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開發者的進階玩法:出海去,尋找下一個流量窪地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1000多年前,唐代詩人尚顔送别友人出海,寫下這句脍炙人口的詩句。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祝福朋友前途廣闊、出海順風的殷殷期盼。  彼時航海技術落後、通信不發達,一别之後前途幾何沒人能夠預料。而今天不一樣了,伴随着資訊化時代的到來,不管是人·貨·彙的全球通行,還是技術、服務的往來融合,都變得越來越便捷。這幾年,中國網際網路應用服務出海更是蔚然成風,成為全球科技行業一道亮麗之光。  然而對于廣大開發者來說,服務和應用出海,依然面臨諸多難度和堵點。好在以華為為代表的科技領軍企業,正在建構一個多方參與建構的生态聯盟,解決這些問題。  12月8日,華為舉行了HMS出海生态聯盟北京峰會,廣邀産業鍊的各方合作夥伴,探讨中國開發者出海破之道。并且通過聯手一衆合作夥伴打造的出海生态聯盟以及HMS出海服務引擎,為中國企業“揚帆出海”提供高效的助力支援。  我從亦莊趕赴到活動現場,聆聽了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生态發展部總裁汪嚴旻等嘉賓的分享。這場活動幹貨很多,資訊量也很大,我們很難一一展開分享,有朋友問我能不能一句話談談這場活動的核心内容和意義。

中國開發者的進階玩法:出海去,尋找下一個流量窪地

  我總結如下:華為以及生态合作夥伴共同搭橋、造船,輸出各項平台能力和資源,讓開發者出海更簡單、高效、安全,進而享受到了全環節賦能的服務體驗。  在我看來,華為的生态之路,和谷歌、蘋果最大的差別就是不僅僅“授人魚”更“授人以漁”。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開發一個APP,上傳到谷歌和蘋果的商店後,平台本身不會給你做後續的相關本土化落地和線下推廣工作,而華為就像一個顧問甚至助手一樣,協作開發者搞定很多APP在各國落地過程中的工作。甚至華為在海外國家積累的媒介資源和線下活動、管道資源,也可以幫助開發者來對接使用。  簡而言之,華為的生态比蘋果更重。隻有做更重、更苦的事情,才有可能彎道超車、後來居上。  過去幾年,我寫了多篇中國企業“走出去”相關的分析文章,包括《透視CES2019:展出中國産品到輸出中國智慧》、《中國企業加速揚帆海外,揮金過後跨國經營怎麼破?》、《海外企業遇金融危機資産縮水會是中國企業出海撿漏的機會嗎?》、《BAT+京東頭條同時釋放信号:中國網際網路能給全球帶來什麼?》等等,今天就着華為的這個活動,我們重點來聊聊中國開發者群體出海的相關話題。  開發者的福音:從“造船出海”到“借船出海”  客觀來講,開發者和創業者出海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這幾年“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網際網路産品出海”“輸出中國數字産品和智慧”等話題我們已經讨論多次,相關的問題和難點也已經可以擺在台面來談。  開發者出海到底該怎麼做呢?要所有環節自己搞,還是要擁抱平台,借助平台力量來走出去,并且優化相應的功能和服務呢?  答案不言而喻。好比如果你的面前有一條河,你是自己造一艘船過去呢,還是乘坐别人的船過去呢?我想答案很明顯,99%的人應該借船出海,而非造船出海。  然而早年間,很多企業和創業者,被迫選擇了自己造船出海,冒着巨大風險,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資源,完善營運環節。我認識的一位深圳的網際網路創業者,此前因為缺乏有效的管道和平台,為了放心的讓産品在海外運作,曾經親自飛往中東地區,事無巨細的安排每個細節,才放心回來。他就是典型的“造船出海”的代表。  華為HMS出海生态聯盟及HMS出海服務引擎做的工作,就是讓廣大的開發者和創業者、企業,實作從“造船出海”到“借船出海”。用了這套服務方案,現在的創業者,基本上不用像我那位朋友一樣人力出海,坐在中國北京、成都、深圳的辦公室裡,就可以友善的推進産品的全球化布局。  相比蘋果和谷歌的生态,HMS出海服務引擎不僅可以給開發者提供語言本地化、軟體本地化、多媒體本地化等一系列本地化服務,還引入了海外雲測試能力,為企業及開發者提供雲測試服務、AI資料标注服務、安全服務、推廣服務,落地本地使用者調研等能力。

  出海生态聯盟及HMS出海服務引擎對于開發者來說有哪些好處?比如我們的産品要開發海外語言的版本,還要進行各種相容、安全等品質測試,這些工作放在以前很繁瑣,對不對?而現在,HMS出海服務引擎已經完成8家語言合作夥伴認證,并且推出了很多本地化的服務,讓我們的産品走出去以後可以迅速的本地化,被本地的使用者盡快上手使用。巨人公司的《月圓之夜》就是在使用HMS出海引擎後,才做好了德語的本地化适配,最終成功在德國上線。  再比如,通過禮包發放是遊戲類産品獲得新增使用者的重要手段,這種模式在中國和海外都早已經被驗證。我們的産品覆寫到海外後,怎麼把禮包福利送給目标使用者群體呢?其實很簡單,通過華為AppGallery禮包服務就可以輕松搞定,利用這項服務,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公司,都可以迅速的為産品打開“銷路”。  既然我們前文提到“全環節賦能”,說明華為HMS生态聯盟提供的是一站式的服務和方案。這些服務涉及評估、規劃、設計、研發、到上線發行等環節,涵蓋了到開發者從産品研發到營運,再到推廣等等幾乎全生命周期。在這一周期内,為各方提供賦能的不僅僅是華為,還包括100家會員機關的助力,比如網易、完美、雲測、飛書深諾等等。  強化優勢闆塊:遊戲服務依然是出海“大頭”  綜合各方的消息來看,中國企業、中國創業者“走出去”呈現更多元化的态勢。這裡的說的“走出去”,不僅僅包括資金的走出去,也包括技術的走出去,當然也包括産品的走出去以及服務的走出去。  今年通過這次疫情考驗,中國經濟發展和創新領域所爆發出的韌性和勢能,為全球所共睹。中國企業和中國服務将擁有更強的國際市場競争力,被更多海外國家所認可。  那麼,就中國開發者群體來看,哪個類别最受海外市場歡迎?其實,就是疫情期間逆勢增長的遊戲服務。透過騰訊、網易、世紀華通等企業釋出的财報和動态來看,今年以來各大遊戲廠商的遊戲産品在海外多國獲得了良好的增長。第三方的機構App Annie釋出2020年二季度中國廠商應用出海收入30強榜單也顯示,中國廠商在海外表現強勁,PUBG MOBILE、《萬國覺醒》和《荒野行動》等遊戲産品仍然位居出海收入前三強。另外據《2020年1-6月中國遊戲産業報告》顯示,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在海外表現良好,市場營銷收入75.89億美元(約合533.62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36.32%,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增幅甚至高于國内市場。  既然遊戲服務是出海“大頭”,我們就應該乘勝追擊,強化優勢闆塊,獲得更大的增長,赢取更多的全球市場紅利。  透過日前舉行的這場HMS出海生态聯盟北京峰會來看,華為和HMS聯盟生态特意提到了對遊戲類開發者的諸多支援和服務指南。  上文提到的AppGallery禮包中心其實就更适合遊戲類APP,應用這項服務,《月圓之夜》在俄羅斯地區發出了幾千張禮券,遊戲聯運後下載下傳量增長400%。在這次峰會上,也提到了AppGallery的更多最新舉措,廣大開發者應該重點關注。  本地、合規和推廣是開發者出海三大難題,推廣難是落地營運後最難的一個環節。借助華為數以億計的全球消費群體和遍及海外各地的從業人員,華為應用市場可以為開發者提供多種品牌推廣和資源曝光,協助開發者在本地提升認知度。  另外,華為還可以為優質的開發者提供超級聯運的機會,很多爆款在聯運政策執行下被打造而出。莉莉絲海外釋出《Rise of Kingdoms》及《AFK Arena》兩款遊戲,和HMS生态合作聯運,每月新增下載下傳增長均超過140%。  俗話說“非常時期,以非常之力,行非常之事,享非常之功”,2020年對于中國緻力于出海的創業者尤其是遊戲創業者來說,是極為關鍵的一年。而且就目前表現的态勢來看(中國遊戲的增幅遠超全球平均水準)這一年也是“降維打擊”的一年,中國遊戲勢力們這一年的表現,将會為未來數年的競争打下良好的基礎。是以,要進一步擁抱華為等平台,積極的抓緊機會,享受紅利。  出海注意事項:苦練基本功,海外夥伴共赢  不久前,我接受《紅星新聞》和《環球時報·英文版》等媒體采訪,就中國科技企業、中國科技服務出海,該注意的事項,談了我的幾點看法。  大體來說,有三點。  第一,面對出海的壓力,中國企業眼下更重要的是苦練内功,在技術進步及産品創新上多花工夫,打造難以被替代的核心競争力,想辦法做大做強,争取更多話語權。  PS:網易為例,旗下《天谕》與華為合作深度優化Vulkan渲染架構,實作移動平台上的RayTracing和SSR等技術方案,為玩家打造一個上天入海的立體幻想大世界。這樣的遊戲體驗無與倫比,表現能力超過同類型遊戲服務,自熱擁有極強的競争力,在市場競争中就有了更多話語權。  第二,企業出海一定要抱着和當地機構共赢的心态,而不是“吞吃市場”的心态。我們的企業出海,不但要自己盈利,也要和當地利益進行深度捆綁和共赢,甚至給當地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

中國開發者的進階玩法:出海去,尋找下一個流量窪地

  第三,要尊重各地風俗,符合當地法律法規。每一個國家對網際網路産品的資料隐私的規定都不一樣,分别遵守之後才能開展業務。  PS:現在看來,應用出海面臨符合法規、隐私保護、内容合規、消費者保護等不同領域的合規要求及法律風險,都可以在華為的幫助下搞定,避免“踩雷”。目前華為本地合規能力引擎已推出線上合規工具包,包括案例庫、合規熱點資訊、顧問資源清單、法律服務清單等服務。  寫在最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曾幾何時,出海是大企業的專屬,而現在任何一個中小開發者,隻要能提供良好的産品和服務,就能借助華為和合作夥伴建構的HMS生态高速出海,揚帆海外。當然,中國開發者、中國企業的出海步伐加速邁進,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有了這樣的基礎和背景,我們的創業者才能“揚帆但信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