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人的海洋文化,近海緻富、遠海求仙,既務實又浪漫

中國古人的海洋文化,近海緻富、遠海求仙,既務實又浪漫

海市蜃樓

在全球化的現代社會,海洋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如果追溯曆史,中國的海洋文化也源遠流長。中國有着漫長的海岸線,自古以來就有大量的中國先民居住在海濱,中國先民很早就有了豐富的海洋文化。

一、中國早期的海洋利用

在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了山頂洞人使用的青魚骨和海貝殼,說明在新時器時代,中國先民就已經和海洋開始打交道。在《禹貢》的記載中,就出現沿海地區向中原進貢的記錄,如在揚州的記錄中,“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桔柚,錫貢”。島夷指的是沿海小島上的居民,他們穿着草編的衣服,向夏王朝供奉的物品有海貝。而由《禹貢》我們也可以發現,中原政權在夏朝時就已能夠輻射到一些海島上。

中國古人的海洋文化,近海緻富、遠海求仙,既務實又浪漫

中國古代的貝币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遺留的曆史文獻逐漸增多,從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這一時期沿海地區已經有着大量的居民。當時沿海的大國主要有燕國、齊國、吳國和越國。據《史記》記載,齊國在姜太公治國期間,就已經制定了“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的國策。到齊桓公時,管仲更注重經濟,“通輕重之權,檄山海之業”。他們兩人的國策都很重視海洋。齊國臨近東海,以漁業和海鹽業作為主要的緻富手段,是以要論春秋戰國時期的富國,齊國首當其沖。

中國古人的海洋文化,近海緻富、遠海求仙,既務實又浪漫

齊桓公

燕國臨近渤海灣,同樣發展海洋經濟,太史公說“(燕)有魚鹽棗栗之饒”。南方的吳、越二國,與海洋的關系更密切。頻臨海洋加上吳越地區水網密布,是以在春秋時期,二國就已經有了大規模的戰船和強大的水軍力量。據北京大學教授辛德勇推斷,當時越王勾踐一度北上在山東沿海的琅琊一帶建立孤懸北方的都城,他依靠的就是強大的海運能力。《史記》記載越國名臣範蠡為了避免兔死狗烹的下場,“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範蠡前往的是齊國,是以他“浮海以行”,走得肯定也是海運。可見在春秋時期,中國近海海運已經很發達了。

中國古人的海洋文化,近海緻富、遠海求仙,既務實又浪漫

影視劇中的範蠡

二、中國早期的海洋觀念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與海洋的關系就已經很緊密了。那早期中國人的海洋觀念是怎樣的呢?在先秦時期,海岸線附近的海島上,就已經有很多居民。《尚書》最早記載了中國人的海洋觀念,所謂“文命,敷于四海”。在夏代時,人們就産生了四海的觀念,認為大陸在世界的中央,而大陸的東西南北都是茫茫的海洋,四海之内是九州,也就是天子所能統治的地方。《尚書》說:“四海之内,鹹仰朕德。時乃風,股肱惟人。”意思就是四海八荒的人都聽從王的指令。

古人對東西南北四海都有具體的認識。根據中國的地理位置,東海和南海與今天的水域所指大緻是吻合的。東海大概就是今天的黃海和東海海域,南海就是今天的南海。但是北海和西海的概念有較大變化。中國的西邊和北邊都是陸地,距離歐亞大陸北邊的北冰洋和西邊的地中海等海域都十分遙遠,是以這兩海一般是指中國北邊和西邊較大的水域。可以确定的是,在漢代的曆史文獻中,北海一般是指貝加爾湖(先秦文獻中北海一般也指渤海),西海一般是指青海湖。王莽篡漢時,為了彰顯他囊括四海,曾特意在今天青海湖東岸設定西海郡。

中國古人的海洋文化,近海緻富、遠海求仙,既務實又浪漫

西海郡

到了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提出了大九州的說法。他指出中國名叫“赤縣神州”,隻是天下大九州的東南部的一部分,九州之間都是海洋分割的,即“裨海環之”。而在大九州之外,“有大瀛海圜其外”。這種說法倒是與今天七大洲的說法有點類似,但需要注意的是,古人認為大九州是在一個平面上的,而大九州外,是無窮無盡的海洋。

中國古人的海洋文化,近海緻富、遠海求仙,既務實又浪漫

影視劇中的鄒衍

三、中國古人眼中的海世界

中國古人活動的海洋區域主要在海濱和近海,看不到盡頭的遠海和劇烈的海洋風暴,讓古人充滿畏懼。在古人眼中,海中是一個神秘的世界,既有兇猛無比的怪物,也生活着令人向往的仙山。如在《山海經》一書中,就記載了許多外貌奇特但擁有神奇力量的海洋魚類。如薄魚,“其狀如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見則天下大旱”,這些魚類如果出現于人間,必然會引起極大的災難。

當然《山海經》還記載了很多生活在海洋中的神靈。《大荒東經》記載:“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虢。黃帝生禺虢……禺虢處東海,是為海神。”這個神是人面鳥身,身上的裝飾都是青蛇。最重要的是,他是黃帝的兒子。海洋中還有一個神靈叫“燭龍”。《大荒北經》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風雨是谒。是燭九陰,是謂燭龍。”燭龍人面蛇身,他睜開眼睛就是白天,閉上眼睛就是黑夜,不用進食也不用休息,永恒地存在于天地間。《山海經》中都是中國最早的樸素的海神觀念,是以這些神仙都有着精怪一般奇怪的模樣。

中國古人的海洋文化,近海緻富、遠海求仙,既務實又浪漫

漫畫 燭龍

到了戰國時期,海神的觀念得到發展,海神已經不再是奇形怪狀,而是超凡脫俗的神人或仙女。如《莊子》中記載的海中仙山藐姑射上生活的仙人是這樣的:“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戰國時期人們認為仙人都生活在海外的仙山上。根據《列子》記載,在渤海之東幾億裡的地方,有個無底之谷,名叫“歸墟”。而歸墟不遠的海洋上,有五座仙山,分别為岱輿、員峤、方壺、瀛洲和蓬萊。這些神山都高三萬裡,方圓三萬裡,山頂上有九千裡的平地。這五座山都沒有根基,漂浮在海面之上。海神禺強為了不讓這些神山漂流到遙遠大海的幽冥之地,便找來15隻神龜,将它們分成五組,每三隻背負一座神山。但是後來有個巨人國叫“龍伯國”,國中的幾個巨人将背負岱輿和員峤的六隻神龜捕殺了,導緻兩座神山沒有根基,漂向了北極幽冥之地。自此以後,隻剩下方壺、瀛洲和蓬萊這三座神山了。

中國古人的海洋文化,近海緻富、遠海求仙,既務實又浪漫

蓬萊仙境

剩下的三座神山,是戰國以來無數人向往的三座神山,相傳山上有仙人煉制長生不老藥。《漢書》記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齊國的齊威王和齊宣王,以及燕國的燕昭王都派人去海外的仙山尋找仙人。秦始皇最熱衷長生不老,在方士的誘惑下,甚至派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求覓仙人。

中國古人的海洋文化,近海緻富、遠海求仙,既務實又浪漫

秦始皇派徐福海上求仙

文史君說

對于未知的海洋世界,中國先民無疑是充滿想象力的,他們想象出各種各樣的海神形象和海外仙山,尤其是這些仙山得到了後代帝王的極大關注,很多帝王都派人入海尋找仙山和仙人。中國先民對海洋的認識,尤其這些神話人物對豐富中國古代的海洋文化有極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陳成:《山海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朱建君:《從海神信仰看中國古代的海洋觀念》,《齊魯學刊》2007年第3期。

劉青:《先秦時期的海洋觀》,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作者:浩然文史·爛柯人)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檔,除特别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