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的最好廣告媒介其實是使用者本身?

如果說2009年的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的模樣,那2005年釋出的iPod shuffle可以說4年前就“提前改變了世界”,甚至今時今日,我們依舊能在網際網路上看到這款誕生于16年前的播放器以時尚單品的方式出現在大家視野裡。前段時間在TikTok上,就有使用者把這款紅極一時的播放器當作發夾,并在描述中寫到“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嗎?”

當然了,大家一眼都能看出Tice并非那種把軟碟稱之為“儲存按鈕”的小白,在采訪中,Tice也表示這個iPod其實就是她自己的,其中的歌單甚至能追溯到自己中學時代。之是以拍這個視訊,一方面是為了分享陪伴自己多年的播放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緬懷一下過去屬于iPod shuffle的美好時光。

蘋果的最好廣告媒介其實是使用者本身?

無獨有偶,在今年重拾舊愛使用iPod shuffle的并不隻有Tice一人:在2020年初,C羅在賽前也被媒體拍到正在使用一款藍色的iPod shuffle。不過不同于Tice,C羅的做法顯然要複古許多:他不僅把iPod如同蘋果所示範的那樣夾在領帶上,甚至還複古地配上了有線耳機,從照片看仿佛回到了2010年。

不過話又說回來,蘋果的産品是如何保持這麼長久的生命力的呢?這裡指的生命力并不是說硬體性能方面的生命力,隻要電池不壞,iPod這種結構簡單的電子裝置完全可以一直用下去。我想說的是,為什麼時隔多年後,蘋果産品依舊能停留在使用者的記憶中?

又一次,改變世界

一款産品想被使用者“銘記”,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讨論:硬體和廣告。我們先來看看硬體的角度。要知道并不是所有蘋果的都能在硬體發展史上“名留青史”,即使是蘋果,在45年的發展史中推出過不少“轉瞬即逝”的産品,比如iPhone和iPad的前身——Apple Newton。由于找不準産品定位,這款産品在上市不久後就草草停産。

但就随身播放器的發展史來說,iPod shuffle絕對是一個标志性的存在。我們先看看iPod shuffle釋出之前的播放器長什麼樣:

蘋果的最好廣告媒介其實是使用者本身?

而第二代iPod shuffle長這樣:

蘋果的最好廣告媒介其實是使用者本身?

其實從産品的角度來看,iPod shuffle對播放器大刀闊斧地删改在面世初期确實引起了一部分使用者的反感。沒有螢幕意味着你隻能通過聽來判斷正在播放的是什麼歌曲,選歌的時候也按照順序一首首往下試。但正如蘋果後續推出的産品那樣,蘋果用iPod shuffle重新“定義”了聽音樂這個操作:

使用者不再需要絞盡腦汁選擇從什麼歌曲開始。正如iPod shuffle的名字那樣使用者隻要解鎖,推到随機(shuffle)檔,按下播放鍵就能享受自己喜歡的音樂。再配合iTunes記錄播放次數的功能,使用者可以輕松篩選出自己真正喜歡的歌曲。

蘋果的最好廣告媒介其實是使用者本身?

事實證明,蘋果賭對了。iPod shuffle這種做減法的産品獲得了廣大消費者和友商的認可。市面上也出現了大量采用iPod shuffle設計的第三方播放器産品。iPod shuffle就像現在的AirPods那樣,成為了當時的時尚符号。

沒錯,把産品做成時尚符号并不是AirPods的首創。早在10年前,蘋果就已經用iPod shuffle驗證了這個路線的可行性。而把産品打造成時尚符号的營銷方式,也正是iPod shuffle能一路發光發熱至今的原因。

使用者就是最好的廣告

不同于大多數播放器産品,蘋果并未就播放器的性能做太多的表述,畢竟Hi-Fi也不是蘋果的專長。當時的蘋果除了宣傳iPod shuffle的便攜、續航和容量外,蘋果将大多數精力都放到了iPod shuffle的外觀和使用場景上。用現代的話來講,蘋果宣傳的不是iPod shuffle的硬體,而是使用iPod shuffle的一種“生活方式”。

蘋果的最好廣告媒介其實是使用者本身?

在iPod系列産品的電視廣告中,蘋果對iPod的音質隻字不提,反倒用高對比度的剪影動作展示使用者佩戴iPod跳舞的畫面,将iPod從産品上升到标簽,讓使用者想象自己用上iPod之後的場景,進而在使用者腦海中建構對于iPod shuffle輕便、時尚、潮流的标簽。讓使用iPod的使用者成為産品最好的廣告。

同樣的營銷方式在AirPods上也有所展現,iPod shuffle和AirPods同為可穿戴裝置,而蘋果也沒有在兩者的“外側”設定蘋果的logo,反而是用産品來強調品牌,用明星使用者來為自己的産品引流。就像大家看到白色真無線耳機就會想到AirPods,看到平闆電腦就稱之為iPad一樣,無論明星網紅用的是正版iPod shuffle還是“山寨版”,大家都會将其稱之為iPod,并将熱度導向蘋果身上。

蘋果的最好廣告媒介其實是使用者本身?

這種“産品就是廣告”對蘋果的影響持續至今,簡潔的鋁制筆記本外殼,iPhone正面的劉海,方形的智能手表和小巧的真無線耳機都是最直覺的例子。即使使用者看不到産品上的logo,這些産品和正在使用這些産品的使用者依舊是蘋果最成功的廣告。

不可否認的是,随着科技的發展和産品的更替,這些紅極一時的科技數位産品最終也會像3.5寸軟碟一樣成為科技發展史上的“遺迹”,這樣的命運無論iPod shuffle、AirPods還是iPhone都逃不掉。

但從數位産品的發展程序來說,這些産品雖然已經離開了人們的目光,但卻從未離開,這些産品的設計理念也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在未來的産品中得以展現。蘋果電腦開機時的“Pong”提示聲,Apple Music音樂庫圖表中堆疊的唱片封面,從iPod nano 6到Apple Watch,從“小白耳機”到AirPods,這些都是時代的精神傳承。

蘋果的最好廣告媒介其實是使用者本身?

而在産品更替的同時唯一保持不變的,應該就是那些使用這些工具為世界創造價值的使用者們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