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月物價全面回落 通脹或為今年全球最大宏觀風險 但國内仍将整體溫和

作者:财聯社

财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國家統計局周三資料顯示,12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5%,環比下降0.3%。PPI(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0.3%,環比下降1.2%。當月CPI和PPI雙雙回落,CPI重回“1”時代。

此前财聯社“C50風向指數”調查顯示,市場預估國内12月物價全面回落,CPI同比将降至1.6%,PPI同比将降至10.7%。

市場人士稱,新冠期間全球各國巨量貨币和财政刺激的後遺症或在今年凸顯,通脹很可能成為今年全球最大的宏觀風險。短期輸入性通脹對國内的傳導壓力有限,未來一段時間我國通脹形勢将繼續處于整體溫和的局面,不會對貨币政策操作形成掣肘。

東吳證券宏觀團隊對财聯社表示,從供需兩端來看,12月PPI主要受供給端保供穩價政策影響,CPI方面除了蔬菜、豬肉等供給增加外,疫情反複下的需求疲弱依舊是重要拖累。

PPI高漲向CPI傳導繼續受阻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進階統計師董莉娟稱,12月生産資料價格上漲13.4%,漲幅回落3.6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0%,漲幅與上月相同。

12月物價全面回落 通脹或為今年全球最大宏觀風險 但國内仍将整體溫和

興業證券固收團隊指出,12月煤炭、油氣、黑色、有色等上遊原材料價格跌幅較大,疊加去年基數較高,導緻PPI同比讀數加速回落。煤荒和限電限産的緩解使上遊工業品供給彈性增大,後續需關注穩增長措施對需求端的邊際影響。中下遊工業品價格受制于居民消費較弱的事實,環比讀數多為下行,但随着上遊原材料價格下跌,中下遊行業的經營壓力有望出現緩解。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财聯社表示,12月物價資料顯示,目前PPI高漲向CPI傳導繼續受阻。在目前居民消費不振、消費品供應充足的背景下,盡管前期上遊鋼材、煤炭、化工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明顯,但下遊企業很難提高終端産品價格。12月PPI與CPI剪刀差仍處明顯高位,表明下遊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仍未明顯緩解,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最終将影響就業市場穩定。

預計今年CPI同比中樞将溫和上行

董莉娟指出,12月食品價格同比由上月上漲1.6%轉為下降1.2%,影響CPI下降約0.2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1%,漲幅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9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與上月相同。

12月物價全面回落 通脹或為今年全球最大宏觀風險 但國内仍将整體溫和

王青預計,1月CPI同比繼續下行的可能性不大,但大幅反彈并超過2%的可能性也很小。2022年全年,由于上年價格基數偏低,居民消費修複,CPI同比漲幅将有所上揚,但全年CPI漲幅中樞有望控制在2.5%以内,核心CPI将控制在2.0%以内。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對财聯社表示,在“豬”、“油”對沖的背景下,疊加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完全消除機率較低,預計2022年CPI當月同比中樞大機率較2021年溫和上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