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2021年,我國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4%和3.8%,結束了連續3年的下降趨勢。”1月12日,在2021年汽車工業發展情況新聞釋出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介紹。

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圖檔來源:工信部)
王衛明介紹,2021年,為應對汽車晶片短缺、國内疫情散點爆發對産業鍊供應鍊的影響,工信部組建汽車半導體推廣應用工作組、保障汽車企業穩定生産工作專班,通過搭建供需對接平台等多種措施幫助企業穩定産業鍊供應鍊,并實施“容缺受理、先辦後補”等準入管理便企服務措施;動态跟蹤重點物料保障情況,建立央地協同機制推動解決關鍵零部件斷點問題。
如,針對江蘇揚州、浙江紹興等地疫情對整車企業生産的沖擊,協調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和有關企業,采取點對點運輸、封閉式員工管理等方式,在保障疫情防控效果的前提下,累計解決300多家零部件企業的物流運輸和複工複産問題。
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4%和3.8%,結束了連續3年的下降趨勢。
新能源汽車繼續發力。在政策舉措方面,包括部實施《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啟動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優化調整“雙積分”政策,啟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推動提升公共領域電動化水準。組建智能網聯汽車推進組,編制釋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管理規範》,開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加快推進整車資訊安全、軟體更新、資料記錄系統等标準的制定,加速産業化程序。
王衛明透露,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搭載組合輔助駕駛系統的乘用車新車市場占比達到20%。同時,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接近300瓦時/公斤、系統能量密度超過200瓦時/公斤,智能網聯汽車車載基礎計算平台實作裝車應用,人工智能晶片算力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王衛明還介紹了汽車行業的品牌建設和國際化發展等情況,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954.3萬輛,同比增長23.1%,市場佔有率達44.4%,同比提升6個百分點;汽車整車出口201.5萬輛,同比增長1倍,創曆史新高。
此外,在行業管理體系和産業發展環境方面,工信部印發《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的意見》,提出軟體更新、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等管理要求,強化汽車資料安全、網絡安全監管。形成企業準入條件保持情況飛行檢查、産品生産一緻性監督檢查、信訪舉報核查及信用資訊“大資料”監管有機結合的多元度的監督檢查體系。釋出2批特别公示企業名單,集中釋出列入特别公示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名錄。聯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大噸小标”、非法改裝專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