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殺手”市值大幅縮水,馬斯克未戰先勝?

“特斯拉殺手”市值大幅縮水,馬斯克未戰先勝?

Rivian 股價漲的迷惑,跌的合理。

1 月 10 日,被成為 "特斯拉殺手 " 的新車企 Rivian 披露了 2021 年的基本營運狀況,該公司去年共生産了 1015 輛車,傳遞了 920 輛,未完成生産1200輛車的目标。

另外,Rivian 方面也證明了公司首席營運官 Rod Copes 已于上月離職。以上兩則利空消息公布後,Rivian 股價下跌逾 5%,盤中一度跌破發行價。

Rivian 上市之初即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其不僅先于特斯拉、通用等車企傳遞了符合美國市場需求的純電皮卡車型 R1T,還背靠着亞馬遜、福特等行業頭部公司,其中,亞馬遜參與了 Rivian 的融資,還與其簽署了涉及逾 10 萬輛電動皮卡的巨額訂單。

是以,在上市前,資本市場就十分看好 Rivian,其估值一度接近 800 億美元,上市後,更是連續數個交易日上漲,股價最高達到 179.47 美元 / 股,市值最高超過 1600 億美元,一舉超過了多個老牌車企,成為全球第三大車企(按市值計算)。

“特斯拉殺手”市值大幅縮水,馬斯克未戰先勝?

然而,熱度散去後,市場終究會回歸理性。作為一家尚未大規模傳遞的新車企,Rivian 依然要面對很多現實問題,例如如何保證産量、如何改善财務狀況。

12 月中旬,Rivian 釋出了上市後的第一份财報,資料顯示,截至 12 月 15 日,Rivian 隻生産了 652 輛 R1 系列電動車,傳遞了 386 輛,營收為 100 萬美元,同期虧損則高達 12.33 億美元,同比增加 328%。

經營狀況與高估值明顯不比對。财報釋出後的首個交易日,Rivian 的股價就大跌了逾 10%,在此之後,股價更是進一步進入了加速走低階段。

今年 1 月 10 日披露的資料顯示,因受困于供應鍊危機,2021 年未完成産量目标,這對支援 Rivian 的投資者來說無疑又是一次重擊,畢竟産能才是訂單轉化為實際價值的必要基礎,在交易時段,Rivian 被大量抛售。

泡沫越大,破滅時的殺傷力也就越大。截至 1 月 11 日收盤,Rivian 的股價和市值已經較去年11月時的最高點縮水逾50%。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 Rivian 自身的原因不少,但外界因素對其市值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首先,近段時間整個新能源闆塊都處于回調的階段,特斯拉、蔚來等車企美股的股價也都出現走低,另外,福特、通用等傳統車企都在加速推出自己的電動皮卡車型,Rivian 在這一細分市場的先發優勢能否持續保持還是個未知數。

不僅如此,作為 Rivian 市值最大背書方之一的亞馬遜據悉與另一家車企 Stellantis 達成了合作關系,Stellantis 将向亞馬遜提供電動貨車,并合作開發車載軟體,

盡管亞馬遜方面表示,與 Stellantis 的合作并不會影響對 Rivian 的投資及訂單規模,但從股價走勢來看,市場顯然認為 Rivian 在亞馬遜心中的地位已經不穩固。

内外因素結合來看,Rivian 近期的股價走勢其實是合理的,此前脫離基本面的巨大漲幅反而可以說是有些 " 迷惑 "。

“特斯拉殺手”市值大幅縮水,馬斯克未戰先勝?

反觀一度被認為将被 Rivian" 殺死 " 的特斯拉,去年全年的傳遞量達到 93.6 萬輛、市值突破萬億美元、季度淨利潤首次突破 15 億美元、新工廠加速建設,特斯拉明顯已經進入了擴張 + 盈利的良性循環。

多家投資機構上調了特斯拉的目标價,Wedbush 的分析師甚至預計,特斯拉市值将在 18 個月内升至 2 萬億美元。

其實,在特斯拉之後的不少新車企都會将特斯拉視為超越的目标,被外界普遍認為是 " 特斯拉殺手 " 的車企卻并不常見,是以,Rivian 身上必定有一些比較獨特的優勢。

但同時,這個稱号也意味着 Rivian 需要交出更亮眼的成績單,不然反而會被市場過高的期待反噬。

綜上來看,至少在現階段與 Rivian 的競争中,特斯拉已經未戰先勝了。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鮑星娃

編輯 / 曾憲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