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學會愛?愛是實體反應還是化學反應?

作者:孤Islands島

有時候一個人待久了,會很沮喪,會懷疑自己,會喪失自信。人畢竟是社會性的,需要交流,需要關心,需要了解,需要愛。一個内心沒有愛的人,是孤寂的,是荒蕪的,猶如行屍走肉沒有生機和動力。

這裡的愛不一定是夫妻,可以指熱愛的事兒。活着總得為了點兒什麼!有的為人,有的為事兒,有的為名,有的為利,有的為權。總得來說,大家都為“愛”。可我們很多時候,并不會愛,我自己就不會愛,我也在“愛”的路上求索。

愛有時讓人迷茫,有時讓人瘋狂,有時讓人生死相許。如何愛?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絕不是一個二十多歲的人,說的清楚明白的。隻能淺談學會“愛”,于我而言有這個意識就很不易了,畢竟我算是比較愚鈍的那類人,我不會愛這點必須坦誠,我的愛很淺顯,也很單純,淺顯到隻有肉欲的性,單純到隻有簡單的問候和無力的關心。我曾以為的愛是一種無聲的承諾和責任。也許并沒有什麼問題,隻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岔子,愛是承諾、愛是責任,具體并沒有責任也沒有承諾,有的隻是逃避和蒼白的言語關心,這與我想像中的愛不一樣,問題在我。做了愛情中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就是痛苦的。

到底什麼是愛?我疑惑了,我會愛嗎?還會愛嗎?如果說愛是不求回報的,那我做到了,可不求回報的愛能夠持續多久呢?我疑惑了。火熱的心是可以焐熱一塊冰冷的石頭,可是我們忘記了石頭的本性就是冰冷的,焐熱隻是一時的,早晚還得冰冷。因為這是規律,這是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是以,愛應該是兩顆火熱的心,同時湊到一起,這樣愛才會持續升溫放熱。真愛更像是一種化學反應,由内而外發光放熱;理性的愛就是實體應,隻有機械的、表面的、形式的變化,最後結局一定是塵歸塵、土歸土。

自問遇到的,應該隻是“實體反應”,是以會迷茫,會心累,甚至是内心無比的孤寂和荒蕪。一個人的愛很難持續,畢竟人心是肉長的,時間長了真的會累,得不到回應的愛會讓人痛苦、迷茫、沮喪。愛會成就一個人,也會毀掉一個人,不是危言聳聽,事實如此。兒女情長不重要嗎?太重要了。人生除了工作事業,剩下的也就是兒女情長家庭了,畢竟人類繁衍生息也是大事兒。

今天又翻看了一下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裡面丁元英和芮小丹有一段關于情愛的對話,很經典。原文:“丁元英: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該是什麼?芮小丹問:是什麼?丁元英答道: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就是這段對話引發了我關于“愛”的思考,也揭開了我心中關于愛的疑惑。

愛就應該是内心最真實的表現,沒有任何的算計,愛了就是愛了,愛就是願意為對方付出一切,不求回報。換句話說,當愛需要堅持、需要回報的時候,愛讓人感覺到壓力和心累的時候,說明愛已經開始變質了。當然,如果愛都不願意主動去付出一下,證明就不是真愛,我從未見過真心相愛的人,不願意為對方付出。倒是見過很多因為算計對方、想要從對方身上擷取一些東西而付出的人,這樣的人往往在算計落空的時候憤然離場,或者惱羞成怒,進而毀了他得不到的一切。這是比較極端的。

通過這樣一比較,結論是我真愛過,真心付出過,不求回報過,至于别人怎麼想,我不得而知也不想多做評說。同時,我也要坦然的承認我的愛可能正在發生變質,因為我有了痛苦、沮喪、迷茫和患得患失的感覺,也許愛就是如此卑微,這也是自己無能的一種表現吧!不是強者行為,以此為恥。

無論何時強大自己是關鍵,始終堅信愛是一種無聲的承諾和無言的責任。沒有遇到真愛的時候,要讓自己擁有愛的能力(踐行承諾和履行責任的能力);遇到了真愛,更加要努力強大自己,讓自己愛的人擁有足夠安全感和幸福感。我是一切的根源,在愛情的世界裡也一樣,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要敢于承認和珍惜自己的愛,敢于面對和放下自己的不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