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清有那麼多國術大師,為啥卻沒殺幾個鬼子?金庸曾點出過答案

說到國術兩字,很多國人都感覺熱血澎湃,這被很多人認為是國粹之一,太遠的我們無從知曉,但是晚清民國時期還是有很多大師的,也有過不少實戰記錄,在擂台之上狂揍外國高手。

但是有一個現象非常奇怪,為什麼在外國人對中國的屢次侵略中,卻沒見到有哪個國術大師站出來?難道這些人就都是花架子?

晚清有那麼多國術大師,為啥卻沒殺幾個鬼子?金庸曾點出過答案

其實這麼說也不對,畢竟當年很多軍閥都有聘請大師為保镖或是國術教練,最出名的就是馮玉祥将軍。這些軍閥也不傻,亂世之中最講究實用,如果有些江湖騙子想用些花拳繡腿糊弄,恐怕立馬就被拖出去斃了。

而且那時候練武還是很看重實戰能力的,大多數都是師承,然後苦練,有些門派一招就要練一輩子,練習槍術一天都要猛紮幾百下,幾年後才開始學習下一技。

下了這番苦功夫,那自然能打得過普通人,畢竟肌肉都不在一個層次上了。

晚清有那麼多國術大師,為啥卻沒殺幾個鬼子?金庸曾點出過答案

蔡龍雲15歲打敗"黑獅"魯塞爾

那個時候雖然也有招搖撞騙的混子,但畢竟也有真正的大師,為什麼卻沒人站出來痛宰侵略者呢?

其實從八國聯軍侵華時一些大師的表現就能找到答案。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衆多大師都選擇了逃難,比如形意拳大師李存義就帶着弟子跑到了山西,隻有八卦掌大師程廷華留在了京城。

程廷華後來與入侵的德國人發生了沖突,被亂槍打死。程廷華當年可是響當當一号人物,很多人聽聞他的名聲而去挑戰,盡皆被程打敗。

在很多人心中程廷華也是當時京城的第一高手,街頭巷尾傳言他的遊身八卦掌行雲流水,刀砍不到,水潑不進,最終卻被洋鬼子亂槍打死,在國人心裡造成的失落可想而知。

“程之八卦,武林聲名籍甚,凡言八卦掌,幾無不知眼鏡程也。”

晚清有那麼多國術大師,為啥卻沒殺幾個鬼子?金庸曾點出過答案

程廷華

就像那句話說的,武功再高,也怕菜刀。這話說得非常對,菜刀尚且如此,更何況子彈了。

在抗日戰争時期,南北大俠杜心五居于北京,親眼見到日本人開着坦克碾壓三個無辜的孩童,他雖然憤怒卻沒有出手,因為知道自己再強也不可能敵得過坦克。回去後寫下了“祖國沉淪堪痛哭,同胞應起拯危亡”以激勵國人。

杜心五可是名家,曾擔任過孫中山先生的保镖,絕對的有真材實料,但是在槍炮面前,能做的也隻有“痛哭”,可見那些愛國的國術高手心中的無奈。

晚清有那麼多國術大師,為啥卻沒殺幾個鬼子?金庸曾點出過答案

杜心五

而日本人這邊,早早就在為戰争做準備,他們拼刺刀的方法更是講究實戰殺人,并且日本人極為殘忍,在占領區經常用當地百姓、俘虜來做活試刺,他們的兇殘程度可見一斑。

日本士兵拼刺刀的能力在世界上都算得上前列,二戰時期日本人為啥愛跟我們拼刺刀?因為近身作戰對人的沖擊力是最大的,日本軍官通過與中國的作戰發現,如果是炮火遠處攻擊,中國人能堅守陣地很久,但是一旦短兵相接,那中國人會潰逃得非常快。

畢竟身邊全是哀嚎、慘叫,眼前一片血腥,一般人都是難以承受的,這點上日本人就有些變态,早早拿活人做過試驗,心裡的抗壓能力就強多了。

一個不願殺人的高手面對死纏爛打又兇狠的敵人,勝負也實在難料。

晚清有那麼多國術大師,為啥卻沒殺幾個鬼子?金庸曾點出過答案

最後街頭打架跟集團作戰那是完全不同的,其實金庸大師在小說中就提過這麼一句。

蕭峰夠強了吧?在天龍裡基本上也沒遇到過敵手,但是在幫耶律洪基平定重元之亂時,目睹了戰場之上的慘狀,也忍不住感慨:

“一個人任你武功天下無敵,到了這千萬馬之中,卻也全無用處,最多也不過自保性命而已。”

國術大師再強也不至于強過蕭峰吧?何況這還是熱兵器時代了。

“這等大軍交戰,武林中的群毆比武與之相較,那是不可同日語了。”

金老看得還挺透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