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祖宗的識人絕學: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作為,就看這五個方面

人這一輩子,比别人努力點,比别人堅持點,過得都不算差,但僅憑這些就想成功也遠遠不夠。有些人并非不夠努力,也并不是有人針對,可就是一輩子碌碌無為。而有的人,沒有别人努力,甚至都沒有努力,卻能夠做成一番事業,這是為何?

唯一的答案就是自身能力的問題,有能力的人怎麼都能成事,沒能力的人機遇擺在眼前都把握不住,注定碌碌無為。

人生中,除了自己具備成事的能力,擁有能力出衆的朋友攜手同行,互相幫助,更能讓自己的人生順風順水。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判斷自身和别人是否有所作為,不妨來學學三國時期思想家和政治家劉邵在其編寫的《人物志》一書中提出的識鑒人才的五個方法:

觀其愛敬,以知通塞;觀其所短,以知所長;觀其志質,以知其名;觀其情機,以辨恕惑;觀其聰明,以知所達。

學會老祖宗的識人絕學,看人看這五個方面,你就能對他了然于心。

01

看他敬愛什麼

老祖宗的識人絕學: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作為,就看這五個方面

方法一:“觀其愛敬,以知通塞。”這句話的意思是,觀察一個人喜歡什麼,敬重什麼,就能判斷出這個人未來的道路是否暢通無阻。

一個人再會僞裝,在他的興趣愛好和敬重的事情方面都會露出馬腳。比如某個人雖然嘴上總說着大格局、高眼界,現實中卻總是喜歡占人便宜——

路上買個東西都要跟人讨價還價半天,敬重的也隻是一些商場的生意人,那就表明他本身是一個心胸狹隘,缺乏眼界的人。

這種人嘴上說着格局或眼界,其實内心反而小氣,常常因為一點小事記仇,生活中往往因小失大,難成大事。

而如果一個人生活中喜歡看書,思考,喜歡踏踏實實幹活,從不賣弄,平時敬重的也是一些為人誠懇,善良之人。那說明這個人善于學習,為人處世比較坦誠,也比較能夠體諒别人,這種人往往能夠成事。

02

看他的短闆

老祖宗的識人絕學: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作為,就看這五個方面

方法二:“觀其所短,以知所長。”這句話的意思是,觀察一個人的短闆,就能從中知道他的長處。

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看起來是截然相反的事物,但其實不然,二者之間是有必然聯系的,或者說,一個人正是因為他的長處,導緻他有某種缺點,反之亦然。

打個比方,一個剛直不阿、鐵面無私的人,那麼他往往不通人情,不會因為親朋好友的求情就幫他們做事。

這種人看似不講情面,實則做事非常有原則,跟他合作不用擔心他會在背後陰你,占你便宜。是以他們往往能夠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能夠成就一番作為。

而如果一個人在人際場上非常世故圓滑,“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好像在哪都吃得開,那這種人其實往往以利益為重,會因為利益接近你,也會因為利益背叛你,對其能利用則利用,不然還是遠離為妙,不能與之交心。

03

看他的志向品質

老祖宗的識人絕學: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作為,就看這五個方面

方法三:“觀其志質,以知其名。”大意是:觀察一個人的志向和品質,就能知道這個人是否名實相符。

比如說,有個人看起來非常熱心,做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好事,是個人人尊重誇贊的大好人。但通過細微觀察,你卻發現他生活中并沒什麼志向,不講衛生喜歡亂扔垃圾,随地吐痰,說話粗魯不講文明禮貌,那麼就要小心了,他的好可能是裝出來的。

有人或許會說,這些小毛病人人都會有,沒有志向的人也很多,這證明不了什麼。但是古人告訴我們,細節決定成敗,好人并不好當,需要的是克己的功夫。一個人沒有遠大的志向又怎麼能限制自己的言行?

老祖宗的識人絕學: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作為,就看這五個方面

這種人隻能做做小的善事,沒有什麼大局觀,遇到損傷到自己利益的事還是會以自我為重。而且,一個人如果連亂扔垃圾、随地吐痰、語言粗魯這些小毛病都克制不了,怎麼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當好人?

是以說,生活中尋求合作夥伴一定要找志向遠大的,畢竟懷有大志的人更加堅強和理性,更能限制自己的言行和欲望,這些都是成功者的标配。

04

看他的情緒動機

老祖宗的識人絕學: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作為,就看這五個方面

方法四:“觀其情機,以辨恕惑。”這句話的意思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和動機,就能知道他為人是否寬恕,會不會容易困惑。

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是一個人行為的原形,而行為又是動機的表現。”一個人如果每天總是想着眼前一點蠅頭小利,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那麼這個人注定不能做大事。

三國時期,陳登聲名遠揚,很多下屬都要求劉備去拜訪他。而劉備卻搖頭拒絕,見屬下不解,他解釋道:“陳登雖然有點名聲,但亂世之中卻隻知到處求購土地房舍,不是能夠成事的人。”

老祖宗的識人絕學: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作為,就看這五個方面

這就是著名的“求田問舍”的典故。說明了隻知道謀求個人私利的人,沒有遠大的志向這一真理。

生活中,我們多觀察一下身邊之人做事的動力,還有控制脾氣的能力,如果發現他喜怒無常,總是圍着竈頭轉,隻想吃鍋巴,那麼這種人做不了大事,境界不高,成不了大器。

而那些敢于圍着困難轉,不輕易向人展示自己情緒,為人處世顯有偉大的風範的人,才能做成偉大的事業,這種人才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結交。

05

看他如何運用智慧

老祖宗的識人絕學: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作為,就看這五個方面

方法五:“觀其聰明,以知所達。”就是說觀察一個人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就能知道他可以勝任什麼位置。

曾經劉邦問韓信:“你覺得我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十萬。”

劉邦又問韓信他覺得他能帶兵多少,韓信的回答是:多多益善。

看到劉邦臉色有點不快,韓信立馬又說道:“大王你是将将多多益善,這方面我比不過你。”

劉邦的臉色這才轉怒為喜。

從這個故事中就可以看出韓信的智慧運用,他能夠敏銳的觀察到劉邦的情緒變化,知道劉邦需要的是什麼,說出劉邦的心聲。

老祖宗的識人絕學: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作為,就看這五個方面

也正是得益于這份洞悉人心的智慧,讓韓信在帶兵的時候,能夠做到合理發揮每一個部下的才能,不出亂子,這也是劉邦放心讓他統帥三軍的原因。

反觀樊哙,隻知道打打殺殺,沒有謀略,雖然勇猛,但劉邦隻會讓他去做一些打打殺殺的活。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的成功,也沒有毫無道理的平庸,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餘殃”,一個人能做到什麼位置,完全取決于他的智慧。

老祖宗的識人絕學: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作為,就看這五個方面

一個人如果呆呆愣愣,遇事隻知道認死理,不懂變通,這種人匠氣太重,隻可守成,一遇到自己認知之外的事情往往就大腦一片空白,不可能成就大事。

反之,一個人如果在有底線有原則的同時,能夠把已經知道的道理和方法舉一反三,在不同的情況下做出更加恰當的選擇,說明這個人很有可能成就大器。

以上五個方面就是判斷一個人是否能成就大事的因素,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收獲呢?人的成功不是偶然,在他聲名不顯的時候,必然有異于常人的長處。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潛心挖掘别人的長處,取長補短,合作共赢,成就轟轟烈烈的事業。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檔均來自網絡,隻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于商業用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