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朝國土面積不大,為什麼能養活1億人口?

宋朝常常被我們一些人形容為“弱宋”,其實宋朝并不能說很弱。要知道,宋朝是世界曆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在古代人口是個非常重要的資源,那是作為一個“帝國”的重要标準之一。從這方面來看,說宋朝是“弱宋”并不十分公平。

宋朝國土面積不大,為什麼能養活1億人口?

據史料顯示,在宋徽宗時期,宋朝全國戶數達到了2088萬多戶,總人口約為1.2億!而當時全世界人口才4億多一點。宋朝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比現在中國所占比例還高。

宋朝疆域是中國曆代王朝最小的,如果把北宋納入現在中國版圖來看,也隻能算是偏安一隅的王朝。是以,宋朝憑什麼能養活1億人口呢?

這完全是水稻的功勞,而是一種進口的水稻——占城稻,從越南占城引進的。

宋朝國土面積不大,為什麼能養活1億人口?

根據《宋史》的記載,宋真宗時期,江、淮、兩浙隻要一發生旱災,全國就水稻告急。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宋真宗下令,尋找一種對水田不那麼依賴的稻種。後來還真被找到了,福建的官員在越南占城找到了一種高産、早熟、耐旱的稻種,即占城稻。

宋朝國土面積不大,為什麼能養活1億人口?

這種占城稻到底有多牛呢,根據《嶺外代答.惰農》的記載:“旱不求水,澇不疏決,既無糞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占城稻是旱澇都不怕,不需要怎麼施肥也不需要怎麼去大理,總之十分好養活,可以降低靠天吃飯的風險。

但其實,占城稻并不是在宋真宗時期才引入中國的,早在唐末五代時期,占城稻已認證民間管道在福建等地種植,隻是由于沒有官方的推廣,沒有被人們所注意罷了。

宋朝國土面積不大,為什麼能養活1億人口?

自從占城稻引入後,不僅在江、淮、兩浙可以種植,還在南方丘陵地區和北方旱地皆能種植,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率,提高了全國糧食産量,解決吃飯問題。

吃飯問題解決了,自然人口就增加了,到宋徽宗時人口突破1億就不足為怪了。後來南宋地盤更小,卻還能養活如此龐大的人口,并長期對抗北方民族,可以說占城稻是功不可沒的!

如果覺得還不錯歡迎關注X調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