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瑤族是如何成為中華大家庭一員的?從叛亂到歸附,明朝是個關鍵點

瑤族是如何成為中華大家庭一員的?從叛亂到歸附,明朝是個關鍵點

瑤族

瑤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但他們久居湖廣山林地區,和中原王朝溝通不足。直到明朝,瑤族對中國的認同感仍不強烈,有明一代,瑤族經常叛亂,史稱“湖廣瑤亂”。明朝諸帝對瑤族采取了剿撫結合的辦法,一方面對叛亂積極鎮壓,一方面又努力推動瑤族生活品質的提高,加強他們的國家認同。至萬曆時期,瑤族基本安定,至清代,瑤族已經完全歸附。

瑤族是如何成為中華大家庭一員的?從叛亂到歸附,明朝是個關鍵點

明代的瑤族

一、湖廣瑤亂的開始

瑤族按史料記載最早出現在湖南,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曆史上随着北人南渡事件的發生,北來的漢人和湖南瑤族沖突頻發。此後瑤族逐漸南遷,遷入廣東、廣西。特别是廣西,山林河道密布,十分适宜瑤族的生存,自此廣西成了瑤族的大學營。至元代,按元朝史料所說,元朝湖南的瑤亂為13起、廣東瑤亂10起、廣西瑤亂28起,其中1325年的泰定瑤亂波及廣西全省,而1330年的至順瑤亂,暴動者高達2萬餘人,元軍用時2年才将之平定。

瑤族是如何成為中華大家庭一員的?從叛亂到歸附,明朝是個關鍵點

雙方沖突

明朝建立之後,定都南京,對西南方向,朱元璋派沐英等人進剿,沐英等人采取了集中打擊元朝的政策,對瑤族保持了和諧态度,雙方暫時和平。到了洪武十年,天下大定,明朝官僚治理步入正軌,對西南少數民族盤踞區滲透加劇。瑤族的暴動終于開始了。

洪武十三年,廣東羅定的瑤族劉茅三聚衆造反。劉茅三其實不是好人,在元末亂世中他就趁亂世之局,聚衆落草,打家劫舍;天下安定後,劉茅三四處流竄,但作為土匪性質的盜賊,他隻是被當地官府重點緝拿。直到洪武十三年,他扯旗造反,這才被明朝正規軍盯上。當年廣東衛所軍對劉茅三的大學營進行了圍剿,迅速鎮壓了他們的叛亂。

瑤族是如何成為中華大家庭一員的?從叛亂到歸附,明朝是個關鍵點

雙方的沖突

二、改土歸流的種子

明代瑤亂的一大特點,就是瑤亂頻發,背後其實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加劇。正是因為漢瑤雙方頻繁的接觸,才促成了中華民族的形成。

在洪武十六年,粵贛之交的瑤族造反,其頭目自稱順天王。這年明朝的申國公鄭鎮集合廣東、江西兩地衛所軍對粵贛邊境的瑤族山寨進行了大規模圍剿,鎮壓了這次叛亂。洪武二十八年,明軍又鎮壓了廣東潭源瑤族叛亂。洪武三十一年,廣東羅定的瑤族又因叛亂被鎮壓。

瑤族是如何成為中華大家庭一員的?從叛亂到歸附,明朝是個關鍵點

平定上述瑤亂之後,明朝改革了對瑤區的治理,憑借戰場的勝利,明朝将過去王化所不及的瑤區,由完全放任自流改為開始設立懷柔州縣。明朝給瑤族舊頭目官職,比如廣東西部的瑤族頭領馮原泰,朝廷封他為從七品泷水縣丞,負責專管該縣瑤族,而他的子孫後代也會繼承這個職位,但必須由朝廷冊封。這樣不論從實際權利還是官府名義上,馮原泰都取得了對泷水瑤族的治理權;而他接受縣丞職務則意味着他的治民權限從形式上來講是源于中央政府,這就為此後明清諸朝直接改土歸流埋下了伏筆。

三、明代瑤亂頻繁

永樂時期,因為永樂帝南征北戰,尤其是對越南一戰,直接震懾了西南群夷,是以永樂一朝,西南瑤族最為安定。永樂一共22年,廣東瑤族11次到中央進貢土産,永樂帝也以厚往薄來的精神厚賜了他們,雙方各得其樂。

瑤族是如何成為中華大家庭一員的?從叛亂到歸附,明朝是個關鍵點

仁宣時期,因為皇帝還算勤勉,中央沒犯大錯,雙方關系依舊維持,但因為遷都北京,明朝對西南的管控力度下降;加上鎮守太監制度完成,北京派太監鎮守地方,這些太監貪婪成性,其代表就是宣德朝廣東鎮守太監阮能,他和兵部尚書陳汝言勾結,“溪峒土官襲蔭,須厚賄”這就引發了瑤族的忌恨。

到了正統時期,以1446年羅定瑤亂為開端,明代瑤亂終于掀起高潮。1446年,瑤族土知州茅自得殺死了明朝流官千戶汪義,舉州叛亂,其規模愈演愈烈,并波及整個廣東西部、廣西東部,明軍圍剿10年才将其徹底剿滅。而明代最具代表性的還是羅旁瑤亂。羅旁瑤亂始于弘治四年(1491),直到萬曆五年(1576)才被徹底剿滅,這85年間,羅旁地區的瑤族不斷吸收四方瑤族,廣東各地瑤族皆唯其馬首是瞻,羅旁瑤族俨然獨立政權。

按照廣東籍著名史學教授林天蔚的統計,自1491年—1583年(萬曆十一年),92年間,湖廣地區大規模瑤亂發生了57次,幾乎一年半爆發一次。而說到影響深遠的還得是1451年的景泰二年瑤亂,當時的反賊洗劫了茂名、化州、吳川等三處城池,明朝為了剿滅他們特意設定了兩廣總督的職務,明清兩廣總督職務自此始。

瑤族是如何成為中華大家庭一員的?從叛亂到歸附,明朝是個關鍵點

明代的廣州城

四、交融

曆史總是奇怪的,在萬曆十一年以前頻繁的瑤亂,在萬曆十一年以後突然銷聲匿迹,原因何在?其實瑤亂并非突然消失,而是曆史積累和突發事件結合産生的必然結果。

所謂曆史積累就是明朝諸帝都積極促進瑤族開化,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讓他們融入明朝社會。促使瑤族出山定居是明代諸帝執行的一個政策。明代瑤族分布于湖南、廣東、廣西三省的山林崎岖之處,洪武時期至土木堡之變前,明朝中央對瑤族的治理還是依托舊瑤族權貴,通過土官對瑤族進行間接治理。明清時代第一個兩廣總督、景泰朝的王翺在治理瑤族時則采取剿撫結合,他采取打擊兇頑、脅從不問、分化瓦解的辦法,極力拉攏親明派瑤族山寨,打擊分裂山寨,同時“各瑤僮人等已歸者,必撫之以恩,來者必申之以義,号令必信,賞罰必公,巨惡必誅,小過必肴,而又整傷戎伍,堅甲利兵以臨之,使既慕其義,又畏其威”。在王翺的治理下,明朝治瑤卓有成效,極大地加快了瑤族出山融入社會,但可惜僅過兩年王翺離開,新總督不執行王翺的政策,于是瑤亂又起。

瑤族是如何成為中華大家庭一員的?從叛亂到歸附,明朝是個關鍵點

大明朝廷

瑤族叛亂,其實叛軍戰力不強,所依靠者唯有地利,“敵進我退”是叛軍的主要戰法,這是明朝始終無法剿滅叛亂的原因。是以景泰以後的明朝諸帝面對瑤亂,基本就采取封鎖的政策,但對瑤亂無可奈何。

直到萬曆四年,在張居正改革下,明朝呈現中興氣象,開始對各種積弊進行解決。羅旁瑤族割據地方的現狀終于被打破。這年在張居正支援下,殷正茂、淩雲翼發兵十路共十萬人合圍羅旁,此戰以鐵桶戰術,四面合圍,全軍齊進,迫使瑤族基地不斷縮小,經過四個月的圍剿,在殺死賊兵4.3萬人之後,明軍徹底剿滅了這個始于弘治四年的割據政權,這次進剿對瑤族的打擊是巨大的,瑤族最大山寨的滅亡使得瑤族主力喪失,其餘的瑤族分散開來,加上明朝快速在瑤族舊地廣設流官府縣,最終使得剩餘的瑤族快速融入了明朝社會。

瑤族是如何成為中華大家庭一員的?從叛亂到歸附,明朝是個關鍵點

瑤族兵

文史君說

雖然唐宋以後,廣東、廣西地區已經開化,但兩廣地區少群眾多,他們讀書不多、長期居于山林,如果官府能善加引導,他們還是很樂于接受漢文化的,表現就是在倭患嚴重的明朝中期,經常能看到兩廣狼兵(兩廣少民部隊,主要有瑤族、壯族)入東南沿海抗倭,他們為保衛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萬曆平瑤之後,自此兩廣瑤亂基本消失,此後的明清皇帝都沒有對瑤族趕盡殺絕,也沒有抹殺他們的習俗、文化,而是一視同仁,将他們視為治下百姓,共同發展,瑤族最終融入中華民族,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員。中華民族的包容性正是中國民族自立自強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林天蔚:《明代廣東之瑤亂》,《嶺南文化》1985年第2期。

麥思傑:《賦役關系與明代大藤峽瑤亂》,《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

宋永志:《從瑤山到瑤村:明清時期廣東瑤人聚居形态的演變》,《暨南史學》2014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檔,除特别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