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政委倒地,僞軍附耳告訴重傷的政委:别動,一會就走

曆史帶着我們挖掘新的視野,獲得新的感悟。是什麼讓僞軍發現對手還有生命的時候離開了呢?中國戰亂的年代,有一群人浴血奮戰在前線,當然也有一群人當了賣國賊走上了更容易的道路。

在1943年的戰場上出現了這樣的一幕情景:一個支隊政委被日軍重傷,體力透支,隻能倒在地上,兩位僞軍見到此景,附耳告訴重傷的政委别動,他們一會就走。這可能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最令人動人的一幕。

八路軍政委倒地,僞軍附耳告訴重傷的政委:别動,一會就走

帶着疑問下面将會揭曉這位神秘的人物,這位幸運的人政委叫作秦光。1917年秦光出生于湖北省黃安縣的一個小村莊裡。由于家中貧窮,孩子又很多,秦光并沒有像同齡中的孩子一樣可以進入學堂讀書。

但是,秦光很懂事,能夠了解父母的狀況。在秦光七八歲時,就幫助父母幹活,分擔着父母的艱辛和壓力。

八路軍政委倒地,僞軍附耳告訴重傷的政委:别動,一會就走

日本侵華占領了中國的大半個領土,人民生活更加痛苦不安、流離失所,秦光生活那片沃土也不例外,年少的秦光加入了當地的工農紅軍隊伍來與敵人作鬥争。秦光成為共産黨員之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奮鬥目标。

八路軍政委倒地,僞軍附耳告訴重傷的政委:别動,一會就走

由于黨内某些同志的戰術指導錯誤,我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直接結果就是進行長征。長征時,秦光跟随部隊,肯吃苦,他的信念未曾有過動搖。

抗日戰争進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者對我軍進行了圍剿,不僅對我軍根據地發動強烈進攻,就連手無武器的百姓都不放過。每天都會流血,每天都會有厮殺的聲音。從參軍到現在,秦光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經驗,這時候的秦光已經是魯西軍區特三營的教導員。

紅軍從來沒有放棄保家衛國,一直都在與敵人做着堅強的鬥争。秦光所在部隊與敵軍發生了激烈的交戰,武器不能與敵軍相比,我軍隻能充分的利用有利條件來和敵人抗衡。

八路軍政委倒地,僞軍附耳告訴重傷的政委:别動,一會就走

戰争持續很長時間,慘烈的程度幾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日軍利用生化武器來對付秦光和他的戰友,秦光以及戰友相繼一個個的倒下。但秦光一人勉強的站起來拿着刀與敵人做着鬥争。

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日本人,他們給了秦光一槍。隻是這一槍沒有打中最要害的地方,秦光的生命還是存在的。在接受治療後,秦光身體漸漸恢複了起來。之後,秦光繼續加入戰鬥中。

在一次撤退的的行動中,身為政委的秦光擔任了斷後的任務,敵人追上來之後,子彈重傷了秦光的腰部。在打掃戰場時,僞軍隻收走了他的武器并沒有揭發他。等到馬蹄聲漸漸遠消失後,秦光從一片狼藉中爬了出來。他一瘸一拐的走到了附近的村民家中,後村民将他送到了魯三分區。

八路軍政委倒地,僞軍附耳告訴重傷的政委:别動,一會就走

雖然抗過了死神,但因為傷及了腰部神經,在秦光的腰部還有十幾個彈片并沒有取出。對于殘留體内的彈片,秦光這樣說:“我身上安裝了鋼筋鐵骨,非常強健”。

秦光這樣在戰亂年代不計生死隻為國家的人定還有很多很多。用現在的話來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像秦光這樣的很多人默默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為了“小愛”和“大愛”,為了祖國繁榮、富強,我們才能享受幸福生活。

八路軍政委倒地,僞軍附耳告訴重傷的政委:别動,一會就走

在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首先沖擊我國交通要道的武漢,舉國上下團結一緻來應對疫情。中國疾病防控中心立即成立專家組針對病毒做出研究、中國各省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各行各業的人員為疫情重災地武漢伸出援救之手。

秦光的事件更讓我們體會到中國人民的這種顧全大局、敢于犧牲、人民至上、為祖國奮鬥的精神是紮根于中國人五千年上下沃土之中的,是誰都無法動搖的。無論在戰争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總有和秦光一樣的人始終在為理想奮鬥并且不怕艱難險阻。

八路軍政委倒地,僞軍附耳告訴重傷的政委:别動,一會就走

結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秦光是重于泰山的那一個人,中國人民都會記得他的功績,記得他為人民的幸福而浴血奮戰。

秦光不僅是一次險些丢掉了性命,每一次之後他都堅定了奮鬥的信念,投入到戰争中去。正是由于有千千萬萬個像秦光這樣的人,肯于将人民利益放于首位,肯于犧牲,肯于奉獻自己,我們才能夠有今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