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淵是最窩囊的開國皇帝?一件唐朝文物證明他是一位曆史偉人

曆朝曆代的開國皇帝,絕大多數都是才幹卓異的一代雄主。他們在刀兵擾攘、群雄混戰的亂世中,能夠戰勝衆多強大對手,登上皇帝寶座,需要克服衆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在每一次危急關頭都必須做出正确抉擇,在用人之道、用兵之道、個人威望與影響力等諸多方面,都必須做到無懈可擊,才能一步步抵達成功的巅峰,其能力之強可想而知。

李淵是最窩囊的開國皇帝?一件唐朝文物證明他是一位曆史偉人

但唐高祖李淵,卻是衆多開國皇帝之中的異類。有人稱之為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也有人稱之為最窩囊的開國皇帝。這主要是因為,很多人印象中,唐朝的天下仿佛都是他兒子李世民一手打下來的,他隻是坐享其成,因人成事,全靠自己有個好兒子才得以當上皇帝。衆多曆史題材的影視文學作品中,李淵的形象也都是一個徒有其表、腹中空空、隻會裝腔作勢的窩囊廢形象。

李淵是最窩囊的開國皇帝?一件唐朝文物證明他是一位曆史偉人

實際上,這種看法完全是一種誤解。作為一個開國皇帝,李淵的才能與功績,足以和漢高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等人相提并論。隻不過他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長期以來一直是評書演義之中的主角,堪稱光芒萬丈,輝映千古,在民間的影響力遠遠高于李淵,結果導緻唐朝正牌開國皇帝李淵成了“燈下黑”,被完全遮掩在李世民的高大形象的陰影中。

李淵是最窩囊的開國皇帝?一件唐朝文物證明他是一位曆史偉人

平心而論,李淵無論個人能力、擁有的曆史評價和曆史地位,都絲毫不遜色于李世民。正如《劍橋中國隋唐史》所說,李淵的前面有一個以昏庸無道聞名的隋炀帝,後面又有一個以英明神武著稱于世的唐太宗,都是兩個最為吸引眼球的人物,李淵“夾在中國曆史上兩個最突出的人物的統治期的中間”,反而不那麼引人注意。

李淵是最窩囊的開國皇帝?一件唐朝文物證明他是一位曆史偉人

事實上,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彼時李世民還是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夥,無論資曆、威望、影響力、才能都十分有限,全靠李淵獨撐大局,駕馭唐朝走過了最為困難的一段時期。李世民的本事也根本沒有文學作品中那麼天縱英明、神乎其神,唐朝建立第一年,李世民挂帥出征,在淺水塬大戰中被隴西軍閥薛舉打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沒。他的軍事才能,也是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一點一滴磨練而成的。

唐朝遺留下的一件文物,足以證明李淵的才幹絲毫不遜色于李世民。上海博物館中的曆代錢币館,珍藏着一枚唐高祖時期鑄造的“開元通寶”銅錢,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鑄造而成的。這件文物,證明了李淵才是一位真正的曆史偉人。

李淵是最窩囊的開國皇帝?一件唐朝文物證明他是一位曆史偉人

“開元通寶”的頒行天下,是李淵對當時貨币體系進行的一次前無古人的重大改革,是我國貨币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唐朝建立之前,曆代王朝長期沿用秦漢以來的铢兩貨币體系,以重量為錢币名稱和流通标準。“開元通寶”面世以後,首創用兩、錢、分、厘的十進位法為計量換算标準,這一全新體系一直流傳千百年,如今的貨币體系正是以此為溯源。

同時,為了配合“開元通寶”的發行應用,李淵下旨設立專門貨币發行管理機構“鑄錢監”,國家統一掌握貨币鑄造發行權,首倡錢币标準化的概念,确立錢币重量、徑寸、合金比例,以“通寶”命名,機關為文。這些都是貨币發展史上前無古人的大手筆。

李淵通過“開元通寶”的發行,重新建構了科學合理、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貨币流通體系,為唐朝經濟的騰飛插上了一飛沖天的翅膀。李世民日後的“貞觀之治”等盛世,實際都有賴于李淵的這次貨币體系改革,也成為後世王朝的貨币發行與流通的樣闆,可謂“為萬世開太平”,僅憑這一點,李淵就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曆史偉人。

參考資料:《舊唐書》《中國古代貨币發展簡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