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溥儀選奶媽,20名女子中選一人,還必須接受“最屈辱要求”

引言

《荀子·禮論》記載道“乳母,飲食之者也。”,古代如果貴族人家的孩子生母沒有足夠的乳汁,為了確定孩子可以安全的長大,家裡人都會物色一位乳母來給孩子喂奶,此外有的乳母還有機會繼續留任在貴族人家,負責照顧孩子長大算是專職保姆。

而乳母在皇宮也是極為常見的,皇帝的妃嫔多,孩子也比尋常人家要多,有的孩子出生之後因為種種問題,不得交由自己的生母撫養,是以在出生的時候就需要乳母,皇家乳母選擇也不是随意選擇的,需要經過層層篩選,才會選到合适的乳母,門檻還是比較高的。

01

我國末代皇帝溥儀也有過一位乳母,而且一直照顧他到斷奶的時候,才離開,她叫王連壽,河北焦遠人,13歲的時候家鄉突遇水災,家裡人帶着她一起逃難來到北京,

依靠在北京謀生的哥哥,王連壽在哥哥的安排下嫁給了一個差役,隻是運氣不好,嫁給這個差役之後生了一個女兒之後,丈夫卻因為得病,留下了母女兩人。一時間家裡的開支沒有了收入。

皇帝溥儀選奶媽,20名女子中選一人,還必須接受“最屈辱要求”

而這時候正好醇親王府誕下了長子,這時候正需要招乳母進府,這個消息立刻在北京城裡傳開,而且提到乳母的會包吃包住,每月會有二兩銀子的薪酬。這在當時算是非常好的待遇,是以很多剛剛生下孩子的母親都希望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吸引了一批人前來報名。

王連壽因為丈夫的逝去沒有辦法也隻能前來應聘,最終在管家的篩選下,留下了20位比較好的備選,很幸運王連壽沒有被淘汰。

02

王連壽在這20人中得勝,獲得了溥儀乳母的職位。正如《飛龍全傳》第五回說的“喜得今日正遇不将黃道吉期,正是天遂人願。”王連壽能夠獲勝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她的乳汁濃稠,其二便是她本人的相貌端莊,符合條件。

可是想當王府少爺的乳母沒有那麼簡單的,還要接受府裡對乳母的要求,不可以随意出府回家,此外為了保證乳汁的純正飲食方面也不能吃鹽吃醬油。這意味着王連壽在王府的這段時間,不僅不可以看望自己的女兒,在飲食方面也是淡然無味。

皇帝溥儀選奶媽,20名女子中選一人,還必須接受“最屈辱要求”

《我的前半生》中這本由溥儀撰寫的書中提及自己的乳母,他是這麼說的,不能吃鹽和醬油,這是“最屈辱要求”,

皇帝溥儀選奶媽,20名女子中選出一人,能被選中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可還必須接受溥儀所說的“最屈辱要求”這有點艱難,可是為了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王連壽也是一一答應,從此安心留在王府照顧溥儀。

03

1908年光緒帝去世,年僅3歲的溥儀被抱進皇宮,離開了自己的生母,身邊沒有一個親人,隻有自己從小喂養自己的乳母王連壽陪在自己的身邊,是以在皇宮的這段時間内,王連壽成了他唯一的親人,成為他可以依靠的肩膀。

兩人相伴的時間卻沒有太長,溥儀斷奶之後,太妃們就商議着将王連壽送出宮,最後瞞着才9歲的溥儀将她趕送出了皇宮。

皇帝溥儀選奶媽,20名女子中選一人,還必須接受“最屈辱要求”

被趕出皇宮之後王連壽的生活也十分悲慘,回到家之後發現自己的女兒早已夭折,原因竟是因為營養不良,自己喂養的他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這樣早早的離開,這件事情對于王連壽來說打擊很重,就算是像

《吳越春秋》所言“晝哭夜泣;氣不屬聲。”

,也難抵王連壽心中的悲痛。

王連壽被送走的時候溥儀才九歲,沒有力量去做什麼事情,也無法挽回發生的事情。在他眼裡王連壽是自己的親人,是以後來任僞滿皇帝是時候,将自己的乳母王連壽接過去一起生活,可以安穩的生活沒過幾年,就被日軍殺害

了。

皇帝溥儀選奶媽,20名女子中選一人,還必須接受“最屈辱要求”

結語

回顧王連壽的一生是悲慘的,自己的女兒夭折,本人也沒能安享晚年。

對于溥儀來說,王連壽的出現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如果沒有王連壽,小小年紀的溥儀就需要獨自一人。好在有了王連壽,面對皇宮陌生的環境的時候,她是他唯一的依靠,也是自己最值得信賴的人。

如果沒有王連壽的存在,這位末代皇帝早年的經曆或許會更加悲慘無助。

參考文獻:

《飛龍全傳》

《吳越春秋》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立即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