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臨死前除掉一人,幫助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而讓自己遺臭萬年

《春秋》有言:“一字之褒,寵逾華衮之贈”,《孟子》有語:“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這便是雍正皇帝讓有感而發的一聯。那是一個輝煌偉大的時代,也是一個漫天流言的時代,他無愧于天地、無愧于百姓,也相信後世定有懂他心意之人,為他的清白與公道争辯争辯。

說到近代中國史上的鼎盛時期,“康乾盛世”可謂耳熟能詳,“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便是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三代帝皇共執政一百三十四年間,造就了封建體制的極緻,可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俯仰之間,前有康熙,後有乾隆,而雍正盛年暴卒,留下一個個懸而未決的謎團。

雍正臨死前除掉一人,幫助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而讓自己遺臭萬年

盡管在位期間“謗滿天下”,但若沒有雍正王朝,也就沒有乾隆盛世,正是雍正将這盛世傳給四子弘曆,才間接成就了清王朝最後的盛世之局。早在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就已經開始流傳盛世之說。清朝臣民口口相傳“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盛世”之意普遍形成是在乾隆時期。

但雍正皇帝鮮少與這盛世之名同時提及,無論如何,雍正作為清朝盛世的三位主人公之一,确實用自己的鐵腕做出一番成績。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個兒子,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出生,其生性淳貞,在諸位兄弟中一直默默無聞,雖不算出類拔錯但也不差于人。康熙末年,朝中推崇“仁政”,各位皇子争相拉攏高官以助自己一臂之力。

最終,雍正成為這場皇位之争的赢家。雍正皇帝公元1723年至公元1735年在位,12年間,每日隻休息4個小時,每年隻在自己生辰之日休息一天。全身心撲在朝廷政務之上,為天下不惜得罪所有人,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将康熙晚年間積弊的亂局扭轉。後世圍繞雍正繼位、暴死等事說法甚多,弑父說,繼位說……撲朔迷離。

關于其為四子弘曆登基而賜死三子的事也讓人們疑議頗多,并作為皇室茶餘飯後的閑談,而被雍正賜死的三兒子弘時,幼時竟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選,其中緣由為何?“為兄一生行事頗為不羁,年少無知,性情十分放縱”,這是《清史》中,乾隆登基之後對三哥弘時的描述。

雍正臨死前除掉一人,幫助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而讓自己遺臭萬年

如弘時為人處事十分桀骜不羁,他的母親出生高貴,又在皇子中年齡最大,是以目無章法。按照皇室嫡長子繼位的傳統來說,他遲早會被冊立為太子,但其竟在雍正在位之時就表現出篡位之意,因而并不受父親待見。盡管弘時知道自己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卻還是擔心太子之位落入他人之手,處處排擠弘曆,所做之事悉數傳到雍正那裡。

由于雍正早年間也經曆過皇子奪權此類事情,十分不喜歡皇子之間的争鬥,故而對弘時的厭惡又多出幾分。公元1723年,雍正不顧嫡長子繼位的傳統将弘曆立為太子。彼時弘曆年僅9歲,雍正執意将他立儲,全然不顧弘曆的輩分資質。雍正并未公開将弘曆立為太子一事,是以甚少有人知曉此事,但三阿哥弘時從父親的種種表現中看出父親對四弟的重視。

雍正臨死前除掉一人,幫助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而讓自己遺臭萬年

此後,又有一事讓弘時看出父親的态度,便是在先帝忌日那天,派弘曆代自己去祭拜皇祖父。弘時看出父親對弟弟的重視與期望,可是仍舊無法無天,終于在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鑄成大錯。雍正将其禁足于王府,毅然決然将其的名字從宗譜中除去。曆經此番重創,弘時心思衰退,一場重病之後,年僅24歲便久别人世。

關于弘時去世一事,民間另有說法,弘時并非身患不治之症,而是被其父雍正賜死的。弘時究竟是生病而死還是被雍正處死已無從考證。值得說道的是,為淡化弘時之事的影響,後世的皇帝派專人修改清朝史籍。雖然如此,後世之人依然對此說法頗多,雍正皇帝背負着殺子的罵名,将皇位交給小兒子。

雍正臨死前除掉一人,幫助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而讓自己遺臭萬年

許是弘時過于跋扈實在不配皇帝之位,許是早就看中弘曆的秉性天賦,将皇位交由他更為穩妥放心,曆史無法重制。然充滿争議,但事實證明在乾隆穩穩做了60年皇帝,将清朝盛世延續下去。隻不過令人唏噓的是雍正兢兢業業12年,在臨終之時又多添了許多口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