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6年,山東老人持有雙槍,警察去沒收遭拒,老人:這是粟裕送的

1996年,為了維護社會安定,我國出台了禁止民間私人非法持槍的槍支管理法。任何非法持有的槍支都要被收繳。山東萊蕪公安接到舉報,稱有位名叫滕西遠的老人持有兩柄手槍。于是當地迅速派人上門沒收,不料卻被老人當面拒絕。

當時70歲高齡的滕西遠,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能讓警察都對他網開一面?這就要從老人的生平說起了。

1996年,山東老人持有雙槍,警察去沒收遭拒,老人:這是粟裕送的

保家抗日,年幼無懼

1925年,滕西遠出生在山東萊蕪的小山村裡,在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三。父母早逝,加上兩個哥哥投身革命,這讓滕西遠比同齡人更早的成熟起來。為了養家糊口,他每天背着兩個弟弟外出要飯。但是當時世道艱難,要飯連溫飽都做不到,滕西遠的五弟就活活餓死在了他背上。

1937年日寇入侵中華,目睹了種種國人被欺淩的慘狀,十三歲的滕西遠加入了革命隊伍,借着外出讨飯的時候順道傳遞組織情報。那時他營養不良,又黑又瘦,但卻正好掩人耳目,躲過了日軍的搜查。有次在村莊裡轉移情報,碰上了個落單的日本鬼子,滕西遠毫不畏懼,在同伴的幫助下,成功用匕首将其擊殺。

1940年,日軍開啟瘋狂的“三光”政策,大肆屠殺抗日革命者。八路軍彙聚在楊家橫,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由于日軍占據了有利地勢,八路軍猛攻不下,戰況膠着。

此時加入隊伍沒多久的滕西遠靈機一動,瞄準了日軍旗手,一舉将其擊斃。指揮戰況的旗手倒下了,這讓日軍陷入了短暫的混亂,八路軍正好趁虛而入,給予敵方痛擊。

1996年,山東老人持有雙槍,警察去沒收遭拒,老人:這是粟裕送的

當時八路軍的武器不多,滕西遠用完彈匣裡的子彈後,和日軍進行了激烈肉搏。雖然被敵人刺穿了右胳膊,但滕西遠仍頑強的殺掉不少敵人。楊家橫戰役後,年幼的滕西遠一戰成名。司令廖容标在表彰大會上,為嘉獎他榮獲一等功,親手送給他一把駁殼槍。

機智無比,雙槍戰士

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後,國内局勢進入了短暫的穩定。但次年,蠢蠢欲動的國民黨就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内戰。21歲的滕西遠雖然年輕,但卻已久經戰場。他接受部隊改編,成了粟裕将軍率領的華東野戰軍區裡的一名炮兵連連長。

1996年,山東老人持有雙槍,警察去沒收遭拒,老人:這是粟裕送的

在例行檢查防禦工事的時候,滕西遠突然在瞭望哨中發現一支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數量多達兩百餘人,正在持續朝他們這邊推進。此時跑回營地通知根本來不及,就算想跟國民黨殊死搏鬥,但這邊隻有他和戰友兩個人。這可如何是好?滕西遠想到部隊駐紮點離這兒并不遠,一旦敵人開炮,那動靜定然能提醒粟裕将軍有敵襲。

于是滕西遠讓戰友聲東擊西,在他對敵扔出手榴彈并喊話後,戰友在另外的方向對敵鳴槍示警,營造出國民黨已被包圍的氛圍。此舉果然唬住了敵人,随後趕到增援的解放軍部隊,把國民黨的這支精銳力量全部殲滅,那些制備精良的武器也被繳獲。

由于及時發現敵人并報信,滕西遠再次獲得一等功。年僅22歲的滕西遠,在表彰時收到了粟裕将軍的贈槍,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雙槍”戰士了。

1996年,山東老人持有雙槍,警察去沒收遭拒,老人:這是粟裕送的

浴血奮戰,孤膽英雄

抗美援朝時期,25歲的滕西遠也在志願軍的行列。即便當時武器比美方落後,仗打得艱難,大家士氣卻高昂。這不是為他國而戰,而是為了保護身後的祖國,是以誓死不能退。出發前,志願軍們甚至做好了長眠異國他鄉的準備。

馬坪裡戰役中,滕西遠所在隊伍奉命支援,不料卻被美軍坦克攔路。隊伍裡最大殺傷力的迫擊炮,并不能對坦克産生有效傷害。

1996年,山東老人持有雙槍,警察去沒收遭拒,老人:這是粟裕送的

此時滕西遠身為炮兵連長,完全可以避免以身涉險,但他卻毅然選擇背上炸藥包,趁着夜色孤身逼近敵方。等敵方發現為時已晚,再怎麼開槍,滕西遠也成功将坦克炸毀。後來他被評為爆破英雄,第三次拿到一等功。

抗美援朝結束後,28歲的滕西遠回到家鄉,在政府安排下到各地基層部門任職。盡管戰績赫赫,滕西遠卻很低調樸素,經常教育子女們要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對于曾經獲贈的兩把槍,滕西遠珍重無比。但和平年代私人持槍總是惹人猜忌,于是他在1982年請求部隊在特殊處理槍支後,為其開一張持槍證,以此将槍留下做個紀念。

1996年,山東老人持有雙槍,警察去沒收遭拒,老人:這是粟裕送的

結語:

擁有持槍證,自然是可以合法持槍的。滕西遠老人拒繳這兩隻具有紀念意義的槍支,并無不妥之處。而萊蕪公安查驗完滕西遠提供的證件,也對低調的老人肅然起敬。因為正是有這樣無數多的革命老前輩,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國泰民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