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常做惡夢是一種疾病嗎?也說“夢的解析”,讀懂惡夢發出的信号

作者:文彙網
經常做惡夢是一種疾病嗎?也說“夢的解析”,讀懂惡夢發出的信号

門診中,常有患者因為失眠來就診,也有患者因為睡眠中經常做惡夢而就診。有些人會覺得詫異,經常做惡夢是一種疾病嗎?做惡夢也要看醫生?要說明的是,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惡夢是引起極度不安或驚恐不已的夢境體驗。惡夢的産生除了和心理背景有關,也可能提示不甚健康的軀體生理狀況。

“刺激”是夢的重要成因

做惡夢發生在睡眠中,睡眠是維持機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生理過程,其重要性僅次于呼吸和心跳。

人類的正常睡眠有兩個時相,即“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時相”,在NREM期,大部分神經細胞活動降低;“快速眼動睡眠(REM)時相”,在REM期,腦電活動與覺醒時相似。在正常人的一夜睡眠中,有4-6個NREM/REM周期。

夢是在睡眠中産生的,人在睡眠時,腦細胞進入休息狀态,但有些腦細胞沒有完全休息,微弱的刺激會引起它們的活動而引發夢境。做夢是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每個人每天的睡眠中都做夢,隻是有人記得清楚,有人記不清楚。研究發現,在快速眼動睡眠(REM)時相被喚醒的人,有80%正在做夢,在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時相被喚醒的人,僅有7%正在做夢。

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惡夢,是引起極度不安或驚恐不已的夢境體驗。夢境各種各樣,其形成因素極為複雜,普遍認為“刺激”是夢的重要成因。這些刺激包括:

①機體的外部刺激,如風吹樹葉的沙沙聲産生下雨的夢境;

②軀體的内部刺激,如口渴了,會夢到在找水喝;

③白天心理活動的繼續,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④過去的記憶重制在我們的夢中;

⑤潛意識的作用。

總體來說,夢境以軀體生理為基礎、以個人心理為背景,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惡夢的産生除了和心理背景有關外,也提示不甚健康的軀體生理狀況。因而做惡夢可以是生理異常或疾病引起的一種表現,如心率增快或減慢、腦缺血缺氧、腦局部病變、抑郁、焦慮等引起惡夢;也可以是一種疾病狀态,或提示某些疾病的發病傾向。

可預測某些神經系統退行病變

有些患者時常做惡夢,夢到被追趕等恐怖夢境,并伴有與夢境相關的喊叫、軀體和肢體活動,比如翻滾、拳打腳踢等,出現傷害性行為。這是一種睡眠障礙,出現在快速眼動睡眠(REM)時相,稱為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RBD)。

RBD是一種以不斷的特定夢境行為和多導睡眠圖(PSG)中能檢測到快速眼動睡眠(REM)時相張力失弛緩為特征的異态睡眠。特定的夢境行為是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RBD)的核心臨床特征,而多導睡眠圖(PSG)中檢測到快速眼動睡眠(REM)時相張力失弛緩則是診斷RBD必需的輔助檢查。

然而,也有PSG中能檢測到快速眼動睡眠(REM)時相張力失弛緩,但是沒有特定夢境行為的臨床表現,這種情況在服用抗抑郁藥物的病人中更加常見。

RBD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繼發性RBD見于帕金森病、路易小體癡呆、阿爾茲海默症、嗜睡發作以及惡性良性腫瘤、相關藥物(特别是抗抑郁藥)等。原發性RBD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預測某些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特别是帕金森病、路易小體癡呆以及多系統萎縮這一類具有帕金森樣症狀的疾病。

1996年,美國卡洛斯H博士及其團隊報道了在29例原發性RBD老年患者中,有38%在3.7±1.4年内被診斷為帕金森綜合征。這是RBD與帕金森綜合征關系研究的開端。此後,各國不斷有比較大規模的臨床研究,均證明了原發性RBD預示着疾病走向這類帕金森綜合征樣疾病。

帕金森綜合征的病理變化主要是腦組織中路易小體的産生。當路易小體侵犯到黑質、中腦及前腦的灰質核,就會導緻帕金森樣臨床表現。但當路易小體尚未侵及黑質及中腦和前腦的灰質核,隻局限在延髓或腦橋被蓋部時,不會引起帕金森樣臨床表現,但會引起RBD的發作。這也從病理上解釋了為什麼特發性RBD能作為帕金森樣疾病的預測名額。

然而一個有趣的臨床現象就是帕金森綜合征在RBD期間會得到一定改善,具體表現為活動更加靈活、有力、流暢,說話更加清晰明了。目前其機理尚未明确。

不管是由于RBD本身可能會對患者及其共眠者産生身體傷害,還是因其與帕金森綜合征的密切關系,RBD需要積極治療。除了分床睡、分室睡以及床邊增加護欄等外在保護措施,具有改善RBD臨床症狀的藥物主要是氯硝西泮和褪黑激素,但均不能中斷病情進展。此外,左旋多巴、普拉克索、多奈哌齊等藥物用于RBD有一些小規模臨床研究,但療效尚不确切。

RBD在中醫屬于“不寐”,中醫治療不寐在補虛瀉實、調整髒腑氣血陰陽的基礎上輔以安神定志。實證宜瀉其有餘,如疏肝解郁、降火滌痰、消導和中;虛證宜補其不足,如益氣養血、健脾、補肝、益腎。實證日久,氣血耗傷,亦可轉變為虛證,虛實夾雜者,治宜攻補兼施。安神定志的使用方法要結合臨床,分别選用養血安神、鎮靜安神、甯心安神等具體治法,并注意精神治療,以消除緊張焦慮、保持精神舒暢。

營造“舒睡”環境好入眠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減少惡夢的發生?

首先,保持心情舒暢,學會調節情緒,釋放壓力;同時注意勞逸結合,作息規律,不經常熬夜。

其次,減少外界環境因素導緻的惡夢發生,比如睡前避免情緒過于激動,避免看恐怖片,避免大量飲酒和咖啡濃茶;睡眠環境舒适,避免吵雜、有異味的睡眠環境,避免不良睡姿。

另外,減少可能的藥物相關影響,積極治療可能會導緻惡夢的原發病及病因。

如果經過身心調整,還是經常做惡夢,夢中有喊叫、軀體和肢體活動,建議到醫院就診,可以中西醫幹預減輕症狀,并明确是否需要進一步的診療。

作者:王宇 張雲雲(作者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内科醫生)

編輯:顧軍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