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往智能之路,阿裡雲“蓄勢而發”下的新抉擇

通往智能之路,阿裡雲“蓄勢而發”下的新抉擇

人工智能被确定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經過去60年,60年中,我們似乎過多地背負了極其沉重的未來包袱。比如“奇點”什麼時間來臨?人工智能會不會對人類産生威脅?對未來越來越多的亢餘思考,反而成為我們如今在人工智能領域前進的“腳鐐”。

“機器要做人類的助手,而不是競争者。”3月29日,在雲栖大會深圳峰會上,阿裡雲總裁胡曉明铿锵有力的發言第一次用辯證地思維重新定義了未來人工智能和人類所扮演的角色。胡曉明表示,本次雲栖大會,不論是ET進入醫療和制造領域,還是機器學習平台PAI2.0的推出,都是為了讓人工智能這門複雜而前沿的科學變得更加通用,為“萬物智能”提供基礎設施和智能引擎。從雲計算到人工智能,阿裡雲又一次以自己獨有的哲思奮力地扇動“翅膀”,通往智能之路上的“蝴蝶效應”正悄然醞釀。

人工智能炫技成風下的“反思”

随着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公司數量出現井噴式增長。根據VentureScanner的統計,截至到2016年初,全球就有957家人工智能公司,而在中國,就有約65家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公司獲得合計29.1億人民币的投資。充滿想象的市場前景,投資氛圍的火熱,讓各類人工智能層出不窮,甚至在兒童玩具市場,主打陪護和教育概念的AI産品也是多不勝數。野蠻增長之下必有段位之争,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企業開始頻繁“炫技”以彰顯自身實力,比如下棋、娛樂秀。

對于這樣的行為,胡曉明在本次雲栖大會上直接表達了不解,“人跟機器下棋除了證明人的智力比機器差以外,沒有其他可證明的東西。就像我們很多年前用蒸汽機跟人力相比誰更有力氣,沒有必要。是以我們更希望讓機器成為人類更好的幫手,解決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胡曉明這種對人工智能炫技成風的“反思”,在阿裡人工智能ET的落地應用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杭州城市資料大腦,就是通過阿裡人工智能ET實作紅綠燈的智能控制,相比以往将杭州的交通暢通率提升了11%;在阿裡雲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廣州市交通擁堵指數下降19個百分點。不僅如此,阿裡雲人工智能技術還被應用在基因測序、醫療服務等領域,無不展現出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前景。

“蓄勢而發”古典智慧下的技術哲思

就在本次雲栖大會召開的不久前,在一場阿裡巴巴集團内部的技術大會上,馬雲宣布在内部啟動代号為“NASA”的計劃,面向未來20年儲備核心科技,機器學習、IoT、生物識别等領域智能化領域被放在突出位置。我将阿裡的此舉看做是其面對未來“成果”的一次“墾荒”,阿裡就是要借“NASA”計劃在“荒蕪”的科技前沿地帶澆灌出一個碩果累累的“綠洲”。如果用中國古典智慧比喻,“NASA”計劃就是阿裡的一座“水庫”,未來前沿技術會像水一樣在這個水庫裡慢慢“蓄勢”。

雲栖大會深圳峰會現場,阿裡雲釋出ET醫療大腦和ET工業大腦,同期釋出的還有用可視化的拖拽方式讓開發者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學習平台PAI2.0。這是阿裡雲将飛天智能再次面向市場輸出,阿裡雲的人工智能ET已經在醫療領域“上崗”成為“實習醫生”,并已經可以跟醫生學習如何“看”B超結果,圈出結節區域,并且給出初步的良性或者惡性判斷。而在制造行業,ET工業大腦通過對協鑫工廠裡數千個參數的分析,已經掌握了優化光伏切片的精密工藝,幫助協鑫在一年内節省了上億成本。相較于阿裡的“NASA”計劃,阿裡雲對飛天智能的開放可以形象地了解為“蓄勢而發”,一面加強技術的儲備,一面将技術形成能力對外輸出,正是阿裡雲這種獨有的技術哲思才使其成為今天行業内“獨角獸”般的存在。

“中國智造1%”,小數字下的大抉擇

兩組資料:阿裡雲在2017雲栖大會深圳峰會上宣布,華北3地域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正式對外開放營運,雲伺服器ECS全系列降價20%。這是阿裡雲在全球開服的第14個地域。新節點采用風能、太陽能等先進節能技術,可将能耗比(PUE)控制在1.25以内,最低可達1.13,優于國家标準40%,相當于每年可節省5.9萬噸的碳排放;胡曉明在本次雲栖大會上算了一筆經濟賬:如果阿裡雲人工智能夠将制造業整體的良品率提升1%,按2016年全國工業總産值計算,這将為中國制造總體提升上萬億的利潤空間。

這兩組資料放在一起,表面上沒有任何關聯性,但其實背後反映出的都是阿裡雲所面臨的“小數字下的大抉擇”。阿裡雲雲伺服器ECS全系列降價20%,相對于企業IT成本的減少而言可能不是“翻天覆地”,新節點每年節省5.9萬噸的碳排放,相對于如今的環境狀況也似乎不值得一提。但我們不要忽略的是,這些小數字隻是相對的變量,未來不排除其會被放大百倍、千倍,盡管目前還隻是小數字,但相對于未來,卻是一個大抉擇。

回到“中國智造1%”。協鑫工廠在生産太陽能的光伏闆時,它需要通過0.1毫米的鋼線不斷地摩擦、切割,切割成0.2毫米的太陽能的光伏闆,但是過程中有氣溫、生産工藝100多個參數影響産品的穩定性和産品的品質。而通過阿裡雲人工智能的應用,阿裡雲幫助協鑫工廠提升了生産太陽能光伏闆1%的良品率。這對于協鑫是個小數字,但對于作為制造大國的中國,卻是上萬億利潤的提升!這是阿裡雲面臨的另一個“小數字下的大抉擇”。

也許,對于阿裡雲而言,目前能改變的就是這些“小數字”,但正是這些“小數字”背後的“大空間”,才使阿裡雲作下踏上智能化之路的新抉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