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愛奇藝出品,留白影視、洛陽文保集團聯合出品的電視劇《風起洛陽》圓滿收官。1月7日,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網絡劇《風起洛陽》研讨會在北京舉行。

自播出起,《風起洛陽》就憑借環環相扣的劇情和真實細緻的置景獲得了觀衆極高評價。愛奇藝進階副總裁、《風起洛陽》總制片人戴瑩透露,在《風起洛陽》創作期間“花了一年半時間打造劇本,這個過程裡面由青枚老師和武聰帶領整個編劇團隊完成了27稿。”
劇中讓人歎為觀止的場景也令觀衆稱贊不已。尤其是特點鮮明的南市,由主創團隊在橫店占地1.4萬平米實搭而成,而令許多觀衆印象深刻的不良井,則是團隊在室内占地4500平搭建的場所,隻為向觀衆展現更真實的社會底層生存環境。研讨會上,留白影視創始人、《風起洛陽》總制片人徐康回憶創作曆程,感觸頗多:“在創作過程中,各個部門花費了巨大的心血,去營造出一個有鮮明代入感,讓大家記住的洛陽城。”
随着《風起洛陽》的熱播,劇中所呈現的洛陽傳統文化吸引了衆多觀衆的注意。《風起洛陽》原著作者馬伯庸認為,“中國悠久的曆史孕育了古都深厚的文化,每一個古都都是一個好IP,成就一個好故事”。該劇編劇青枚也延續馬伯庸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在創作時不斷注入民族自信的内容,“優秀的文化傳統,包括仁義禮智信的傳統精神,都在劇本一遍遍修改中打磨出來,讓它更符合現在年輕人審美和精神訴求。”
《風起洛陽》傳播傳統文化,卻不禁锢于傳統,在人物創作的表現手法上更偏向于現代,以當代的審美吸引觀衆,進而接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認為,“該劇角色不同于以往現代中國文藝傳統中成長型主角,而是一種突出其出類拔萃的社會治理才幹的治理型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