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态蔓延的作用

前言

宦官存在于中國封建曆史時期的時間可謂十分悠久,并且其影響也成為衆多封建曆史王朝興衰成敗的一大關鍵點。

縱觀曆史王朝,宦官問題最為突出的當屬于東漢、唐朝以及明朝。

這三大王朝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不可一世、無比跋扈的宦官勢力。而這三大王朝的衰敗亦可以說離不開那混論不堪、腐朽破敗的宦官專權亂政。

《廿二史劄記》載:"漢唐明三代宦官為害最烈,唐則,宦官之權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廢君,有同兒戲。奄宦之如毒藥猛獸,數千年以來人盡知之矣。"

本文針對唐朝宦官而言,并且是在唐朝中後期的宦官,之是以選在這個時間段,是因為于唐朝的前中期由于皇權勢力不斷上升,并且國家處于不斷發展之中,四海之内一片和氣,是以某種突出勢力出來禍亂朝政的現象還是不那麼明顯的。

而到了唐朝中期,玄宗天寶年間,出于種種原因,宦官勢力逐漸顯露頭角幹預朝政。唐朝時期的宦官問題也是非常突出的,但是在其不斷禍亂朝政的同時,宦官作為皇帝最為親近的人又成為皇帝控制和監視各方勢力的主要負責人,是以在一定程度上,宦官在維護唐朝中後期統治上起到了一定作用。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态蔓延的作用

唐玄宗與楊貴妃

宦官勢力之是以能夠不斷膨脹,甚至僭越自身的權力範圍去幹擾朝政,這是與封建帝王本身扶植所分不開的,特别是在皇權衰微之時,宦官作為皇帝最信賴的家奴,便被推上曆史舞台,成為皇權暮年的一根不能脫手的拐杖,同時,又是專制皇權的陪葬品。宦官對維系皇權産生的作用,在唐中後期尤為突出。

不過安史之亂以前,宦官的權力完全依賴于皇權,而安史之亂以後,内朋黨相争,外藩鎮割據,皇權岌岌可危。

于是皇帝便撈起宦官這根救命草,起用"家奴",

對内牽制權臣,對外監督藩帥,導緻宦官權力急劇膨漲,寄生于皇權的宦官,反而成了皇權得以苟延殘喘的"強心劑"。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态蔓延的作用

唐玄宗畫像

安史之亂後,宦官逐漸成為政治勢力靠山

安史之亂發生後,太子李亨在宦官

李輔國

的策劃下,北上靈武稱帝,是為肅宗。

肅宗以李輔國主持平叛軍務,并封之為兵部尚書,加開府儀同三司,權傾朝野。代宗朝同樣借助于宦官勢力。代宗即位前,因有收複兩京之功,而被肅宗立為太子,寶應元年四月(762年),肅宗病重,張皇後以越王系謀亂

,此時宦官李輔國又開始扶持代宗,幫助代宗消除即位的阻力,穩定宮内,最終使得代宗得以順利即位,是以李輔國功不可沒。

李輔國之後,

程元振

倍受代宗信賴

,代宗之時,皇帝對宦官專權,并非無力控制,而是依賴、支援、袒護所緻。

程元振專權,殺功臣至使吐蕃入侵,京師被掠,代宗不忍殺之,僅僅罷元振之官,放歸田裡,但不久又加起用,後為禦史彈劾,才被流放。

德宗時,更加倚重宦官。建中二年,四藩鎮叛亂,征調關内軍出征,發生泾原兵變,經奉天之難後,德宗深忌武将朝臣,将典禁軍一職委以宦官,神策軍左右中尉與

"出納王命"

的左右樞密使合稱

“權閹四貴”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态蔓延的作用

李輔國影視形象

《舊唐書》載:"氣憤而言曰,老奴死罪,事郎君不了,請于地下事先帝,上猶優诏答之。憲宗思其翊戴之功,贈開府儀同三司。天下事皆決于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

繼德宗之後順宗,由于身體原因,順宗基本上是不參與朝政事務的,便将其委任給了最親信的俱文珍等宦官,而俱文珍正是極力擁護順宗即位的功臣

之後順宗由于身體原因和政局變動堅持禅位,

俱文珍

便積極擁立後來的憲宗皇帝,憲宗勵精圖治,消平叛亂藩鎮,重振唐廷,有

“元和中興”

之稱。

但憲宗晚年,迷以長生之術,沉溺後宮,不理朝政,大權重歸宦官。

元和十五年,憲宗暴死。沣王李恽與左軍中尉吐突承璀圖謀廢太子李恒,

太子隻得與當時宦官王守澄進行聯合,并最終先下手将吐突承璀等人殺掉,李恒這才得以保住太子之位,當了皇帝。

敬宗繼立,視國視為兒戲,狂蕩昏虐,對身邊侍從宦官稍有不滿任加殺罰,宦官劉克明等趁敬宗夜獵回宮,酒醉之機,弑君作亂,

樞密使王守澄勒兵入宮除掉劉克明等,擁立江王李昂即位,是為文宗,王守澄因功加骠騎大将軍。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态蔓延的作用

王守澄影視形象

宦官勢力逐漸成為皇帝的軍事支柱及代言人

唐代宦官政治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皇帝讓宦官參與軍事,控制軍隊。玄宗任用宦官楊思勖率軍出師平叛,屢立戰功,封輔國大将軍。

安史之亂中,肅宗深感節度使不可靠,以宦官李輔國總掌軍事,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使,總節九鎮節度使兵讨安慶緒。

宦官真正能夠掌握兵權是在泾原兵變之後,當時德宗處于危難之際,國家處于飄搖之間,京西北藩鎮中的泾原發生兵變并擁立朱泚為王,想要颠覆唐王朝,正是當時宦官窦文場、霍仙明竭盡全力保護德宗,使其轉危為安。

德宗重新起用宦官,并擴充神策軍,組成左右十軍,總兵力達15萬人,以神策軍為核心組成禁軍,統一由宦官指揮。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态蔓延的作用

楊思勖畫像

從此,宦官專典禁軍成為定制,從德宗到昭宗11朝,窦文場、霍仙鳴、第五守亮、楊志廉、孫榮義、吐突承璀、馬存亮、吐突士晔,王守澄、仇士良、魚弘志、田令孜等人,均曾先後就任過神策中尉之職。神策軍駐紮在京城周圍,對内遙控京師,對外威懾藩鎮,成為唐王朝在藩鎮割據情況下繼續生存的軍事支柱。

《入唐求法巡禮行紀》載:"寶應中,朝恩悉軍奉迎華陰,帝德之。左右神策軍者,天子護軍也。每年有十萬軍。自古君王頻有臣叛之難,乃置此軍以來,無人奪國位。"

宦官專典神策禁軍,使得皇帝能夠有一支較為親信且實力強大的軍隊作為與各地藩鎮談話的資本。

宦官除了統領神策軍發揮震懾和牽制作用之外,還率領禁軍多次直接參加讨伐叛逆,阻擊少數民族入侵

,如

安史之亂中

,魚朝恩率神策軍屯陝州阻擊叛軍,在唐代後期的具體形勢下,宦官典領的禁軍實際上己成為中央集權賴以生存的唯一軍事支柱,倘若沒有宦官典領的神策禁軍,恐怕唐王朝的統一局面早已無法維系了。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态蔓延的作用

安史之亂

宦官成為皇帝監視地方藩鎮的重要耳目

唐代初期,唐太宗曾一度禁止宦官出任外使,但宦官充使的現象并未禁絕。

至開元、天寶年間,宦官出任監軍或為其他專項事務而使的現象不僅普遍,而且開始逐漸形成制度。

天寶六年,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奉诏以步騎一萬出讨小勃律,宦官邊令誠即以監軍的身份随軍出征。安史之亂中,因皇帝對衆将的猜忌加重,宦官監軍普遍設定,随軍出征,監督衆将。

安史之亂之後,方鎮林立,宦官随軍監軍,也相應地演變為各個方鎮常駐的固定監軍使,形成了直屬中央,遍布于各方鎮的宦官監軍網絡。

唐代在藩鎮的監軍機關,稱監軍院,正職為監軍使,下設監軍若幹。監軍不受節度使管轄,自成體系,其主要職能是:一、監視藩帥,奏察彈劾。二、安撫軍士,消除兵亂。三、對方鎮其它事務的督察。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态蔓延的作用

宦官随軍監軍

《舊唐書》載:"唐中人出監方鎮軍,品秩高者為監軍使。繼以事聞,恩诏嘉許。既有土地,又有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賦,監護統帥,鎮靜邦家,布皇恩于外,推赤心于腹中。"

唐代的監軍制度是唐中後期中央與藩鎮沖突的産物。安史之亂以後,天下藩鎮林立,節度使各據一方,唐廷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絕大多數藩鎮,是難以存在下去的。是以,

宦官監軍制度便自然得到普遍推廣,而且進一步嚴密其組織,加強其職任,提高其地位。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态蔓延的作用

唐代監軍制度

評價

在安史之亂基本平息,河朔三鎮陷入割據狀态之後,唐朝廷在相當長的時期内尚能控制關中和南方等地的絕大部分藩鎮,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宦官監軍制度。充任監軍使的宦官,對于穩定軍心,消除兵亂,牽制将帥,防止割據态勢的蔓延,确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綜上所述,所謂宦官專權,非獨宦官之過,而是封建帝王為維系衰微皇權所利用的工具,也是皇帝為保持王朝"殘生"所下的最後賭注。

導緻宦官專權的始作俑者,非是旁人,正是封建帝王本身。封建士大夫往往忽略這一點,僅對宦官口誅筆伐,視封建帝王為犧牲品,其實,恰恰相反。

從唐中後期十四朝宦官專權看,真正淩架于皇權之上者僅文宗、昭宗二朝的仇士良、劉季述等人。而且皇帝對宦官往往先慫後棄,先後擅權的宦官除

仇士良

緻仕還鄉外,幾乎無一善終。

宦官制衡皇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宦官有防止割據事态蔓延的作用

仇士良畫像

皇帝擁立由宦官掌握,實則皇權之維持依賴宦官的保護,這種依賴性表現在,其一,借助宦官打擊"謀逆"勢力。其二,依賴宦官穩定君位。

肅宗依靠李輔國,亂中繼位,并委以軍政大權,助其平叛。"奉天之難"德宗依靠宦官才死裡逃生。憲宗依靠俱文珍才得以内禅。

其三,皇帝自身貪圖享樂,委政于宦官。

唐中後期,除憲宗、武宗、宣宗較有作為外,其他大多為平庸昏潰之輩。君主的昏弱,不可能有效行使君權,這種權力真空,也隻有宦官才能填補。此外,對節度使進行監督,對其政績優劣或不規舉動及時奏報,是監軍使的基本職責。可見,在唐代中後期的政治生活中,宦官監軍制度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參考文獻:

【1】《舊唐書》

【2】《入唐求法巡禮行紀》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