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在現代社會中出人頭地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心底的願望,更是每一對父母對于自己孩子最殷切的盼望,但是也有很多人說官場是一個吃人的地方,從古至今皆是如此。

但是依舊有很多人擠破了頭,也想要進官場裡面為自己謀個一官半職,在他們看來手中握着權利就相當于手中掌握着财富,畢竟權利這個詞語中,權力和利益分不開的,而這個世界上又有幾個人不喜歡錢呢?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關于做官這個事情,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就已經總結出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并且用言簡意赅的話語告訴了我們,比如說這句“一代做官九代”絕就顯得頗為精辟,而它的下一句則更是大智慧的象征。

一代做官九代絕:雙重含義,引人深思

這句話如果結合曆史事實來看,其實是有兩個含義的,其中的一種含義是針對當官者自身,而另一種含義則是針對當官者所管束的普通老百姓。

首先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其實人的性命并不是一件非常讓人尊重的事情,全天下的江山都是皇帝的,更何況是區區一個臣子的性命呢,那還不是隻要稍有不注意,惹到了這位掌控生殺大權的人,就會丢掉自己的小命嗎。

而且每個人手中握住了權力之後,他的野心就會相應的變得開始膨脹,畢竟有了第一塊肉都想要第二塊肉,有了第二塊肉就想吃一斤肉。是以越是位高權重的臣子,越是遭到皇帝的猜忌,确實有很多手握重權的人懷着一顆想要謀反的心。

若是你并沒有想要謀反的心思的話,可能隻需要提防在皇帝面前謹言慎行就可以了,但如果一個當官的人真的有推翻目前的政權的心思,成功了還好說,畢竟曆史的書寫者總是勝者,但如果失敗了,所面臨的就是萬劫不複的“誅你九族”,這就是要面臨的一代做官九代絕的危機。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算你一生順遂的當完了官,你這一代當官,也會導緻别人的“九代絕”。

如果你想要當官,尤其是想要當一個大官,無論你平時是如何的樂善好施,能夠到達一個相當高的位置的時候,就絕對不會是純白的,手上或多或少都會沾染上一些權勢的氣息,肯定也會沾染上一些他人的血腥味。

《儒林外史》中寫到過,“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連一個小小的知府,當上一年的時間,手中都能擁有十萬雪花銀的存款,這其中究竟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剝削了多少普通老百姓,也是我們所想象不到的。

一家發财九家絕:自古以來官商勾結就是常态

這句話與上半句對仗十分工整,深刻的展現出了老百姓們在生活中所積累出的智慧,而它所表達的意思也非常的言簡意赅,用最少的字數告訴了我們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所謂一家發财九家絕,就是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古代的貧富差距的問題。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用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一個社會中可用的流動資金是一定的,而當有一個人把所有的财富都攏到了自己的手裡,那麼就意味着有無數人會因為他的富有而變得十分貧窮。

這句話就是如此,在古代的時候經濟體制并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完善,即使是在現代社會,貧富差距其實也是非常顯而易見的,更何況是古代,在那個時候,一個經商的人想要富起來就必須要和當官的人有一定的關系,不然到最後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雖士大夫之家,皆以商賈遊于四方”,這是當時商人和官員之間的一種關系,就是說雖然是官宦之家,但是卻都喜歡在商場獲得一席之地,以此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但是這時候要如何賺錢呢,當然就是從老百姓手中想辦法撈錢。

是以說當時能夠出現一個非常有錢的人,就一定是在官員的幫助下,以犧牲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前提,将這一個人的利益全都堆積起來,形成了龐大的商業資本,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一家發财九家絕。

小結

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而經過了幾千年文化不斷的傳承和積累,有很多像這樣的俗語已經逐漸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并且都非常的好用,畢竟這都是我們老祖宗所積累下來的智慧。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

我們作為他們的傳承者,需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将這種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人生哲學進一步優化,并且将其告訴我們的下一代。

參考資料《儒林外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