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作者┃未書淋漓 朗讀┃未書淋漓

編輯┃丄學号 主持┃梁山伯

知乎上曾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孩子成績落後,媽媽覺得要補。孩兒他爸卻說快樂童年最重要。該怎麼辦?”

争來吵去,站哪隊的都有。

但在這個問題裡,我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因素----孩子的選擇。

國中時期的一個女同學。

性格活潑,語言能力非常好,健談且思維活躍,知識輸出能力很強。學習文科類更得心應手。

自己偏向于哲學類、心理學、語言方面的學習。

可是他的父親認為理工類專業更利于高端就業,最好是科學研究,最差也要當個醫生……

放棄自己喜歡的學科,去學習其他學科,隻會增加學習的障礙。

因為她需要克制自己的興趣,并強迫自己去培養對其他學科的喜好。

這本是可以避免的内耗,需要無故消耗更多的能量。

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才是家長們的明智之舉。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01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

家長過分參與孩子的人生,硬生生擠掉孩子參與的位置,無奈地成了自己人生的旁觀者。

有時孩子為了打破安排,做出叛逆的舉動。

《以家人之名》中的齊明月,就是這樣。

齊明月,強勢老媽栽培出的“别人家的孩子”一枚。

成績優異,氣質甜美。

媽媽為她安排好了一切,輔導班、專業、職業發展、工作的城市、結婚的對象,甚至是吃什麼菜、穿什麼衣服、和誰做朋友……

齊媽媽把生活的重心和生命的全部放在培養女兒身上,殊不知自己的愛卻害了女兒。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齊明月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作出了選擇也會被媽媽否定掉。沒有自主權。

她一直在“被壓迫”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弦繃得太緊終會斷,她選擇逃課,借酒消愁,甚至在聯考時少填一張答題卡……

相反,被大多數人認為不幸的李尖尖卻是劇中女性角色裡活得最灑脫的。

自幼喪母,她是不幸的。

但她并沒有成為問題少女,不幸中的萬幸,她有一個願意“縱容”她的父親。

她被自己“随順”的父親治愈了童年,走上光鮮的人生軌道。

李尖尖學習成績倒數,開家長會爸爸被老師批評。

在其他家長都在苛責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李爸包容了女兒的不完美。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李尖尖喜歡畫畫,他允許女兒發展興趣。

當女兒木雕獲獎時,他在自家面館門口挂上條幅慶祝,吃面優惠……

愛德華曾說:

“家庭關系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剝奪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會讓他背負更多壓力。

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會有自己的想法,對孩子的選擇應該予以了解和鼓勵。

02

得不到父母尊重與認可的

孩子容易做出極端的選擇

教育家盧梭曾說:“要尊重孩子,不要急于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

父母一直否定孩子,逐漸會讓孩子喪失作出正确選擇的能力。

《新警察故事》裡關警司的兒子關祖(由吳彥祖飾演),糾集幾個富二代青年,模拟網絡遊戲設定真實場景,專殺警察。布局缜密,手段殘忍。

不謀财,隻謀警察的命,為什麼他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他的父親是進階警司,含着金湯匙出身的他,物質生活優渥,但從未受到過父親的尊重與認可。

對他非打即罵。

在父親的眼中,他是一個廢物。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而選擇用遊戲殺警察,給父親制造麻煩,是他對父親的反抗。

他更想證明自己的能力,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同。

影片最後,他站在天台上,被警察包圍着。

父親依舊咆哮着,咒罵着登場。

他徹底崩潰了,卸掉了槍裡的子彈,把槍頭對準父親。警察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開槍射擊了他……

面對父親,他哭得像個孩子。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死亡的結局,是他自己的選擇。也是對父親徹底地絕望。

此時,父親終于崩潰倒地心痛地喊了一聲:“兒子!”

他終于等來了父親的愛與關懷,隻不過,這代價太沉重。

關祖的悲劇,來源于父親一直以來對他的苛責與否定,長期壓抑的狀态讓他心理逐漸扭曲,漸漸地步入歧途,将自己逼上絕路。

想要培養孩子正确的三觀,是要讓孩子在溫暖平和的環境下成長,尊重孩子,适度地誇贊與認同,能夠培養起獨立自主的習慣和獨立思考的意識。

一個自幼不被父母尊重與信任的孩子,很難清楚地分辨愛。

也很難放松地去享受快樂,亦欠缺面對困難與變故的能力。

03

孩子的選擇

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

“我都是為了你好!”

“我是你媽,我還能害了你嗎?”

有多少父母,隻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對孩子的選擇各種看不上。以愛之名壓榨孩子們的熱情。

那位女同學的父親,在乎的并不是女兒自己喜歡做什麼,而是女兒将來從事什麼工作能讓父親更有面子。

《以家人之名》中的唐燦,她熱愛表演,頗有天賦,是人人羨慕的童星。

她不想做什麼明星,隻是單純地喜歡表演。從小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爸媽能過上好日子,實際上她确實也做到了。

有這樣一個美麗善良又孝順懂事的女兒,父母該是知足滿意的了吧?

媽媽卻隻想讓她多接廣告掙錢,但卻因為自己選擇失誤讓女兒錯失長遠發展的機會。

于是,她沒有成為媽媽的驕傲……

唐燦沒有放棄表演的夢想,在網上接單,為客戶扮演各種角色。

參加媽媽的生日會,她卻忐忑不安地入場,為媽媽準備了手串作為禮物。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剛準備給媽媽戴上,但卻因為廉價,媽媽覺得很丢面子,當衆拒絕了唐燦。

同樣因為自己的虛榮,媽媽還跟親戚們謊稱唐燦在一家博物館工作……

孩子并不是我們的“私有财産”,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有自己的使命要完成。

聽過這樣一句話:“孩子不是父母人生的續篇。”

他沒有義務去完成我們未完成的夢想,亦不是為我們争取榮耀的機器。

他隻是經由我們的身體提供的原材料造就了自己。他有自己要追求的夢想,有自己要愛的人,有自己要做的事。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恰當的關愛與呵護,适度地“放手”,給予他應有的尊重與信任,幫他鍛煉出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才是我們幫助他走好這一生的主要任務。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04

寫在最後

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我們該努力地尊重我們的孩子,進而營造出更加友好的談話氛圍。”

家長,要學會和孩子保持不近不遠的距離,不能因為我們的狹隘而限制了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成長需要空間。

孩子,因為有獨立的人格才有主見而果敢,因為有責任才懂得妥協,因為被尊重才會順應父母的好意。

孩子更願意為自己做出的選擇而付出努力。

相比于父母強加的選擇,更容易取得成功,獲得自信。

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父母的職責是引導孩子做選擇,而不是代替孩子做選擇。

如果将人生比作航海,孩子才是自己人生之舟的掌舵人。

想讓孩子從容過好這一生,家長要學會給孩子“放生”,你牽着,他就是風筝,該放手時就放手,他才能成長為雄鷹。

放過孩子,饒過自己。

作者:未書淋漓,一個簡單的人,信因果,不執著,随緣自在。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贊賞歸作者所有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作者 朗讀者┃未書淋漓

馮麗華,筆名:未書淋漓,漢族,河北人,大學學曆。資深職業經理人,會計師。曆經浮華,才懂得内心充實才是真富有。選擇中年轉行,做一個簡單的人,随緣自在。

樂讀書、善輸出;樂分享、結善緣。願以餘生,盡吾全力,宣揚美徳,傳遞正能量。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聽育兒:那些喜歡「喧賓奪主」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未書淋漓

點選

閱讀原文

進入丄學号微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