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趙勝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他是趙國諸多公子中被認為最為賢德有才,好客養士的人。賓客投奔到他的門下的有幾千人。平原君擔任過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的相國。曾經三次離開相位,又三次官複原職。
平原君家有座高樓面對着下面的民宅。民宅中有個跛子。總是一瘸一拐地出去打水。平原君的一位小妾住在樓上。她看到了跛子打水的樣子就大笑起來。
第二天,那個跛子就找到了平原君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并希望平原君殺了那個小妾,以表示平原君尊重士人!平原君假裝答應。在跛子走後,平原君沒有殺那個小妾。

過了一年多,平原君的門客陸陸續續地離開了一半多。平原君覺得奇怪。覺得自己對那些門客也沒有失禮的地方。他們怎麼就走了呢?
一個門客走之前對平原君說:因為您不殺恥笑跛子的那個小妾。大家認為您好色而輕視士人。是以士人才紛紛離去了。平原君聽後恍然大悟。他親自殺了那個小妾,然後登門給那個跛子道歉。從此之後,那些門客又都陸陸續續地回到了平原君這裡。
後來,秦國占領了南韓的野王,把南韓和上黨郡的聯系給切斷了。南韓就想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和。
上黨郡的太守馮亭見上黨郡的群眾不願歸附秦國。于是他就想把上黨郡送給趙國!
趙國知道這件事後争論不休。平原君支援上黨郡并入趙國。雖然他也知道這樣做會激怒秦國。趙國最終接收了上黨郡。
到嘴邊的肉沒有了!秦國什麼時候受過這種侮辱?如果這次不打趙國,那往後就會有别的諸侯國來搶奪秦國最裡面的肉。是以秦趙的這一戰是難以避免了!于是兩國在趙國的長平大打出手。雙方都派大軍同對方作戰!
戰争的時間和規模可能都超出了兩國的預料。長平之戰前後打了三年,雙方各自投入的兵力都有幾十萬,彼此誰也不能輕易戰勝誰!但誰也不能輕易撤退。他們就這樣相持不下。這是秦趙兩國國力的比拼!
秦國經過了商鞅變法,國力自然比趙國強一些。趙國此時有些頂不住了!
秦國也看出了趙國的窘境。于是秦國就派人來趙國來散布謠言。說什麼秦國最害怕的就是趙奢的兒子趙括。他談論起兵法來頭頭是道,連趙奢都說不過他。廉頗害怕自己戰敗是以不敢出戰。
趙王聽到謠言後信以為真就想用趙括取代廉頗。平原君也沒有反對趙王派趙括去取代廉頗。
秦國知道趙王用趙括代替了廉頗之後,他們偷偷地換上了名将白起。從未帶兵作戰的趙括對陣了戰無不勝的白起。這結果幾乎沒有太多的懸念。最終的結果當然就是趙軍被圍,最後被迫投降。投降後四十多萬将士被秦國坑殺!
長平之戰之後,秦軍圍攻趙國首都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去各國求救。平原君準備在自己的門客中挑選二十個文武雙全的人和他一起去楚國。但是挑來挑去也就挑了十九個。剩下那個怎麼挑也挑不出來。
這時有個叫毛遂的門客要和平原君一起去楚國。平原君對毛遂的自我推薦心中充滿了疑慮。毛遂在平原君這裡三年了,沒有任何顯眼的地方。如果毛遂是個錐子,放在口袋裡肯定會露出頭來了。平原君與毛遂交談了一番。最後決定帶上毛遂去楚國。 毛遂就讓平原君知道自己之是以沒有露頭,是因為沒人把他放在口袋裡。今天他被放在了口袋裡。他就不止要露個頭,而且整個身子都要露出來了!那些門客都嘲笑毛遂吹牛,毛遂也不與他們争辯。
平原君來到楚國後,那十九個人都沒能成功地遊說楚王,讓楚王發兵救援趙國。這時候毛遂登場了。他把白起攻破楚國首都,燒了楚國宗廟和王陵的事對楚王說了。并且還故意嘲笑楚國國大人多但卻不強,懼怕秦國。
楚王聽後再也忍不住了。他立刻發兵去救援趙國,誓要與秦國拼個你死我活。毛遂的激将法成功地激怒了楚王。
平原君搬來了楚國的救兵後就回到了趙國。平原君對沒有看出毛遂是個人才而感到慚愧不已。從此将毛遂視為了上等門客。
在楚國發兵後不久,信陵君也竊符救趙,帶魏軍前來救援趙國。但是他們兩國的軍隊還沒趕到趙國!秦軍此時正在瘋狂的進攻邯鄲。他們都在争分奪秒地争取時間,誰先快一步誰就會獲得勝利!
面對秦軍的瘋狂進攻,平原君十分焦慮。害怕邯鄲被攻破。李同問平原君:是不是不擔心趙國會滅亡?平原君怎麼可能不擔憂?如果趙國滅亡了,他這個平原君也就不用當了。李同就讓平原君把自己家裡精美的東西都拿出來給士兵享用。平原君就把自己家裡所有精美的東西都分給了士兵。結果士兵很受感動,有三千人願意已死報答平原君。李同就率領這三千人同秦軍作戰,秦軍被他們擊退了三十裡。這時,楚國和魏國的援兵也到了。秦軍隻能被迫退兵了。趙國終于度過了這場危機。
信陵君竊符救趙以後,平原君就不敢再拿自己和信陵君做比較了!
戰後,信陵君和他的門客們留在了趙國。信陵君聽說趙國有兩個有德之人就很想認識他們一下。但是他們兩個人身份不太好。一個是賭徒,一個是酒鬼。信陵君見到他們後覺得他們二人的确是兩個人才。平原君知道這件事以後就覺得信陵君是一個無知妄為的人。信陵君聽了平原君的話後就知道平原君不是真心求賢。他所謂的求賢隻是在做做樣子。于是信陵君就想回到魏國。
平原君聽了信陵君對他的評價後很慚愧。當面向信陵君謝罪。堅決要将信陵君給留下來。因為這件事,平原君有一半的門客去投靠了信陵君。
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趙為由,請求趙王替平原君增加封地。公孫龍知道這件事後就來勸說平原君。平原君接受了公孫龍的建議,沒有要求增加封地。
在平原君死後,他的後代世襲他的爵位。一直到趙國滅亡!
平原君個人能力品德眼界一般!不能識大局!他因為貪心作祟,勸趙王接收了上黨郡。導緻秦趙之間爆發了大規模的戰争。後來趙王要用趙括取代廉頗的時候,平原君也沒看出這裡面的兇險。最終導緻趙國四十多萬人被活埋在長平,趙國也差點亡國。雖然他在秦國攻打邯鄲的時候也盡力拯救趙國。但是如果他能不勸趙王接收上黨郡,趙王想用趙括換掉廉頗的時候他能及時制止,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那些事了。他這隻是亡羊補牢而已。早知道羊會丢早點紮緊籬笆不就好了嗎?
平原君養門客也隻是為了裝飾門面。是以他隻喜歡與有身份的人結交,不像信陵君那樣真心求賢。
但他也不是沒有優點,他知錯能改。比那些知道自己錯了還硬撐門面的人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