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時大秦帝國明明擁有可以消滅匈奴的力量,為何還要修築長城?

大秦帝國隻是擁有能夠打敗匈奴的實力,而不是擁有可以消滅匈奴的力量,畢竟打敗和消滅的差别和難度不是一個等級的,尤其是對于匈奴這樣的遊牧民族來說,而秦始皇之是以選擇築長城以禦匈奴,一來是因為他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沒法在這上面耗費太多的精力和資源,二來也正是看出了,對于匈奴的難處和持久性。

當時大秦帝國明明擁有可以消滅匈奴的力量,為何還要修築長城?

匈奴的綜合國力和秦朝相比,也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别的對手,秦軍可以長久的消耗下去,即便死傷十幾萬人,也沒什麼大不了,很快就可以恢複元氣,但匈奴明顯沒有這個實力,如果他們這樣消耗下去,很容易把自己給拖垮,也正因為此,秦軍很快就擊退匈奴并奪取了河套平原。但是,當時匈奴實際上是戰略性撤退,他們的軍事主力并沒有任何損害,是以他們随時可以趁秦軍防備松懈時,對他們發動突襲。在這種背景下,秦軍必然需要修建長城來抵禦匈奴的騷擾。當然,長城的修建,對于秦國來說更在于防内。

當時大秦帝國明明擁有可以消滅匈奴的力量,為何還要修築長城?

秦始皇時期,新興遊牧民族才剛剛崛起,草原上一下子多出幾十個部落,各個都說要一統草原,但實際上誰自己幾斤幾兩誰不知道啊!這時候如果大部隊對遊牧民族進行驅逐殺戮,隻會适得其反,不但不會消滅多少,反而會促使匈奴早日統一。而漢武帝時期的匈奴,早已經被冒頓單于統一。分散的匈奴成為一個整體後,雖然實力大增,同時弱點也暴露出來了。中央王庭成為其軟肋,隻要漢軍攻其所必救,就會使匈奴主力不得不應戰,進而就可以達到全殲的效果。這點是秦始皇時期,所不具備的。

當時大秦帝國明明擁有可以消滅匈奴的力量,為何還要修築長城?

秦代統一六國時,所用兵種還是車、騎、步兵并用。統一六國之初,立即組織騎兵深入沙漠滅匈奴既無必要,也不符合當時形勢。更沒有做主動進攻殲滅匈奴的準備,依靠長城、駐軍、西北置縣移民和備用直道,可完全控制北疆形勢。這樣先築長城,繼之移民置縣占有,再行駐軍防守,備以千裡直道,已經是北方安秦邊境的完美防禦。這種形勢下,不會為百年後匈奴為患華夏而勞師動衆而去殲滅匈奴。

當時大秦帝國明明擁有可以消滅匈奴的力量,為何還要修築長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