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 微軟必應詞典用戶端 的案例分析
産品
必應詞典用戶端
- 在必應詞典官網 (http://bing.msn.cn/dict/desktop/?FORM=BDVSP6) 上下載下傳了win7用戶端并進行了使用。
- 在APP store 裡下載下傳了iOS版必應詞典并進行使用。
第一部分 調研,評測
評測
BUG:
1.PC用戶端在使用迷你視窗後有BUG。使用迷你視窗對PC上其他軟體中的英文單詞進行劃譯沒有問題,在劃譯單詞上彈出提示圖示可點選翻譯。但是在對必應詞典自己本身中的單詞(如推薦的文章)進行劃譯則無效,如下圖所示。iOS版本的單詞劃譯也是無效,彈出的提示視窗隻有系統本身自帶的詞典翻譯“Define”。

我認為沒有發現這個BUG是因為這是對詞典内容的翻譯,使用者可以直接在詞典中輸出單詞進行翻譯,但是還是對使用者體驗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2.在使用必應電台聽聽力的時候,發現了一個BUG。(IOS)
在選擇了某一個電台進行播放後,傳回使用其他功能(如,詞典)後,沒有在其他界面出現類似關閉播放,下一個的選項。同時,若是傳回電台界面,點選右上角(如下圖)的button,進入正在播放的電台内容時,播放會莫名丢失音頻,而時間條還在繼續滾動。
我認為沒發現這個BUG是因為,電台被軟體設定成了類似音樂播放的形式,在作業系統的控制中心裡有該選項。但是在點選傳回播放界面是音頻丢失就應該是bug了吧。
3.還是電台。。。不過這次是PC
啟動後,點選播放鍵,為何沒有一點反應。。。正常來說不是應該播放清單第一項或者随機播放嗎?(反正酷狗是這樣)
采訪
一、對象背景
福大學生,正在英語六級的路上狂奔。
二、使用照片
三、使用者體驗
- 問題解決,對于四六級學習很有幫助。
- 單詞本,電台,真人朗讀都很棒。
- 手機用戶端的版本界面很友好,但是PC用戶端用起來像網頁版。
四、改進意見
沒有建議,已經滿足了個人學習需求。
五、結論
推薦指數:4星,推薦。
第二部分 分析
參考 8.6 節 對工作的估計, 和14.1 節 軟體工程的品質
優勢:
- 多功能。除了詞典的天然功能外,還增加了如上所述的衆多功能,一次性滿足了使用者的衆多需求,個人體驗十分良好。
- 翻譯功能強大,單詞釋義正确,對句子進行解釋時,滑鼠觸碰到的單詞會與翻譯點一起被高亮,十分貼心,使使用者更好的了解某個單詞在句子中的意思。
- 真人朗讀音源純正,發音準确。
劣勢:
- 在推薦的閱讀文章中沒有中文翻譯,選中其中的單詞也無法進行翻譯。這很不好,看不懂的話還要複制到翻譯功能裡進行翻譯。據我所知,有道詞典裡的閱讀就有中文釋義段落跟在英文的下方。
- IOS用戶端的功能沒有安卓用戶端的功能強大。
項目時間:10個月
耗時估計
功能 | 耗時 |
---|---|
詞典 | 1個月 |
翻譯 | |
單詞本 | 半個月 |
單詞挑戰 | |
我愛說英語 | |
必應電台 | |
設定選項 | |
總計 | 5個月 |
參考《建構之法》第八章關于估測耗時的内容
實際時間花費Y取決于:1.對某件事的估計時間X;2.做過類似開發工作的次數N
Y = X ± X ÷ N
團隊類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團隊
-
假設在大學期間做過類似的開發(保守估計為一次),則:
Y = 5 + 5 / 1 = 10(個月)
-
假設并無此類開發經驗,則:
Y = 5 + 5 / 0 或 Y = 5 - 5 / 0
即在此次項目時間中無法完成任務,或者,在實作的過程中創造了更多的BUG以緻于團隊耗時增加,拖垮項目。
團隊在軟體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部分:
- 要對軟體的功能進行擴充,增加部分适用功能。
- 每一項功能都要認真做好,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再做擴充功能時忘記了原來要做什麼,要把做基礎的功能做到更好(如,必應詞典,單詞查詢翻譯部分)。
第三部分 建議和規劃
參考《建構之法》第8章 功能的定位和優先級;第9章 項目經理
Q: 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進而在競争中勝出?
A:
1.主打查詞功能,畢竟是立足之本。将更多的生僻詞都囊括其中,使得即時是極其專業的英語學者在使用時也能獲得良好的體驗。
2.增強電台的功能,大部分英語學習材料都是閱讀材料,而英語的學習很重要的一點是聽的能力(感覺很多人都忽略了),是以電台這個應用的存在對真正要學号英語的人來說很重要。
Q:目前市場上有什麼樣的産品了?
1.有道詞典,由網易有道出品的全球首款基于搜尋引擎技術的全能免費語言翻譯軟體。基本功能一緻,但是必應的應用更多,而且有道的廣告太多了。每個人的感官偶讀不一樣,對不同翻譯軟體的喜好不同。
2.扇貝單詞,教你背單詞的,學習記錄會被同步。看到有許多的同學在用,偶爾就會在微網誌或QQ空間上看到他們發的學習記錄。和必應各有千秋吧,扇貝更能激發使用者持續學習的動力。
Q:你要設計什麼樣的功能?
如問題一所說,不設計新功能,加強原有功能。(好吧,其實是我懶,沒創新能力)
(1. 大部分使用者體會不到特别的優勢是我沒有考慮到的部分,考慮到了專業人士的需求,忽略了廣大人名群衆對查詢的需求并沒有那麼高。
2. 舍友在寫創新的時候提到,是否能做出一個類似百度知道的功能加入到詞典中,我覺得是十分可行的,畢竟機器的回答并不一直盡如人意。
3. 那麼,由上一點,我想到了,在必應詞典的單詞本中存在聯考詞彙,考級,出國考試等單詞本,那麼是不是可以加入一個論壇(貼吧)功能進去呢?)
Q: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無論功能做的再多再花哨,還是得把本職做好再想别的,隻要沒有人能超越,那還害怕沒使用者?
(有着相同目标的人,背着相同的單詞,一定會有很多可以互相借鑒學習的地方。)
Q:為什麼使用者會用你的産品/功能?
因為使用者最最最需要的是查詞,不然誰會下載下傳詞典?努力把查詞的功能做到完全囊括所有單詞,并且在大量資料存在的情況下,減少搜尋時長,我不信沒人用。
(1.有一群人一起奮鬥 2.可以得到解答 3.可以分享學習)
Q:你的創新在哪裡?可以用 NABCD 分析。
沒創新,創新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到更好。
N:查詞。相信還是有很多單詞是需要查古籍才能了解的,還有很多單詞的釋義例句不夠多。(使詞典增加社交功能)
A:擴充詞庫,收錄更多著名詞典的釋義,感覺英文詞典的釋義總比中文詞典的多。 (連結至網頁論壇上)
B:滿足使用者任何查詢需求(有點難)。(學習之餘可以看看論壇,在放松時也能學習)
C:必應的查詞功能已經做的很好了,但是應該可以更好,更多的釋義,更好的解釋,更多的例句。隻要查詞功能做的好,就不怕競争。(我個人并沒有看到詞典上遊類似功能,但是類似的論壇貼吧是有的)
D:在廣告時,主推“詞庫擴大,囊括一切單詞”之類的。在更新老使用者的軟體時要告訴他們。(廣告主推新功能)
Q:如果你來上司這個團隊,會有什麼不一樣?
以現在的水準,大家的工作會做的一團糟,無法正常交接産品。
持續不斷的學習以後,(不敢說大話)會更加重視與英文詞典的差別,重視古籍中的單詞與現在單詞的不同,重視對不同使用者不同層次需求的考量。
Q:如果你的團隊有5個人, 4個月的時間,你作為項目經理,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開發:3人。 測試:1人。 美工:1人。
功能有點多,開發人員多一點。測試很重要,人手不足一個頂兩。美工沒啥用,原界面就好,但是架不住使用者喜新厭舊。
Q:描述你的團隊在16 周期間每周都要做什麼,才能在第16周如期釋出軟體。
第1周:使用者訪談交流,需求分析。
第2周:任務配置設定,風險管理,明确需求,編寫需求說明書。
第3-4周:學習新知識,和專業人士溝通交流,資料收集整理。
第5-6周:設計UML,設計功能需求,統一編碼規範,設計接口等。
第7-9周:編寫代碼,設計UI。
第10-11周:測試階段,修複bug,釋出内測版。
第12-13周:測試,對真實使用者提出的回報意見進行修改,測試使用
第14周:Bata版釋出
第15周:繼續修BUG,繼續回報。編寫使用者手冊,文檔。
第16周:釋出正式版,部署上線,廣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