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親是首富,嶽父是總理,慈禧為他取名,他卻在66歲窮困潦倒而死

父親是首富,嶽父是總理,慈禧為他取名,他卻在66歲窮困潦倒而死

他是盛恩頤,生于1892年,為家中肆恣,被人叫做"

盛老四

"。他的父親是首富,嶽父是總理,慈禧為他取名,他卻在66歲窮困潦倒而死,被後世稱為

曆史上最著名的敗家子。

他的父親

盛宣懷

是晚清著名的紅頂商人,叱咤政商兩界,深受慈禧太後賞識。

盛恩頤的名字便來自慈禧

,甚至将釣魚島在内的黃尾嶼、赤嶼三小島賜予盛家,可見慈禧對盛宣懷的器重。

盛宣懷在官場平步青雲,作為洋務派代表,跟随李鴻章走實業賺錢的路線,後來鬥敗了另一個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岩。

盛宣懷先後娶了三房夫人,雖在盛恩頤之前有三個兒子,但均先後夭折,

盛恩頤成了家中獨子

。從小教育均師從大家,同時接觸西洋文化,學習洋文。

語言學習上無所建樹,

盛宣懷在兒媳的人選上看重了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國民總理孫寶琦的女兒孫用慧。

父親是首富,嶽父是總理,慈禧為他取名,他卻在66歲窮困潦倒而死

除了家庭背景之外,孫用慧精通英文、西班牙文等多國語言,盛宣懷考慮這樣一個女子能夠幫助兒子在海外學有所成。

盛恩頤就這樣在父親的安排下,帶着妻子和兩個兒女去到了倫敦讀商科。然而盛家并沒開始甯靜下來,反而是衰敗的開端。

1915年,盛恩頤在英國降生的女兒

瑞雲

夭折,遠在國内的外公盛宣懷格外傷心。

然而這一年開始有女人帶着年幼的孩子來認親,說是盛恩頤的私生子。

一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時常有人帶着孩子來認親。

盛恩頤雖遠在國外,但他的風流債卻絡繹不絕

。這一年開始,盛家便開始一蹶不振。一代富可敵國的人物

,有"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盛宣懷也在次年病故。

父親是首富,嶽父是總理,慈禧為他取名,他卻在66歲窮困潦倒而死

盛恩頤回國奔喪,這樣一個養尊處優的少爺又怎麼會承擔得了這偌大的家業。盛家也不負當年鼎盛,開始急轉直下。

雖然盛宣懷把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交到了盛恩頤手中,

盛恩頤看似早出晚歸,實則早已染上賭博、吸大煙的惡習

他常常下午起床,将家中祖産抵押出去換的日常玩樂銀兩,第二天再贖回。典當行也成為盛恩頤常常出入的場所之一。

即便他在公司裡,也是一邊躺在榻上抽大煙,一邊看檔案,對生意未來完全不在意,被員工們稱為"

雙槍老闆

"。

白天在公司抽大煙,晚上去賭博,他有一次

因賭博輸下了北京路黃河路一帶、有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給浙江總督兒子盧小嘉

,目前來看市值至少10個億。這件事名噪一時,是當時賭資最大的一樁賭博了。後來,外國人的賭馬風靡上海,他一下養了75匹馬。

父親是首富,嶽父是總理,慈禧為他取名,他卻在66歲窮困潦倒而死

盛恩頤格外喜歡擺闊,喜歡别人叫他四爺,買了上海第一輛進口奔馳轎車作為座駕,車牌是四個4。在街上看到4444的車牌路過便知道盛家老四來了。

盛恩頤同原配夫人先後有了6個孩子,但是他先後又有了好幾房姨太太。

他對女人們也十分大方

,給她們購置不少房産及傭人,據說他與外室女人生的孩子不下幾十個。

盛宣懷在生前一直擔心自己的家族"富不過三代",早就開始未雨綢缪。先是一己之力送盛恩頤到國外求學,後借助聯姻的利益共同體穩定盛家的未來,

奈何盛恩頤完全沒有成為當家人的意識,

享受着長輩們的獨寵,隻知沉迷奢靡燈紅酒綠的生活。

盛宣懷和莊夫人(盛宣懷的三姨太、盛恩頤的生母)擔心盛家家道中落,甚至還設立了盛氏義莊,兩人去世後,其中儲有數百萬兩白銀,盛家祖孫幾代也是花不光的。

父親是首富,嶽父是總理,慈禧為他取名,他卻在66歲窮困潦倒而死

然而他們還是低估了自己的親兒子盛恩頤,

在盛恩頤大手大腳,花天酒地了一段時間後,祖産幾乎被他敗光。

他開始打盛家義莊的主意。他先後聯系了盛家的幾房後人,組織發起訴訟,法院申請分割财産,

在1927年11月26日,引發了中國曆史上第一起女兒繼承權官司

宋美齡女士等名流參與其中,支援男女平等,于是盛家的子嗣便将這筆巨額财富瓜分。結果可想而知,染上毒瘾、賭瘾的盛恩頤很快将這筆錢揮霍一空。

沒有商業經營才能,

玩物喪志的盛恩頤在日本占領上海期間,便做起了幫助日寇販賣煙土的日子

,名門之後的他竟然做起了如此讓人不齒的勾當,最終被群衆舉報了。

于是政府收走了他手中所剩無幾的幾處房産,盛恩頤本就窮途末路的日子更加艱難。

到此,敗光家産的盛恩頤依舊不改纨绔本性,

開始了各種"蹭飯"的生活

。曾經輝煌一時的盛家即使再慘也是積累了一些寶貴人脈的。

于是盛恩頤隔三差五便開始拜訪和父親要好的有錢有勢的朋友,開始這些商界名流還會接濟一下這位朋友之子,但漸漸看盛恩頤實在朽木難雕、難有起色,

他父親的朋友雖多,但誰又能長此以往無償救濟他呢?

竭澤而漁罷了。

可他為了生存不惜任何代價,即便他們視而不見,但盛恩頤還是憑死皮賴臉的本事讨來了些許生活費。

父親是首富,嶽父是總理,慈禧為他取名,他卻在66歲窮困潦倒而死

就這樣,

新中國成立前,盛恩頤便早早揮霍光了祖上的财産

,落得向找父親世交、兒子讨要生活費的下場。

在新中國成立時,

盛家隻剩下了蘇州留園門口的幾間盛家祠堂的老房子的房産

,這才讓晚年的盛恩頤有了容身之所。

晚年的他時常和和李鴻章孫子李厚甫去街頭閑逛作為消遣,如此富甲一方的大家之後的兩個人卻在窮奢極欲了半生之後,拿不出公園一塊錢的門票錢。

同時,盛恩頤患有中風,隻得栖息在祖上蘇州留園的祠堂,身旁隻剩下一位重情重義的姨太太在身側照顧他。

1958年他因突發腦出血,死在了蘇州的宗祠大門口,

當年一擲千金的盛少爺,隻圖享樂,驕奢淫逸将自己本來起點很高的一生,作成了晚年這樣一副凄涼的光景

,他66年的人生便這樣戲劇性地落幕了。

繼續閱讀