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一生育有十三個女兒,三個兒子,那為何将皇位傳給了自己的侄子呢?我們先從他父親宋真宗說起。
公元1003年,宋真宗趙恒的兒子趙祐早夭,這事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恐慌,因為宋真宗沒有别的兒子了,這皇位得有人繼承啊!于是他的侄子,也就是八歲的趙允讓被當作備胎接到了宮中。但宋真宗一直沒放棄生兒子。

公元1010年,趙允讓結束了他7年的“備胎”生涯,被送了回去。因為李氏給宋真宗生了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宋仁宗趙祯。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二十二年好似一個輪回,公元1035年,已二十六歲的宋仁宗膝下無子,二十六歲在古代算是比較大的一個年紀了,反觀當年的“備胎”趙允讓是“碩果累累”,他此時已有十幾個兒子(這還不是最終資料,後來還生了幾個,一生總共二十二個兒子)。宋仁宗便效仿自己的父親,從趙允讓衆子中挑來三歲的趙曙進宮撫養。宋仁宗當然跟他爹一樣也沒閑着,他也要努力生個男孩。
公元1037年,宋仁宗的長子趙昉出生,還沒等宋仁宗咧開嘴笑呢,趙昉就又離開人世了。公元1039年,次子趙昕出生,宋仁宗趕緊把“備胎”趙曙送了回去。趙允讓、趙曙父子倆的人生真的會如出一轍嗎?
公元1041年,宋仁宗的第三子趙曦也出生,這麼看來,趙曙回宮的機會不大了。可到了公元1043年,事情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同一年内,命運捉弄,趙仁宗僅剩的倆兒子都早夭了。
公元1056年正月,正上朝時,宋仁宗的身體突然像是被什麼附體了,開始瘋狂流口水,還無節奏的手舞足蹈,這樣子吓到了底下的大臣。同一日 ,有使者去見宋仁宗,宋仁宗亦是胡言亂語。使者的腦袋裡一堆“問号”?為了瞞過使者,宰相文彥博隻好謊稱說,皇上這是飲酒過度所緻。
接下來的幾天,宋仁宗的情況不見好轉,反而愈來愈嚴重,在他昏迷之際,竟還臆測着曹皇後“謀反”的事,大喊說:“曹皇後跟張茂則謀逆”等荒謬之語。皇上卧病不起,朝中大小事便交由宰相處理。在大家都快陷入絕望時,同年二月,宋仁宗慢慢好轉,能自己處理政事了。
公元1062年,也就是宋仁宗去世的前一年,宋仁宗雖一直有個生兒子的夢,但是已經五十三歲的他是有心無力了,無奈的他再次将趙曙接入宮中,趙曙也算是沒能走父親的老路,待第二年宋仁宗逝世後,他接替了皇位。
要是趙曙走了趙允讓老路,那這父子倆也實在太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