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于70年代|這些煙花你還記得嗎?

作者:都渡娛樂交流

天津從2018年起就禁放煙花爆竹了,記得那些年的正月裡,被爆竹炸傷的病例很多,醫院裡的外科大夫也說,每逢過年時工作最忙。

我小時候也曾經被炸傷過,是手持鞭炮點燃時,因為引信太短,鞭炮在手裡爆開,把手指頭崩出了大水泡。衣服被燒出洞更是不止一兩次,即使這樣,那時候的我還是興緻盎然,躍躍欲試地嘗試着燃放各種類型的花炮,其中不乏“二踢腳”“電光炮”這類烈性的。不過大多時候還是燃放小型的煙花,主要是便宜又有趣,相對安全,現在回想起來,依稀記得有這麼幾種。

首推“竄天猴兒”。提起“竄天猴兒”我想大多數人都知道。一根竹棍兒上綁着一截火藥筒,手持木棍兒傾斜45度指向天空,點燃尾部的引信後,隻聽“嗖”地一聲,遙指藍天而去,飛到高空中瞬間炸裂,就像高射炮一樣,很打遠。那時候為了效果更震撼,我往往手持四、五支竄天猴依次點燃,這樣“嗖嗖嗖”前後都飛上天,幾乎在同一時間爆開,就像幾架小型火箭同時發射升空,那感覺相當的刺激。有一次不知道什麼原因,引信點燃後并沒有向上升空,反而從手心處向我襲來,吓得我扔下它就跑,好在動作快沒有被炸到,不過我從此知道“竄天猴兒”是一種隐藏着危險的煙花,不一定每個都能順利升空。

“孔雀開屏”是一種噴放類煙花,半圓形的紙夾子上繪制着孔雀的圖案,點燃引信後,先是中間位置噴出火花,接着是兩側,最後五個孔同時綻放出絢麗的光芒,“噼裡啪啦”地聲音清脆響亮,噴射的火花足有一米多高,真的如孔雀開屏一般,還是那種光電閃耀的屏,持續時間也不短,看的人放的人都很過瘾。這種駐地綻放的煙花多為噴花,還有種叫“噴泉”的煙花名字最為形象,就像噴泉一樣綻放。

“地老鼠”和“小蜜蜂”屬于不同的旋轉類煙花,一種是在地面旋轉着釋放,一種是由地面旋轉升空綻放。這兩種煙花都是小型的,有着很w形象的造。,點燃引信後,一個像陀般樣滿地找牙地亂竄;一個像沒頭蒼蠅般旋轉懵懂着升空,周都還帶着火花,很有橫掃一切的架勢。我曾經在放“地老鼠”的時候不慎,引了燃旁邊的劈堆,,幸好它的威力小,劈材隻是焦糊了一小段沒有造成火災,當時,吓我上腳直接踩滅,絲毫不顧“蚍蜉撼樹”的教訓。。

“飛碟”也我是小時候常放的一種旋型轉煙花。點燃後先是在原地打轉幾圈,然“後呲”溜一下旋轉着飛起來,越飛越高,邊飛邊釋放煙彈和火花,動作迅猛,爆發力十足,爾後又無力地墜落下來,瞬間煙消雲散。周傑倫說“煙花易冷,人事易分”形容的很貼切。

有一種線香類煙花叫“滴滴筋兒”,幾乎每個天津的小朋友童年回憶裡都有它的身影。因為價格便宜一買就幾大把。生于70年代|這些煙花你還記得嗎?雙手各持一個,像短鞭一樣,點燃後冒着火星噼噼地響。雙臂掄起來,畫着圓圈,火星子四濺,呲的時間很短暫,又叫呲花。記得小時候邊放邊喊:“滴滴筋兒,冒火星兒,警察來了逮小雞”也不知道是啥意思。滴滴筋兒屬于相對安全的煙花,沒有什麼爆發力,光冒火星子不爆炸,發出的聲音也是綿軟溫和的。但是不代表它不具備破壞力,我衣服上有幾個小洞就是放滴滴筋兒不小心崩上的,為這事沒少挨奶奶呲。閨女小時候,一次過年,我和她在陽台上放滴滴筋兒,興高采烈地放了很久。轉天才發現把鄰居家陽台上的石棉瓦頂子燒出了好多個小洞,我倆上門道歉的氣氛很是尴尬,現在還會談起那時的窘态。

後來實行禁炮,鄰居家買來音樂炮,那聲音太魔性了。有人說“爆竹聲中一歲除”過年就要驅趕穢氣,不能失掉傳統,但是放煙花爆竹的确會污染空氣,易造成人身傷害,為了更多的醫生護士、環衛人員、消防戰士能與家人團聚,還是别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