出現的傳染病存在可行性,但如何權衡這些好處和可能更大的風險,卻是個問題。
不少科學家認為,自我傳播的病毒疫苗存在極高風險。例如,誰來決定病毒疫苗應該在何時何地釋放?一旦被釋放,病毒便不再受控,它可能會像任何病毒一樣發生突變,可以跨越物種、跨越國界傳播,随時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後果。
菲利帕·倫佐斯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病毒學、進化生物學、疫苗開發、國際法、公共衛生和生物風險管理領域工作的絕大多數人認為,“實驗室改造的自我傳播病毒在基因上十分不穩定,無法在環境中可預測地使用,特别是作為哺乳動物疫苗。”
對此,這些提議背後的支援者聲稱,他們可以對病毒進行微調,預先确定病毒的壽命,以防止病毒一旦釋放到自然環境中就會進化。菲利帕·倫佐斯的研究團隊稱,這些說法并未經檢驗,并強調稱,科學界曆來對這些理論持懷疑态度。
另一個主要令人擔憂的安全問題是“雙重用途”。随着這一領域正逐漸擴大,相關技術被濫用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從本質上講,一個用于開發自我傳播病毒疫苗以預防疾病的研究,同樣也可能被用于故意制造傷害。例如,可以設計出一種類似天然的艾滋病毒一樣,導緻受感染的人或動物免疫系統失效的病毒,或者可以讓病毒觸發有害的自身免疫反應,攻擊健康細胞群組織。
外媒報道指出,雖然科研人員本意僅僅是想制造自我傳播的病毒疫苗,但他們研發的科學技術可能會被“有心人”利用于開發生物武器。
對此,菲利帕·倫佐斯團隊在文章中呼籲國際社會立即行動起來,“如果科學界和國際社會對潛在的利益、風險和适當的預防措施沒有開放和包容的參與,自我傳播病毒可能會很快被開發出來,并可能對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生态系統和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潘莉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