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戰争:司馬懿賭對方先死,而諸葛亮在賭這件事

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戰争:司馬懿賭對方先死,而諸葛亮在賭這件事

我們知道,一心為匡扶漢室,輔佐劉備及劉禅,諸葛亮的一生可以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形容。在公元234年的時候,諸葛亮發起了自己的第五次北伐,最終病死在五丈原中,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戰争:司馬懿賭對方先死,而諸葛亮在賭這件事

以諸葛亮的謀略,倘若不是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北伐成功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在前幾次的北伐中,諸葛亮大多是因為糧草不濟,最終無奈退兵的。這既無關謀略,也無關朝中後方支援問題。因而,在第四次北伐失敗以後,諸葛亮這個文臣卻發明了木牛流馬,在黃沙休兵務農,并且不斷訓練和招兵,謀劃第五次的北伐。

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戰争:司馬懿賭對方先死,而諸葛亮在賭這件事

在第五次北伐之前,諸葛亮就在糧草方面煞費苦心。在233年年末,他就早早地将軍用的糧草運輸到了漢中的前線,開始集結大軍。直到234年的二月份,在距離上一次北伐三年以後,他才認為“萬事俱備”,開始了他的最後一戰。諸葛亮率領着蜀軍,走過了斜谷道,出武功山,來到五丈原,并在此安營。當時,蜀軍蠢蠢欲動。

毫無疑問,在諸葛亮看來,糧草就是蜀軍的心腹大患。因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除了很早就囤積糧食以外,在渭水南岸也開始屯田務農。從這個角度來看,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是不缺糧食的。

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戰争:司馬懿賭對方先死,而諸葛亮在賭這件事

有一些史學家認為,司馬懿對付諸葛亮的辦法,其實就是看透蜀軍缺糧草這個問題。因而,在跟諸葛亮多次交戰中,司馬懿采取的都是閉門不迎戰的政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消耗蜀軍的戰鬥力,使其不戰而返,最後才出來“撿漏”。然而,在小編看來,與其說司馬懿是在賭蜀軍的糧草,不如說他是在賭諸葛亮先死。

在諸葛亮幾次的北伐之後,他的身體早就不堪重負。英雄惜英雄,司馬懿深刻明白,諸葛亮的年歲已大,如此操勞隻會讓他病情不斷惡化。是以,司馬懿笃定諸葛亮的壽命早就快完了,最終不是退兵,而是結束戰争,自己大獲全勝。

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戰争:司馬懿賭對方先死,而諸葛亮在賭這件事

即使是諸葛亮為了諷刺司馬懿不應戰,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給司馬懿,司馬懿也能面不改色,一笑而過。司馬懿壓住心中的怒火,笑着向來使緻謝,還向來使詢問諸葛亮的飲食、睡眠,表面裝作非常關心,實則是想知道,諸葛亮到底還能活多久?

而來使自以為丞相的身體狀況并非軍情,于是一五一十告訴了司馬懿,并說道:“諸葛公夙興夜,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食不至九升”。言下之意,是諸葛亮事必親躬,就連杖責士兵,隻要超過20棍以上的,都要親自來。司馬懿聽完以後,大呼:“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對于自己賭諸葛亮命不久矣,司馬懿更是胸有成竹。

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戰争:司馬懿賭對方先死,而諸葛亮在賭這件事

至于諸葛亮,明明知道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難道他不知道長此以往必将有損壽命嗎?事實上,諸葛亮之是以如此堅定不撤兵,也是在賭一件事情,那就是來自東吳的消息。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之前,他就派了使者去和東吳協商,希望東吳能跟蜀國前後夾擊。對于蜀國和東吳來說,除掉魏國,占領肥沃的中原地區,應該是一緻的目标。

行軍大戰,最忌諱的就是兩頭作戰,而諸葛亮主張兩個國家前後夾擊,不得不說是非常絕妙的計謀。是以,等到東吳那邊的消息,倘若有突破性的進展,那對他擊敗司馬懿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戰争:司馬懿賭對方先死,而諸葛亮在賭這件事

然而,孫權并不認為諸葛亮是誠心抗曹,因而即使諸葛亮派了來使也沒有出兵。直到聽聞諸葛亮出兵讨伐,吸引了曹魏的主力部隊,才開始打配合。也就是說,孫權出兵隻是礙于聯盟的要求,象征性地出兵。自然,諸葛亮在五丈原是等不到什麼好消息了。

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戰争:司馬懿賭對方先死,而諸葛亮在賭這件事

最後,司馬懿賭諸葛亮先死,諸葛亮賭東吳配合出兵夾擊,曆史已經告訴我們,誰赢得了最後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