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溫竟能預測壽命?Nature子刊:體溫更高,死的早

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人類可能從未對「體溫」有過如此高的關注。每天睜眼第一件事,量體溫;進商場、飯店前,量體溫;稍微有點不舒服,量體溫......正常情況下,隻要測出來的體溫位于36-37℃之間,便會長舒一口氣。

體溫的高低,除了提醒你自己是否發燒以及健康狀況外,或許還可以告訴你,“你是不是一個長壽的人”!

體溫竟能預測壽命?Nature子刊:體溫更高,死的早

疫情期間,狗狗也乖乖量體溫

3月14日,Nature Metabolism刊登的一篇新研究顯示,相比于代謝,體溫對壽命有着更重要的影響,降低體溫有助于延長壽命。該研究由來自溫州大學趙志軍教授團隊,與來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John Speakman團隊聯合開展。

體溫竟能預測壽命?Nature子刊:體溫更高,死的早

首先,研究者們進行了第一個實驗。他們将一個月大的實驗鼠,随機配置設定到兩個組進行飼養,一個組的飼養溫度保持在21℃,另一個組則将溫度升高到32.5℃。比較不同體溫的實驗鼠,壽命長短的差異。

結果發現,與适宜溫度21℃相比,雌性和雄性條紋倉鼠在32.5℃下的平均壽命分别縮短了28.2%和40.9%。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瑞士小鼠中,雌性和雄性小鼠在32.5℃下的平均壽命比21℃組分别縮短了21.7%和30.0%。這暗示着,高體溫會導緻壽命縮短。

然而,常識告訴我們,體溫高的情況下,代謝自然也會增加。那是不是高代謝才引起實驗鼠早逝的呢?

事實上并非如此。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研究者挑了個非常精确的溫度——32.5℃,這個溫度的挑選大有學問。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專業名詞——熱中性區(Thermoneutral Zone, TNZ)。熱中性區是指在環境溫度的某一範圍内,動物的耗氧量最低,并且不随環境溫度而變化,是代謝的穩定區。

當小型哺乳動物處于熱中性區的上限邊緣或略高一些的環境中,熱傳導率的降低會使它們的體溫趨于升高。為了避免體溫過高,機體會通過降低代謝,來減少自身的産熱。

體溫竟能預測壽命?Nature子刊:體溫更高,死的早

熱中性區(圖源:百度百科)

對于研究中所選的兩種實驗動物,瑞士小鼠與條紋倉鼠來說,它們的熱中性區上限約為31-32℃。處于32.5°C的實驗鼠雖然體溫會升高,但代謝率會保持在較低水準。

這也是研究者要找尋的完美溫度——體溫和代謝往相反方向變化,能将兩者對壽命的影響分離。

是以可以确定,研究中小鼠壽命縮短是由高溫,而不是高代謝引起的,因為和21℃組相比,32.5°C時小鼠的代謝反而較低。

為了得到更精确的結論,研究者進行了第二個實驗。他們給飼養在32.5℃的實驗鼠增加通風,降低小鼠的體溫,對比同樣在32.5℃的情況下,實驗鼠在不同體溫下壽命的差別。

他們将處于32.5°C的實驗鼠暴露于強風中,通過增加散熱的方式來降低它們的體溫。結果發現,與原始的32.5℃組相比,32.5℃+強風組的雌性和雄性倉鼠的平均壽命分别增加了27.9%和78.9%,且和21℃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瑞士小鼠中也是如此。

也就是說,在保持代謝不變的情況下,降低實驗鼠的體溫,可以扭轉高溫對壽命的影響,使小鼠的壽命得以延長。

體溫竟能預測壽命?Nature子刊:體溫更高,死的早

不同情況下,倉鼠的壽命變化(灰色:21℃;紅色:32.5℃;藍色:32.5℃+強風)

綜上所述,體溫對壽命的影響大于代謝,降低體溫有助于延長壽命。這一結果,支援了“與代謝率相比,體溫是壽命更關鍵調節器”的觀點,也給未來深入研究衰老及長壽的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過,“體溫高,死得早”的原因為何?論文第一作者、溫州大學的趙志軍教授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動物在高體溫情況下較早死亡的原因。未來,團隊也将深入探究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物種間,體溫、代謝對壽命影響的差別。

夏日臨近,為了長壽,大家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參考資料

撰文 | Swagpp

編輯 | Swagpp

體溫竟能預測壽命?Nature子刊:體溫更高,死的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