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他是我國一大文豪,他在中國最為黑暗的時代中,他毅然決然棄醫從文,用他的筆寫下許多不俗的文章,特别是那些讓人鬥志昂揚的文章。

在文壇界上成功的魯迅,在面對家庭瑣事的事時,魯迅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原本和睦的家庭,在經曆種種猜忌和攀比中終究走向潰敗。

周家有兄弟三人: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在兄弟成家後的熱鬧家庭,随着弟弟與弟妹的不作為以及大肆揮霍金錢下,進而導緻周家三兄弟最後大打出手,在這個撕裂的家族:魯迅與周作人大打出手,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自盡。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周作人與羽太信子

1881年,魯迅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族中,祖父周介孚不光在翰林院任職、而且還做過江西金溪知縣,有了祖父這層身份的庇護,魯迅生活過得非常富足。

然而這種富足的生活,因祖父周介孚的科場行賄案而結束,祖父獲刑入獄8年,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父親在不久後因病去世,為此魯迅被迫成為“一家之長”。

在沒有大人的庇護下,魯迅一家的地位在整個大家族中逐漸低下,後來魯迅被迫在周家叔輩的威迫下,簽下了不平等财産分割協定。比起魯迅的其他兄弟,魯迅能獲得的家産最多。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魯迅小時候就在祖父周介孚的教育下,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為此對照當時的情況,打工隻是能解一時之需,唯有讀書才是最好的出路。

在1898年,魯迅開始他長達10多年的求學之路,在學成歸國後,魯迅有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随着他薪水的不斷上漲,魯迅久而久之變成了家中的經濟支柱。

魯迅怎麼也想不到,兄弟幾人的沖突卻竟然因為是他的财富,那時魯迅已經娶了朱安,朱安是一個典型無才便是德的女子,為此魯迅不得不将自己的薪水交給大弟妹——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的手中,讓她幫忙打理家中的一切事物。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出身貧苦家庭的羽太信子在面對這一大筆錢時,她的物欲再藏不住了,她沒有定力去合理地安排金錢的時候,她首先考慮的就是自己。

為此羽田信子請來十幾個傭人來幫她做家務,而為了能吃到家鄉食物,為此她不惜花重金從日本購買回來,而且每次出行都要坐轎,導緻家中入不敷出。

為此一向節儉的魯迅便說了羽太信子幾句,在面對魯迅的訓導,羽太信子也隻是表面應承魯迅,在看不見的地方進行繼續任性妄為,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雖然魯迅的說教隻是讓羽太信子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可沒想到的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羽太信子竟然向周作人吹起了耳邊風,這樣兩人的沖突便有了苗頭。

周建人與羽太芳子

雖然說兄弟二人有了初始的沖突,但是誰也沒有捅破那自然是相安無事的,而面對弟弟周建人一家的事,魯迅也是說多錯多,索性他不再插手弟弟的私人情感問題。

因為羽太信子生産要人照顧,便把在日本的妹妹羽太芳子叫來幫忙,那時十幾歲的羽太芳子和周建人暗生情愫,兩人在1914年2月底舉行婚禮,就這樣着周家兩兄弟娶了兩姐妹。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在兩個弟弟結婚後,魯迅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一大家人都搬到北京八道灣。還在紹興老家的時候,羽太芳子和周建人的感情還挺和睦,二人還生了四個孩子。

來到北京後沒有工作的周建人依靠着哥哥的救濟,為此羽太芳子感到不滿,就這樣周建人和羽太芳子生活有了争吵,這時兩人的感情初見端倪。

周作人為了幫助弟弟,他托人在上海給周建人找了一份工作。因為自家姐姐在八道灣,同時又不舍得八道灣的富裕生活,羽太芳子便借口留在家中,讓周建人獨自一人外出工作。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外出在上海的周建人認識了一位名叫王蘊如的一個女學生,兩人暗生情愫便走到了一起,後來兩人還生了三個女兒。

遠在北京的羽田芳子得知周建人已經另娶了她人,便找到姐姐尋求幫助,為此羽田信子找到了魯迅,希望他能出面處理這件事情,而魯迅明确表示拒絕插手弟弟的感情生活。

為此羽太信子對魯迅更加不滿,而她也知道周作人的性子,作為“妻管嚴”的周作人,在羽田信子的教唆下,曾多次與魯迅發生口角,嚴重時還大打出手,為此魯迅一氣之下便搬出了八道灣。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周豐三

周建人自從和王蘊如結婚後,幾乎定居在上海再也沒有回過北京,受到傷害的羽田芳子獨守空房,當父母感情不合時傷害最大的莫過于孩子。

周建人和羽太芳子生下小兒子周豐三。自打周豐三出生以來,就沒見過父親,與周豐三最為親近還屬周作人他的二伯,而年幼的周豐三對周作人滿是崇拜。

1937年日本拿下平津後,邀請周作人出來做官。周作人深知民族大義,毅然決然拒絕了日本人的邀請。但因為北京的大學南迀,周作人為此失去工作,他僅僅是靠着一點稿費來養活一大家子。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在後來發生了一場針對性的暗殺,周作人被人當胸一槍,因為周作人的銅紐扣才僥幸活下來,從閻王爺手中活過來的周作人,則認為是日本人訓示的,為了活命與養家,他隻好答應日本的要求出任官職。

周豐三在得知周作人已然投靠了日本人,他大受打擊,不僅如此在學校的周豐三也飽受同學們的語言傷害,周豐三被接二連三的事情弄得郁郁寡歡。

在周家兄弟母親魯瑞的八十大壽上,羽太芳子的二兒子周豐二持刀砍向周建人,羽太芳子也撕心裂肺地咒罵,而第一次見到父親的周豐三也出言責罵。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對此周建人重新考慮了他與羽太芳子的關系,從他的出發點來看,有個日本人老婆會受知識界鄙夷,周建人決定和羽田芳子和周作人斷絕親屬關系,而周豐三再一次受到打擊。

1936年魯迅離世,陷入悲痛中的周豐三變得異常安靜,其實這時候的周豐三已經有了抑郁症現象。在1941年,不堪重負的周豐三終于當衆人的面,拿過周作人警衛的配槍,扣動扳機結束自己的生命。

那時的周豐三才剛19 歲,一個正值青春的年紀,卻因為家族的争鬥而犧牲了自己。

撕裂的家族:魯迅和周作人拳腳相向,親侄在衆人前飲彈身亡

小結:

魯迅對中國的貢獻并不少,并且在文學界闖出一片天。魯迅在祖父和父親的離開上,他用自己的肩膀照顧起了兄弟姐妹的生活,他唯一忽略的就是與家人的溝通。

所有事情的成敗都因為溝通不到位,而魯迅對于周家可謂是盡心盡力,卻得來的是兄弟拳腳相向。而弟弟周建人也是和妻子羽太芳子的不溝通,間接導緻了兒子周豐三的離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