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杜俊鴻(右)緻力推進産教融合,打通職業教育和産業發展的最後一公裡,将曉光工匠學院打造成行業的“黃埔軍校”。

杜俊鴻,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湖南曉光汽車模具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副總經理,湖南曉光工匠教育教育訓練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曉光工匠學院院長。

“下一步,我們将以高端模具為基礎,以智能成型、智能裝備和工匠型人才培養為新方向……”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閉幕後的一段時間裡,杜俊鴻走進不同場合宣講大會精神,每每談及“省黨代會報告為制造業的發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時,她都會不自覺地語調升高、眼裡有光。

作為湖南曉光汽車模具有限公司的“12号”元老級員工,杜俊鴻見證了公司的快速發展,見證了湖南汽車産業鍊的逐漸強大,她對汽車制造業的熱愛溢于言表,對實施強省會戰略背景下的行業未來充滿期待。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跨界:“這是個全新領域值得挑戰,是以我就來了”

小西裝、高跟鞋,說話語速微快、條理清晰,杜俊鴻幹練的職場女性形象仿佛與生俱來。不過,曉光汽車模具其實是她職場生涯的第三站。

從大學畢業後擔任美術老師,到研究所學生畢業後當了報社記者,再到成為汽車制造業企業高管,杜俊鴻的事業軌迹跨度極大。不過在她自己看來,卻遠沒有那麼“令人感到意外”。

“這可能跟我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學習經曆有關。”杜俊鴻說,長沙是一片紅色熱土,學生時代接受的革命傳統教育教會自己,要把年輕人放在更大的格局中去思考。放大格局敢闖敢試,成為杜俊鴻性格中最鮮明的特質。

是以,2006年收到彼時剛剛成立的曉光汽車模具“加盟”邀約時,已經是一名記者的杜俊鴻沒有猶豫。“心裡沒底,但我感覺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是很值得挑戰的一個崗位,是以我就來了。”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進入公司後,杜俊鴻的工号是12。“那時候工廠區還是一片荒山,我接到的第一個任務便是招聘首批員工。”此時,杜俊鴻發現,湖南模具産業基礎薄弱,本土專業人才少,選才隻有兩條路,要麼高薪把人引回來,要麼自己培養。

在董事長的全力支援下,杜俊鴻選擇了後者,這條路更具挑戰性:因為自己培養起來的技術團隊更穩定,更有利于公司可持續發展。公司首批招聘了100多名員工,全部送到湖北一家國有汽車企業拜師學藝。

一邊是工廠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一邊是首批員工的全方位培養。兩年時間過去了,工廠建成投産,首批員工無縫對接走上生産線……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年輕的曉光起步非常順暢,得益于人才自主培養,也得益于湖南汽車産業快速發展的大環境。”杜俊鴻介紹,正如投資建廠前的預估一樣,投産後的曉光恰逢其時,遇到了全省汽車産業招商引資的“高光時刻”。

長豐獵豹、北汽、吉利、衆泰……汽車主機廠接連落戶長株潭,曉光模具順理成章成為他們的配套企業。正式投産于2008年的曉光,3年後銷售規模就突破了億元。

如今,經過10多年的培育,曉光已經是全國汽車模具骨幹企業,成為國内各大汽車集團的核心供應商,也是省内唯一能給所有主機廠既提供模具又提供零部件的本土配套合作夥伴。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熱愛:在教學相長中打造全新“工匠學院”

老師出身的杜俊鴻還是走回了教育這條路。

“模具屬于非标性制造業,對勞工的經驗要求很高,是以人才培養周期非常長。”杜俊鴻說,因為每個産品都不一樣,是以徒弟需要跟着師傅幹足夠長的時間、經曆足夠多的案例,才能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師傅級匠人。

這個時間往往長達5年,大大提升了企業人才培養及“被挖牆腳”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正因為如此,一些汽車模具行業的龍頭企業不免訴苦:“我們培養人才是在給别人做嫁衣。”

但杜俊鴻不這麼認為,那股子放大格局敢闖敢幹的勁兒又上來了,她說:“如果每個企業都願意做黃埔軍校,那最終受益的肯定還是企業,曉光為什麼不能打造行業的‘黃埔軍校’呢?”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彼時的曉光模具已經建立非常完整的汽車模具制造工序,也就是說在曉光工廠中的房間就能學到全部工藝流程。于是,杜俊鴻走遍了湖南各個市州的職業學校,表示願意免費成為他們的見習實習基地。這一想法也與職校需求不謀而合,很快,曉光與十幾所職校建立了合作關系。

但訂單培養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讓學生到工廠聽聽企業文化就完事了。杜俊鴻不禁提出更多的設想:有沒有可能優化教學大綱?有沒有可能開設選修課?有沒有可能讓曉光的老師傅指導學生畢業論文?

一切皆有可能。在杜俊鴻堅持不懈地推動下,這些可能都變成了“能”。

“正如我所說的,最終受益的還是企業。”杜俊鴻說,因為合作職校的學生畢業前就充分了解了曉光,曉光順理成章成為他們在湖南就業的首選,這成為曉光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不僅如此,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曉光的老師傅們組成了一支經驗豐富的講師隊伍,而他們的經驗也成為标準化的教材,并根據實際不斷更新。

至此,曉光工匠學院的成立也就水到渠成。模拟學習工廠中的房間、技能教育訓練場,如今的曉光工匠學院已經打造了89個系列的課程,與省内28所院校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關系,成為省級産教融合平台,每年為超過6000人次師生提供實訓。

此外,曉光工匠學院還是首批市級“十行狀元 百優工匠”工匠技能比武賽點,已承辦省、市、區及長、株、潭賽前集訓與技能比武12次,服務企業260餘家,服務專業技能人才超3000人次,輻射湖南裝備制造和整個汽車産業,真正成為行業的“黃埔軍校”。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夢想:為長沙汽車工業注入新動能

“看到汽車飛馳大家關注的都是汽車本身,殊不知模具才是生産一輛車的重要支撐。”跨界進入汽車模具制造行業15年,杜俊鴻對模具事業的熱愛與日俱增,但同時她也發現以模具為代表的基礎産業受重視的程度遠遠不夠。

日前,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一次分團讨論中,杜俊鴻說道:“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尤其是‘打造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需要重視強基工程。”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在杜俊鴻看來,模具正是工業的基礎。從産業體量來看2020年湖南省模具産值為34億元,這隻占全國的1%左右。“我們的基礎配套本地化率還不是很高,很多關鍵工序和零部件還受到制約,這是影響我們制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環節。”杜俊鴻介紹,曉光作為湖南模具行業會長機關,花了兩年多時間完成了湖南國際模具産業園規劃。

“模具本身是具有1∶100釋放力的産業,也就是說1個億元産值的模具可以帶動100個億元的主導産業釋放。”談及未來,杜俊鴻充滿信心和期待。她說,湖南國際模具産業園建起來後,将進一步夯實全省汽車産業基礎配套,強力拉動主導産業釋放,建構工藝裝備“雙循環”産業生态,為湖南優勢産業的持續發展築牢根基。

“産業鍊上下遊永遠是協同共生的關系,就像曉光模具投産之初趕上了湖南汽車工業集中發展的周期性機遇,反之曉光模具也為依托産業招商發揮了作用。”杜俊鴻透露,也許未來,曉光可以以完備的基礎配套能力和技能人才優勢,将寶馬或者奔馳這樣的主機廠引進到長沙來,為長沙汽車工業注入新動能,為湖南汽車工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長。

雨花經開區曉光模具:産教融合,以強大配套和人才優勢助力湖南汽車工業發展

強省會需要強基礎工程、強人才培育。杜俊鴻說,未來的曉光将在協助完成湖南國際模具産業園規劃的基礎上,承接湖南主導産業本地基礎配套需求,實作汽車産業鍊的強鍊、延鍊、補鍊,并着力建立起從前端科研、應用到落地轉化的良好人才生态,為強省會貢獻企業力量。

END

來源丨長沙晚報

責編丨黃靖康 編輯丨甯卉

值班副總編輯丨高興

值班總編輯丨熊其雨

-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