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戰後,日本将中國列為第3号敵人,那麼第一和第二又是誰?

在古代曆史上,幾千年的發展程序告訴我們,日本是一個很不安分的國家,但凡是自己有點力量了,就開始要擴張争權了。如日本完成統一後,就開始入侵百濟,最後是大唐給予最緻命一擊。而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立刻開始了入侵北韓,被萬曆皇帝打回老家。而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剛有點力量,就開始入侵台灣,發動甲午戰争。是以說,日本的野心其實是幾千年的。

一戰後,日本将中國列為第3号敵人,那麼第一和第二又是誰?

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其實就開始制定擴張計劃,當時被稱為大陸計劃,第一步就是征服北韓半島。當時的大清帝國,雖然已經是日薄西山,但是洋務運動中,也積攢了相當的國力,尤其是建立了當時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仍被視為亞洲最強大的國家。是以,此時日本擴張的野心,最大的障礙就是大清。

一戰後,日本将中國列為第3号敵人,那麼第一和第二又是誰?

大清被視為日本最大的敵人,也是最終的征服對象,而1894年之後,大清的不堪一擊使得日本看到,将大清作為第一号敵人顯然不恰當。而且此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卻遭到了沙俄的阻撓,是以被迫吐出即将吞下的肥肉,是以日本很不甘心。但當時日本的力量還不足以打敗沙俄,于是從甲午戰争開始,沙俄成為日本頭号敵人,中國降到了其次。

一戰後,日本将中國列為第3号敵人,那麼第一和第二又是誰?

是以,也開啟了10年的備戰,在1904年,日本舉全國之力,在及其艱難的情況下打敗了沙俄,不僅占領了半個庫頁島,而且徹底取得吞并北韓半島的力量,1910年當時的大韓帝國被日本吞并。而沙俄和大清都不足為慮了。但是一戰後,日本作為戰勝國,意圖跟西方平起平坐,瓜分世界,是以,很是霸道的占領了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可以說占了大便宜。

一戰後,日本将中國列為第3号敵人,那麼第一和第二又是誰?

但是,美國當時不斷阻撓日本的野心,而且最後在巴黎和會上,強行規定英美日在太平洋艦隊的比例設定為5:5:3,這意味着,日本雖然為戰勝國,但要削減自己的海軍實力。這使得美國開始成為日本的敵對國家。而且巴黎和會後,日本制定了更大野心,旨在征服亞洲稱霸世界的戰略計劃。

一戰後,日本将中國列為第3号敵人,那麼第一和第二又是誰?

為此,陸軍參謀長和海軍軍令部重新修訂了防衛計劃,而此時列出了這一野心程序中三大障礙,也就是三大潛在的敵人。而在這個計劃中蘇聯被繼續認定為日本頭号敵人,美國是繼蘇聯後的第二号敵人,中國是第三号敵人。之是以蘇聯是頭号敵人主要是兩點。

一戰後,日本将中國列為第3号敵人,那麼第一和第二又是誰?

一是,當時意識形态問題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其經濟快速恢複,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日本很是忌憚;二是,日俄戰争的仇恨,加上之後的系列摩擦,加上在中國東北的激烈争奪。使得日俄沖突重重,是以,蘇聯理所當然的成為最大的敵人。在發動侵華戰争後,日本直接跟第三号敵人中國交戰,企圖占領中國後,首先解決頭号敵人蘇聯的威脅,最後再擺平美國。

一戰後,日本将中國列為第3号敵人,那麼第一和第二又是誰?

是以軍隊往蘇聯打,但是諾門坎等戰役後,日本慘敗而回,真正看到蘇聯的實力強大,才被迫放棄北向計劃。轉而向南打,企圖在解決美國後,擁有強大的實力基礎後,再将矛頭轉向蘇聯。但是,最終日本不但連第三号敵人中國都沒解決,反而是接連激怒中美蘇三國,在珍珠港事件後,三國聯合,日本逐漸完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