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意失荊州”:後世對關羽的美化,難以掩蓋他為人處世上的失誤

關羽是衆人熟知的著名三國人物,在經曆了一千七百餘年的發展與傳播後,他的形象已經超出了凡人的範疇,成了大衆頂禮膜拜的一個超級大咖。但是,無論關羽在後世中怎樣被傳頌,“大意失荊州”的過失,永遠都是他人生當中的痛點,同時,也是後世中争論的一個焦點。結合史料記載,對關羽失荊州事件,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大意失荊州”:後世對關羽的美化,難以掩蓋他為人處世上的失誤

關羽圍攻襄陽、樊城的意義;

東漢末年的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劉、孫三方勢力在赤壁經曆了一場大戰之後,荊州地區自此成了一處犬牙交錯、勢力複雜、力量集中的軍事重地。而在荊州地區占據主要地位的襄、樊二城,牢牢地掌控在曹操的手中,這對于孫、劉兩方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關于襄、樊的重要戰略地位,在清康熙年間的《讀史方輿紀要》中,有一句精妙的評價。該書稱,襄陽重鎮是天下的“腰膂”(意為:腰背或形容戰略要沖)所在,東南的勢力占據之後,可以以此為基進圖西北,而中原的勢力占據之後,也可以以此為基順利歸并東南。此外,在後面還有一句特别補充,占據荊州難以遏制襄陽,但是,占據襄陽的特殊位置,則不耽誤兼并江陵。

“大意失荊州”:後世對關羽的美化,難以掩蓋他為人處世上的失誤

此處的“江陵”,就是赤壁之戰後,周瑜率領東吳諸将與劉備、關羽等人合力與曹仁征戰了一年多才打下來的南郡重鎮。周瑜、孫瑜、魯肅、程普、關羽等當時的三國名将,都曾在此地重兵駐守。另據《南齊書》載,江陵與襄陽互為唇齒,如果沒有了襄陽城,江陵城受敵入侵時也就沒有了保障。

通過以上記載可以得知,“襄陽”與“江陵”都是荊州北部極其重要的軍事重鎮,而“襄陽”的戰略地位又要高于“江陵”。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整個漢末三國時期,魏、蜀、吳三方圍繞這兩處重鎮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征伐。

“大意失荊州”:後世對關羽的美化,難以掩蓋他為人處世上的失誤

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吳、蜀之間因為荊州問題爆發了一次沖突,吳将呂蒙趁勢收複了荊州三郡。此時,荊州的局勢對關羽非常不利,江陵後方空虛,從兩面臨敵變成了三面受敵的情況。是以,曹操在漢中戰敗之後,關羽于此時舉兵圍攻襄、樊,奪取荊州北部的門戶,結束三面臨敵的局面,這一戰略意圖是非常正确和有必要的。不過,關羽的決策雖然正确,但卻忽略了他在鎮戍荊州期間,人為造成最終敗比的必然因素。

關羽失荊州的必然因素;

關羽鎮戍荊州的主要任務隻有兩個:一、鎮戍現有的轄境;二、維護和鞏固孫、劉聯盟。這兩個任務在當時特殊的情況下,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關羽好大喜功、驕傲自負,不僅沒有維護好本就脆弱的孫、劉聯盟,反而使雙方的裂痕不斷增多和加深。除此之外,關羽在鎮戍荊州與圍攻襄樊期間也犯了許多忌諱,最終戰敗身亡,丢掉了荊州。這其中有幾個非常典型的要素:

首先,據《三國志·關羽傳》載,關羽在荊州時,孫權曾提出要與關羽結成兒女親家,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無論孫權當時出于什麼樣的目地和政策,關羽的做法都有些過于武斷和不妥,不僅沒有同意,還斥責了使節,這對于整個東吳來說,無疑是一種無視和挑釁。結果,本來可以委婉解決的外交事務,被處理成了雙方之間的一個心結,加深了孫、劉聯盟之間的裂痕。

“大意失荊州”:後世對關羽的美化,難以掩蓋他為人處世上的失誤

其次,關羽在圍攻襄樊期間,犯了輕敵的兵家大忌。據《三國志·呂蒙傳》載,關羽起初進兵襄樊的時候,對于東吳還是有很大戒心的,留下重兵屯守公安與江陵。呂蒙等人為了蒙蔽關羽,采用了陸遜的計策,假借生病為由回京師看病。對于這樣的情況,由于關羽曆來輕視東吳衆将,沒有絲毫戒備之心,聽到呂蒙回京看病的消息,竟然把留守的兵馬全都調往了前線。這是一種典型的輕敵冒進的行為,曆來為兵家大忌。

最後,據《資治通鑒》載,關羽水淹七軍,俘獲于禁及其兵馬後,江陵城中的糧食已經無法供給衆人食用。關羽未做任何溝通,擅自取派人搶了吳軍營中的軍糧,這給了孫權出兵的借口。另外,曹操接到孫權請命出兵的資訊後,采納了謀臣的建議,命曹仁等人隻守不攻,給孫權争取了“白衣渡江”的時機。而關羽得知吳軍偷襲的消息後,又舍不得眼前即将到手的襄、樊二城,猶豫不決延誤了回兵的時機。這些都是造成關羽丢失荊州的必然因素。

“大意失荊州”:後世對關羽的美化,難以掩蓋他為人處世上的失誤

關羽失荊州的人為因素;

據《三國志》與裴松之注引《吳錄》載,關羽在荊州鎮戍期間,對帳下的部将和士卒還不錯,但是,對于同僚卻持有完全相反的态度,傲視、打壓、排擠,與他們之間的關系鬧得非常僵。劉備進入益州時特意留下了幾個心腹協助治理和鎮戍荊州,其中有三位非常知名:

一、潘浚本就是荊州舊部,在劉表帳下時就是一位勤政的幹吏,不僅在荊州地區有名望,也非常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對于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官員,劉備和諸葛亮都對他非常器重,但在關羽面前卻始終擡不起頭來,被打壓和排擠。潘浚投降東吳之後,一直晉升到太常,足見此人的才幹非同一般。

二、麋芳是劉備的小舅子,這隻是一層親情關系。麋芳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身份,出身于揚州地區的首富家族“麋氏”。據《三國志》載,麋氏一族世代經商,到了麋芳這一代的時候,僅家中供養的門客就達到上萬人,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劉備數次落難,都是麋氏一族出錢出人幫助他東山再起。劉備留下麋芳在荊州還有一層用意,目的就是要借助麋氏的影響,使得荊州地區更加安穩。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也被關羽打壓得擡不起頭來。

“大意失荊州”:後世對關羽的美化,難以掩蓋他為人處世上的失誤

三、劉封是劉備在荊州期間收養的義子,也是當時劉備帳下的一員猛将。雖然劉封當時沒有駐守荊州,史料中也沒有明确記載,劉封與關羽之間有什麼不和睦的地方。但是,關羽在圍攻襄樊期間,曾數次派人聯絡劉封等人出兵相助,這說明劉封當時的防區離關羽不遠,還有就是劉封數次拒絕出兵。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關羽與劉封二人之間肯定也有一些非常激烈的沖突夾雜其中,否則,在關羽性命攸關之際,同為蜀漢的将領,不可能坐視不管。

綜上所述,“大意失荊州”隻不過是後人為了維護關羽的形象而進行的美化,關羽自身的性格缺陷、處事失當,才是其兵敗身亡,丢失荊州的根本原因。

參考書籍:《三國志》、《資治通鑒》、《讀史方輿紀要》、《南齊書·州郡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