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劉禅

作為蜀漢政權的

掌權者

,從魏國開始對蜀漢發起進攻以來,就一直主張投降。但是在他投降被抓到魏國之後,司馬昭以及其他的文武大臣,卻都懷疑劉禅是不是真心投降還是他有卧薪嘗膽的心思。為了打消他們的疑慮,保住自己的小命。

劉禅用了很多小心思,比如他曾在自己魏國的

府邸

門前挂了三個大字。劉禅就是想用這

三個字

表明自己會安分、不生事。但是劉禅又不能直接寫出來,是以他把自己的心思倒着寫了出來。這讓魏國的大臣都陷入迷茫,但是司馬昭卻一眼就看了出來。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一、亡國阿鬥

中國

傳統文化

當中,有很多俗語都是和中國曆史事件有關或者和曆史人物有關。就比如說中國有句話,叫

扶不起的阿鬥

。形容一個人自甘堕落、不求上進,不管别人怎麼對他施以援手都沒用。而這個俗語的原型就是劉阿鬥也叫劉禅。

劉禅是劉備的兒子,對于漢室來說

身份尊貴

。但是因為那個時候東漢末年,三個政權陷入了亂鬥。是以作為劉備的兒子,劉禅也時常會處于危險當中。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其實作為漢室的太子,劉禅小的時候受到的教育肯定是不差的。他小的時候,諸葛亮就親自教導他學習文化知識而且他也會學一些騎馬射箭的本領。

劉禅16歲的時候,

劉備

就去世了。但是那個時候也還好,因為諸葛亮還在。劉禅雖然作為一個皇帝自己能力不太行,但是他身上有一點好,就是他很

聽話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劉備在的時候,就聽劉備的話。劉備去世了,就聽

諸葛亮

的話。但是長期以來,諸葛亮也是為蜀漢的發展

鞠躬盡瘁

、夙興夜寐。是以,在劉禅27歲的時候,諸葛亮也去世了。其實按常理來說,劉禅在皇位上已經浸淫了這麼長時間,就算離開諸葛亮,也應該能夠獨當一面。

但是劉禅卻做不到,諸葛亮死後五六年的時間内,蜀漢政權還相對來說比較穩固。因為諸葛亮在去世之前,也給劉禅留下了一些可以用的人以及一些

計策

。但是諸葛亮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有些問題,是諸葛亮預料不到的。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到了諸葛亮死後的第七年,蜀漢政權内部在朝堂上就開始劃分出了派别。沒過兩年之後,

魏國

就開始蠢蠢欲動向蜀漢

發兵

。魏國正式開始向蜀漢發兵到時候,劉禅還有一些可以用的将領,就比如說

姜維

但是劉禅自己,本來對于蜀漢和魏國之間的戰争,就沒有信心。他心裡就一直想着要投降,是以到後期他反而放任一些奸臣把姜維給逼走了。這樣一來總算沒有人攔着他了,劉禅最終順利地

投降

了。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姜維甚至在死之前,還試圖在掙紮一次。姜維讓劉禅先不要着急投降,等着自己找機會偷襲

魏軍

,複興蜀漢。但是劉禅卻等不及、早早投降了,導緻姜維的計劃也洩露了,最後姜維死在了魏軍手上。

二、樂不思蜀

蜀漢政權覆滅之後,劉禅就被抓到

洛陽

去了,也就是魏國的都城。那個時候,魏國的皇帝是魏元帝,但是實際權力掌握在司馬昭手中。那個時候,司馬昭雖然不是名義上的皇帝。但是他對魏國皇權的

野心

,還有對魏國實際權力的掌控人盡皆知。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其實劉禅到了

之後,魏國的皇室宗親包括文武百官也沒有對他完全放心。畢竟劉禅也曾經是天之驕子,是以魏國人都不相信劉禅可以毫無芥蒂的适應自己從一朝天子變成人質的這種

落差

是以魏國的皇帝還有一些大臣,就開始千方百計地試探

,看看劉禅是不是真心的想在魏國就這樣過一輩子還是說有其他想法。是以後來又出了另外一個典故,叫

樂不思蜀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魏國在宴請文武百官吃飯的時候,也請了劉禅,因為當時劉禅已經是魏國的安樂縣公。是以在席間,

司馬昭

就問他覺得在洛陽過得怎麼樣,想不想回蜀漢去。這個時候

立馬回答說,洛陽很好,宴席上的絲竹舞樂也很好,自己想一直生活在這裡。

三、保全自己

其實在樂不思蜀這個典故當中,劉禅的表現在有的人看來是因為他膽小。可是從另一個方面,也能展現出他很

機警

。劉禅自己也明白,司馬昭這樣問他其實是變相的在試探他。是以他用這樣的回答來打消了,司馬昭對他的懷疑,也讓自己能夠在洛陽生活的更

安全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一旦把這三個字倒過來讀,就立馬能明白劉禅想要隐居山林、

不問政事

的想法。是以在這之後,司馬昭也沒有再去找過他的麻煩,就那麼放任他

平平安安

又富富貴貴的在魏國過完了他的一生。

到了魏國之後,為了打消司馬昭等人對他的懷疑。劉禅還做了一件事情。劉禅被封了一個

安樂縣公

,是以他有自己的府邸。他自己寫了幾個字做成牌子,立在他的府邸門口。而這三個字分别是

中山寨

,可能在旁的人眼中看來,劉禅隻是給自己的府邸起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名字。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但其實像司馬昭這樣的有心之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劉禅在給他們釋放出自己安于現狀,不會再搞出什麼妖蛾子,請

放過他這樣的資訊。本來滿朝文武乍一看這三個字不明白是怎麼個意思,後來還是司馬昭提醒他們:倒着讀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四、總結

劉禅不是個好皇帝,他過于軟弱,在政事上,前期依賴他父親,後期依賴諸葛亮。後來沒人指導他之後,劉禅就隻會逃避和退縮。但是他在自保這件事情上确實很有一手。

不管是選擇像

投降也好,或者是在被抓到魏國之後,通過自己的所作所為來打消了

對他的疑慮也好。這些都展現了劉禅的警惕性以及他的生存技巧。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免死,手下不解,司馬昭:倒過來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